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情形
1、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勞動爭議;
2、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3、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4、因認定無效勞動合同、特定條件下訂立勞動合同、職工流動、用人單λ裁減人員、經濟補償和賠償發生的勞動爭議;
5、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本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勞動仲裁不予受理的情形
一、申請人不具有主體資格。
二、申請人與申請仲裁的爭議無直接利害關系;申請人不是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當事人;申請人不是死亡職工的法定繼承人及利害關系人。
三、爭議內容不屬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受案范圍。
四、爭議不屬于本仲裁委員會的管轄。
五、仲裁申請已超過法律規定的申請仲裁的時效。
六、申請書及有關材料不符合要求。
關于申請仲裁后是否還能協商調解?按照相關規定:協商是解決爭議的最佳方式,調解是仲裁的先行程序和解決爭議的最佳途徑。建議當事人雙方主動協商解決爭議,也可要求在仲裁員的主持下積極尋求調解,盡快解決爭議,以減輕訴累。
仲裁一般要經歷這樣幾個階段:
(1)案件受理階段。這一階段包括兩項工作:一是當事人在規定的時效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請求仲裁的書面申請;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員會在收到仲裁申請后一段時間內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
(2)調查取證階段。調查取證的目的是收集有關證據和材料,查明爭議實施,為下一步的調解或裁決做好準備工作。調查取證工作包括撰寫調查提綱,根據調查提綱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取證,核實調查結果和有關證據等。
(3)調解階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首先要做調解工作,努力促使雙方當事人自愿達成協議。對達成協議的仲裁庭還需制作仲裁調解書。
(4)裁決階段。經仲裁庭調解無效或仲裁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調解失敗的,勞動爭議的處理便進入裁決階段。仲裁庭的裁決要通過召開仲裁會議的形式做出。一般要經過庭審調查、雙方辯論和陳述等過程,最后由仲裁員對爭議事實進行充分協商,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裁決。仲裁庭做出裁決后應制作調解裁決書。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在規定時間內向法院起訴。
(5)調解或裁決的執行階段。仲裁調解書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決書在法定起訴期滿后生效。生效后的調解或裁決,當事雙方都應該自覺執行。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墜物難以確定責任人怎么處理
2021-01-14公示催告流程的適用范圍
2021-02-16單位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受傷、死亡的,應當由誰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020-12-13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資金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委托律師代理合同怎么簽
2021-02-06政府回購房買賣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2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找壽險公司索賠有哪些手續,索賠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2021-02-25“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1-02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酒駕出車禍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2-17保險合同的關系人包括哪些
2021-01-10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呢
2021-02-10土地承包合同有除斥期嗎
2021-03-03集體土地怎樣進行轉讓
2021-01-08土地流轉的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2拆遷補償與征地補償一樣嗎
2020-11-26房屋拆遷什么情形下視為同住人
2020-12-24農村宅基地征收補償和城市房屋拆遷有哪些不同
2021-01-14拆遷安置房房產證怎么辦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