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兒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時,其父甲、救生員乙均故意不救助。甲、乙均成立不作為犯罪
B.在離婚訴訟期間,丈夫誤認為自己無義務救助落水的妻子,致妻子溺水身亡的,成立過失的不作為犯罪
C.甲在火災之際,能救出母親,但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親。如無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構成不作為犯罪
D.甲向乙的咖啡投毒,看到乙喝了幾口后將咖啡遞給丙,因擔心罪行敗露,甲未阻止丙喝咖啡,導致乙、丙均死亡。甲對乙是作為犯罪,對丙是不作為犯罪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不作為犯罪的本質是具有法定作為義務而不作為,具有法定作為義務的人被稱為保證人。保證人包括兩種:(1)創(chuàng)設了危險的人,(2)沒有創(chuàng)設危險,但具有保護、救助法益的法律義務的人。
選項A正確?;诜梢?guī)定或職業(yè)等要求,此處的父母和救生員對該兒童均有救助義務,故意不救助的,可成立不作為犯罪。
選項B錯誤。行為人負有實施特定積極行為的具有法律性質的義務,能夠履行特定義務而不履行造成危害后果的,即可認定為不作為。至于其主觀上是否認識到作為義務,不影響不作為犯的認定。從認識錯誤的角度看,行為在法律上規(guī)定為犯罪而行為人卻誤認為不構成犯罪的,此時按照有罪處理。
選項C正確。判定是否構成不作為犯罪,首先要看當事人是否有作為的義務,法律規(guī)定對近親屬包括母親在內有救助義務,如果近親屬包括母親遇到了危險,在能夠救助的情況下而不去救助,可成立不作為犯罪。
選項D正確。行為人對先前行為引起的法益侵害風險的阻止義務。甲在將咖啡遞給丙時,由依法阻止的義務而不履行,因此,甲對乙是作為犯罪,對丙是不作為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誤工費起訴狀
2021-02-25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所需資料
2020-12-21領工資的領條怎么寫
2020-12-16公司的股東會如何行使職權
2021-01-14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防范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的建議
2021-02-13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夫妻共同債務的法律規(guī)定
2020-12-01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往年老人贍養(yǎng)費能追索嗎
2020-11-28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給批怎么辦
2021-03-20家庭財產保險案例
2021-01-21如何選擇保險公司和代理人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無效的事由有哪些
2021-01-30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fā)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保險不賠償怎么辦
2020-11-09保險公司的業(yè)務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