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順序繼承人先后順序
法定繼承的順序,是指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先后次序。被繼承人死亡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繼承人都可以同時繼承遺產,而是要按照法律所規定的先后順序,依次繼承。
我國《繼承法》第10條把法定繼承人分為兩個順序加以規定: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同時,婚姻法把對公、婆或岳父母盡了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女婿,也列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只有在第一順序繼承人全部放棄或喪失繼承權時,或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時,第二順序繼承人才能繼承。對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遺產時,沒有先后順序之分,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可見,繼承開始時,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繼承權是現實的,第二順序繼承人的繼承權只是一種可能性,它要成為現實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二、繼承人是什么意思
繼承人是指依法繼承財產的人,分為法定繼承人和遺囑繼承人。
法定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遺囑繼承是指按照立遺囑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規定的合法遺囑的內容要求,確定被繼承人的繼承人及各繼承人應繼承遺產的份額。
三、第一順序繼承人如何分割遺產
依據我國《繼承法》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開始。被繼承人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被繼承人沒有遺囑的按照法定繼承。法定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法定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但是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繼承人也可以放棄繼承權。
我們要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來合法繼承,不能侵犯他人的權利。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請律師要多少錢
2021-03-19軍人轉業費是共同財產嗎
2021-03-21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個人房屋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0-11-14開車撞死狗跑了算不算肇事逃逸
2021-02-18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的,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16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保護令案件的證明方法是什么
2021-02-03勞動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0-12-13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公司非法克扣員工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0-12-10建設項目工程保險費
2021-02-02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開車撞死人保險怎么理賠
2020-11-11什么叫做保費墊付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