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訴中止執行司法解釋規定
1)《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二百四十二條一審宣判后,原審人民法院發現判決有錯誤,當事人在上訴期內提出上訴的,原審人民法院可以提出原判決有錯誤的意見,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由第二審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理;當事人不上訴的,按照審判監督程序處理。
2)《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四百一十四條人民檢察院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以及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依法提出抗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但適用特別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產程序以及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裁定等不適用審判監督程序的判決、裁定除外。
二、什么情況下法院可以中止執行
執行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沒有確定權利義務關系承受人;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
法院作出中止執行裁定后,不受申請執行期限的限制。即是當申請人發現被執行人有履行義務的條件時(應有新的證據證明被執行人的履行能力),隨時可向法院提出申請恢復執行程序。
法律依據:《民訴法》第256條,《民訴法解釋》第466條總結:
1、申請執行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
2、申請執行人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后請求中止執行的。
3、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
5、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6、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
7、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
8、執行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
9、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
10、仲裁裁決的被執行人依據《民訴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11、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或再審的案件,執行機構根據上級法院或本院作出的中止執行裁定書中止執行的。
我們知道,不管什么訴訟中,檢察院都有權對人民法院做出的一審判決進行判決,而抗訴中止執行需要在檢察院對案件受理并且正式立案之后,再由檢察院向法院提出建議抗訴中止執行。以上就是由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關資料,如您還有疑惑,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變更的具體流程
2020-11-12怎樣舉報詐騙電話號碼
2021-01-06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標準是這樣的!
2020-11-10非上市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嗎
2020-12-12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離婚訴訟費用是怎樣計算
2021-03-12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產品責任糾紛歸責與舉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4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合同效力的影響
2020-11-22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保險公司不可以解散嗎
2021-02-18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出租司機撞傷人反過來告保險公司
2021-01-13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女生告倒保險霸王條款
2021-01-10保險經紀人 Broker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