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中止裁定恢復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一百零四條規定:“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執行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依職權恢復執行。
執行中止是指執行過程中,因為某種特殊情況的發生而使執行程序暫時停止,待這種情況消失后,再行恢復執行程序的叫執行中止,其特征是出現某些特殊情況時暫停執行,待導致執行中止的情形消失后再行恢復執行。那么,法律規定執行中止的情形有哪些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的規定,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的情形有以下幾方面:
(一)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二)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四)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五)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六)人民法院已受理以被執行人為債務人的破產申請的;(七)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八)執行的標的物是其他法院或仲裁機構正在審理的案件爭議標的物,需要等待該案件審理完畢確定權屬的;(九)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仲裁裁決,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十)仲裁裁決的被申請執行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向人民法院提出不予執行請求,并提供適當擔保的。
當中止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應當恢復執行。
如何認定《民事訴訟法》第256條規定的“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況”。社會現象層出不窮,這項立法規定主要是為了解決社會科學和法律界沒有涉足的問題,保障執行工作具有充分的依據和必要的法律救濟,避免司法執行程序出現瑕疵。對于執行不能引起的中止執行,屬于其中一種訴訟風險,當事人在提起訴訟時就應該有這種承擔風險的意識,否則一旦執行不了,就會將責任推給人民法院。但是由于這一條款不太明確,沒有具體的標準,容易導致執行人員適用的隨意性。部分執行人員在執行工作中隨意將該條款作為裁定中止執行的理由。
最高院《執行規定》第102條作了補充規定,明確規定五種情形(上述第5至9種情形),作為“人民法院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處理,為該條款的適用提供了具體的依據。因此,“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必須符合《執行規定》第102條規定的五種情形,才可以適用。執行人員在辦案中應該嚴格執行,不得將其他情形列為中止執行的理由。
對于你提出的“執行中止裁定恢復執行”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中止執行的情形消失后,執行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依職權恢復執行,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期限一般是多少天
2021-01-31商標侵權如何處罰,處罰方式有哪些
2021-01-26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拆遷的房子法院可以強制拍賣嗎
2021-02-08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飛機晚點延誤險賠償
2021-03-07交通事故肇事者賠償后保險公司是否適用損害填補原則
2021-03-04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怎么知道單位有沒有交保險
2021-01-20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保險合同生效的要件是什么
2020-12-12車子沒買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01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中國的土地出讓使用年限分別有哪幾種
2021-03-09土地轉讓契約怎么寫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