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繼承人的范圍與順序
法定繼承人的范圍,是指按照法律規定哪些人可享有繼承權,可作為遺產的繼承人。我國繼承法確定的法定繼承人有:
1、配偶。
2、子女。《繼承法》第10條中明確規定:“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3、父母。我國《繼承法》第10條3款規定:對子女遺產享有繼承權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
4、兄弟姐妹。
5、祖父母、外祖父母。
6、對公、婆或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和喪偶女婿。
兒媳和女婿是公婆和岳父母的姻親,彼此不發生法律上的撫養、贍養的權利和義務,一般情況下,亦不產生繼承權的問題。但為了鼓勵那些照顧、贍養公婆和岳父母的喪偶兒媳和喪偶女婿,我國繼承法明確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和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是否盡了主要贍養義務,應從贍養的時間、內容等方面認定,主要指長期提供生活上的經濟幫助或在勞務方面給予主要扶助。
法定繼承的順序,是指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先后次序。被繼承人死亡后,并非所有的法定繼承人都可以同時繼承遺產,而是要按照法律所規定的先后順序,依次繼承。
我國《繼承法》第10條把法定繼承人分為兩個順序加以規定: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同時,婚姻法把對公、婆或岳父母盡了贍養義務的喪偶兒媳、女婿,也列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二順序繼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只有在第一順序繼承人全部放棄或喪失繼承權時,或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時,第二順序繼承人才能繼承。對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遺產時,沒有先后順序之分,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可見,繼承開始時,第一順序繼承人的繼承權是現實的,第二順序繼承人的繼承權只是一種可能性,它要成為現實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內企業能否解約
2021-02-11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如何處罰
2020-12-13結婚自由的保護措施有什么
2021-03-16離婚糾紛債務是否收取受理費
2021-02-02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海外購房與國內購房的差異有哪些
2020-11-26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個人旅游意外保險條款
2021-01-04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沒有經保險公司現場勘查,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24保險合同的復效的意思是什么
2020-12-10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合同中的格式條款有效嗎
2020-11-10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