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中止執行裁定的情形
民事訴訟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申請人對自己的民事實體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有權進行處分,申請人同意被執行人暫緩履行義務,暫停執行程序的,人民法院應當尊重當事人的處分權,中止執行。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的異議確有理由的,可能發生變更執行標的,或者對案件再審的情況,因此對原執行標的的執行應當中止。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在執行中,有時會出現一方甚至雙方當事人死亡的情況。如果申請人死亡,需要等待他的繼承人繼承權利;如果被執行人死亡,需要等待他的繼承人承擔義務。無論哪種情況出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法律規定可以中止執行。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作為被繼承人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僅在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償還債務,繼續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在執行過程中,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應當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當事人繼續參與執行程序,履行義務。但在特殊情況下,承受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一時尚未確定,要等待有關機構作出決定,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構成了中止執行的理由。
5、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在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認為出現除上述情況外的其他情況,需要中止執行的,可以作出中止執行的裁定。這是一項靈活性規定,以適應執行工作的復雜情況。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對決定中止執行的案件,應當作出裁定,并通知當事人。中止執行只是執行程序的暫時停止,不是執行程序的結束。造成中止執行的情況消失后,應當恢復執行。恢復執行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動進行,也可以由當事人申請,經人民法院同意后恢復。如果造成中止執行的原因永不消失,人民法院可以終結執行程序。中止執行的裁定送達當事人后即發生法律效力。
以上就是關于中止執行裁定的一些相關問題。通過上文的閱讀,案外人可通過申請執行異議來申請延期執行中止程序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更多關于中止執行裁定的問題,您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律師咨詢,律霸網律師一定能幫助您把問題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旅游賠償訴訟程序
2020-11-30民法典中關于居住權怎么規定的
2021-03-08擔保合同期限最長是多久
2020-11-25員工個人能否自己申請工傷
2021-01-23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行政處罰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15瞞著寫首付贈與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4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怎么可以提高孩子的撫養費用?
2021-01-01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被保險代理人誤導欺騙如何維權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