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出中止執行裁定的情形
民事訴訟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執行:
1、申請人表示可以延期執行的。申請人對自己的民事實體權利和民事訴訟權利有權進行處分,申請人同意被執行人暫緩履行義務,暫停執行程序的,人民法院應當尊重當事人的處分權,中止執行。
2、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確有理由的異議的。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的異議確有理由的,可能發生變更執行標的,或者對案件再審的情況,因此對原執行標的的執行應當中止。
3、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繼承權利或者承擔義務的。在執行中,有時會出現一方甚至雙方當事人死亡的情況。如果申請人死亡,需要等待他的繼承人繼承權利;如果被執行人死亡,需要等待他的繼承人承擔義務。無論哪種情況出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法律規定可以中止執行。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三條的規定,作為被繼承人的公民死亡,其繼承人僅在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償還債務,繼續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
4、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在執行過程中,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應當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為當事人繼續參與執行程序,履行義務。但在特殊情況下,承受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一時尚未確定,要等待有關機構作出決定,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構成了中止執行的理由。
5、人民法院認為應當中止執行的其他情形。在執行過程中,人民法院認為出現除上述情況外的其他情況,需要中止執行的,可以作出中止執行的裁定。這是一項靈活性規定,以適應執行工作的復雜情況。
依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對決定中止執行的案件,應當作出裁定,并通知當事人。中止執行只是執行程序的暫時停止,不是執行程序的結束。造成中止執行的情況消失后,應當恢復執行。恢復執行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職權主動進行,也可以由當事人申請,經人民法院同意后恢復。如果造成中止執行的原因永不消失,人民法院可以終結執行程序。中止執行的裁定送達當事人后即發生法律效力。
以上就是關于中止執行裁定的一些相關問題。通過上文的閱讀,案外人可通過申請執行異議來申請延期執行中止程序來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更多關于中止執行裁定的問題,您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在線律師咨詢,律霸網律師一定能幫助您把問題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反對家庭暴力的措施
2021-01-30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價格
2021-01-07個體戶擅自經營不準個體工商戶經營的商品的如何處罰
2021-01-25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車禍撞死人怎么賠償
2021-02-11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勞動糾紛案件申訴流程
2020-12-06車禍受傷的雙份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22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詳解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費用問題
2020-11-26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幾天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包含什么
2020-12-17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020-12-24在禁養區內,有環評還是要拆遷嗎
2020-12-11商鋪拆遷維權技巧,怎么不吃虧
2021-01-23一戶兩房拆遷安置費怎么算
2021-02-08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范本
2020-11-242020最新拆遷規定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