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繼承的問題
一、房地產繼承的概念以及繼承權關系發生的條件
房地產繼承,同其它遺產繼承一樣,是指依照法定程序把被繼承人遺留房屋所有權及其土地使用權轉移歸繼承人所有的法律行為。房地產繼承,是所有權及使用權繼受取得方式的一種。
(一)繼承必須在被繼承人死亡后開始。
法律規定的繼承權,只是繼承人享有的一種期待權,如果被繼承人沒有死亡,繼承關系就不會發生,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以后,繼承權才會成為既得權。遺囑繼承權的實現,必須存在被繼承人生前立有合法遺囑和被繼承人已死亡,否則遺囑繼承關系也不會發生。如父母健在,其房地產子女就不能繼承。父母意愿將自己的房產贈與子女是可以的,但這種行為叫生前贈與,不叫繼承。
(二)繼承遺產的人,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合法繼承人,即法定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
我國繼承法確定的法定繼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三)繼承人依法取得的遺產,必須是被繼承人生前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或者是依法可以繼承的其它合法財產權益。
不能把家庭共有財產、夫妻共有財產以及合伙財產不加分割作為遺產來繼承。像這樣的財產必須分割以后屬于死者個人所有的部分才是遺產。一切非法所得的財產不屬于遺產,不得繼承。
二、繼承的開始、接受、放棄和喪失
(一)繼承開始的時間。
《繼承法》第二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補充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時開始。失蹤人被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判決中確定的失蹤人的死亡日期,為繼承開始的時間。”
(二)繼承的接受。
《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按照本條規定精神,繼承人在繼承開始時,可以作出接受遺產的表示,也可以不表示,不表示的即視為接受繼承。本條又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就是說,受遺贈人在繼承開始后,兩個月內必須作出接受或者放棄遺贈的表示,超過法定時間,未作出明確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三)繼承權的放棄。
繼承權是公民的民事權利,公民依法可以行使自己的民事權利,也可以放棄自己的民事權利。繼承人一經放棄繼承權,就不得再堅持繼承的主張。《繼承法》對放棄繼承權有嚴格的要求:第一,放棄繼承權,一般應書面聲明。第二,放棄繼承權,必須在遺產分割以前。第三,繼承人表示放棄,必須書面聲明或直接由繼承人作出明確表示,并經有關組織證明或公證機關公證。這樣做,有利于防止某些人假借他人已經放棄繼承權而非法侵犯其他人應繼承的遺產份額。
三、法定繼承的順序
根據《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首先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洋鉆機平臺能不能向海里處置含油工業垃圾
2021-01-15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股權轉讓法律意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3打官司不肯付款怎么辦
2021-03-18企業虛報收入如何處罰
2020-12-25出資未到位股權收益如何確認
2021-03-16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合伙企業與個人合伙的區別
2021-03-04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收買被拐賣婦女兒童罪量刑
2020-11-16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打零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1-03-19村委會有權“出租”集體林地嗎
2020-12-30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勞動合同中止怎么恢復
2021-02-14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