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公務過程中犯交通肇事罪損害他人
1、駕駛人因違反交通道路安全法,發生重、特大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罰款200~2000元,吊銷駕駛證。賠償受害方的事誼如交通管理部門調解無效的,受害人可通過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如果肇事方無力承擔,則通過法院憑估財產而定。
2、《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承擔賠償責任的機動車駕駛員暫時無力賠償的,由駕駛員所在單位或者機動車的所有人墊付”;造成公共財產或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且無能力賠償數額在40萬元以上的,法院可以交通肇事罪判處責任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公共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直接損失,負事故全部或主要責任且無能力賠償數額在80萬元以上的,法院可以交通肇事罪判處責任人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無力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并且負主要責任以上的,如果無力賠償數額達到30萬以上的,就要負刑事責任,要坐牢的。如果責任人駕駛的是機動車,機動車交強險責任限額部分是由保險公司賠付的,不計算在無力賠償的數額內。
4、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對方無力賠償,受害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申請執行期限為兩年,法院在用盡所有執行措施后,仍無法執行的,法院會中止執行,待對方經濟狀態有所改善后,可以向法院申請執行.
妨害公務罪立案標準認定是需要注意哪些
在處理妨害公務罪立案標準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1、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抵制國家工作人員違法亂紀行為的界限。極少數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執行公務過程中,假公濟私,濫用職權,違法亂紀,損害群眾的利益,引起公憤,群眾對之進行抵制、斗爭是應當支持、引導的。
2、劃清妨害公務罪與人民群眾因提出合理要求,或者對政策不理解或者態度生硬而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發生爭吵、圍攻頂撞、糾纏行為的界限。群眾圍攻、頂撞國家工作人員,通常是由于群眾對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宣布的某項政策、決定、措施不理解,有意見,向國家工作人員提出質問,要求說明、解釋、答復、由于情緒偏激、態度不冷靜、方法不得當而形成的村國家工作人員的圍攻、頂撞行為。在圍攻、頂撞過程中,常伴有威脅性語言和類似暴力的推擦、拉扯行為,在客觀上妨害了公務。
綜上述,在對交通肇事罪進行處罰的時候,需要結合交警部門作出的事故責任劃分,同時還要根據實際造成的損害程度選擇適當的量刑幅度。這樣才能做到刑法上規定的罪刑相適應。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偵查羈押期限最長為幾個月
2020-12-13子女不贍養老人判決后多久生效
2020-11-19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這樣的!
2020-11-10執行董事必須是股東嗎
2021-02-01訂婚后女方要求退婚怎么辦
2021-01-09做精神司法鑒定多少錢
2021-03-26強制執行怎么申請拘留
2021-03-24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保險公司的不同形式有哪些
2020-12-30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拼車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以營運性運輸拒賠說得通嗎
2021-02-13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農村機動地承包合同范文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