一、隱私權與知情權的概念
隱私的意識和觀念,在人類始祖以樹葉遮體時,就已朦朧形成。但隱私權作為一項法律上的權利被提出來,卻是距今僅百年的事情。通說認為,隱私的概念最早是美國人薩姆爾D.沃倫和路*斯。D.**代斯在《哈佛法律評論》(第四期)上發表的《隱私權》一文中提出來的。他們將隱私權界定為生活之私權利和不受干擾的權利,內容為個人對其身事物的公開揭露權,其所保障的是個人思想、情緒、感受、或者不可侵犯的人格。(2)
隱私要也是一項對立的精神性人格權。從世界范圍看,隱私權正在逐步被被確認為一種獨立的民事權利即人格權的一種。隱私權不具有直接的財產性內容,因此不屬于財產權而屬于人身權。隱私權立法旨趣在于維護個人的人格尊嚴,隱私之保護是為了維護個人在民事社會里的資格和尊嚴所必須的,因此它屬于人格權的一部分(3)。同時,涉及到大-眾的利益,法律必須進行衡平,給人們一個獲取信息的渠道和一條維護自己利益的途徑。
知情權又稱為知的權利、知悉權、資訊權、信息權或者了解權。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AP通訊社專務理事肯-特。庫-柏在1945年的一次演講中提出來的,其基本含意是指公民有知道他應當知道的事情、國家應當最大限度地確認和保障公民知悉、獲取信息的權利,尤其是政務信息的權利(4)。知情權是適應現代政治民主而出現的一種權利,屬于公法領域的概念,它比隱私權出現得更晚。
二、隱私權與知情的沖突與協調
(一)隱私權與知情的沖突
通過上述對兩者概念的分析,可見:前者給予公民保護自己隱私的權利,不讓他人接近、侵入、公開和傳播自己的私人事務,具有消極與被動性;后者給予公民了解自己應當知道的一切權利,以滿足其政治與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具有積極與主動性。
兩者的沖突不僅僅是表面的,在本質上兩者也是沖突的,兩者不完全是私權與私權的沖突,更多的是公權與私權的沖突。
(二)知情權與隱私權的協調
知情權與隱私權的沖突歸納起來有三種類型:1、社會知情權與公眾人物隱私權的沖突;2、知政權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隱私權的沖突;3、個人信息知情權與他人隱私權的沖突。解決不同類型的沖突,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主要應該把握以下幾個原則:
1、社會政治與公共利益原則。此原則適用于知政權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隱私權保護要求的矛盾。人個的隱私是否受法律保護以及保護的程度,應該依個人的社會角色而定,當一個公民不具有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身份時,其個人隱私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隱私,因為它與公共利益和政治民主無關。當一個公民擔任國家機關職務時,其原來屬于隱私范圍的某些因與公共利益或政治民主有關而具有公開的屬性。政府官員和執政黨領導代表公民行使權利,負有管理國家和公共事務的責任。他們的言行舉止、道德品質、能力水平、學歷資力、態度觀點甚至家庭背景、婚姻愛情、財產狀況等私生活都與公共利益密切相關,甚至本身就是社會公共生活的組成部分,社會公眾對于他們的這些情況應當享有知情權。因此,公民的知情權高于他們的隱私權。
2、利益衡量原則。此原則可以調整公共人物的隱私以權社會知情權的矛盾。所謂公共人物是指“在社會各個領域作出突出貢獻,有突出成就或身份地位顯赫或因罪行重大等原因,而被公眾普遍知曉的人物”。當兩種權利發生沖突時,應當衡量權利所蘊含的權利內容,根據利益的大小決定權利的配置,也即前者所帶來的利益是否足以將后者所省略。如果能,則承認前者,反之則尊重保護后者。在一定程度和場合下,應當允許對公眾人物隱私權的侵入甚至對公眾人物的攻擊和侮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需要辦理營業執照嗎
2021-01-21農民工討薪不成順走電纜線沖抵構成犯罪嗎
2021-01-03不登記結婚小孩可以上戶口嗎
2021-01-10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哪時候可以去做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0-11-20農民工工資拖欠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1-03-08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定
2021-03-20員工下班后在公司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2-04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什么是勞動合同,簽訂勞動合同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1-01-07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保險公司有哪些形式
2021-01-21土地承包的主體可以是誰
2020-12-27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我有一塊出讓土地可以申請建房嗎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