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xx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形成公司章程修改的決議。該章程規定:股東死亡后,繼承人可以依法獲得其股份財產權益,但不當然獲得股東身份權等。
陶某遂訴至法院,要求xx公司將其記載于股東名冊,并辦理股東變更登記手續。(本案中,對身故股東股權的繼承事實發生在新修訂的公司法實施之前,而本案糾紛是2006年1月1日后才訴至法院的。)
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按照現行法律,除公司章程另有約定外,xx公司的股東陶某某死亡后,其所享有的股權可以作為遺產被繼承。繼承人通過繼承取得的股權,既包括股權中的財產性權利,也包括非財產性權利。據此,判決被告xx公司應將股東名冊上記載于陶某某名下的43.36%股份變更記載于原告陶某名下,并向公司登記機關辦理上述股東變更登記事項。
xx公司不服,以一審法院適用法律錯誤為由,提起上訴。2006年8月14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核心觀點】
根據新公司法第76條之規定,股權繼承,既包括財產性權利,也包括股東身份。但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議題一】
法院判決依據的是新公司法第76條規定,即繼承人對股權的繼承是全面、概括的繼承,既可以繼承股權中的財產價值,也可繼承股東資格。新舊公司法在這方面的規定有何不同,體現了什么樣的立法理念?
朱xx:修訂前的公司法將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對公司的投入稱為出資,修訂后的公司法稱為股權。本案當事人雙方爭議之標的即為修訂后的公司法所規定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股權是一種特殊的權利,既具有財產屬性,又具有身份屬性,特別對后者而言,涉及到股權所有者擁有的參與公司經營決策和管理的權利。因此,股權作為遺產被繼承時就具有特殊性,尤其在有限責任公司中表現的更加明顯。有限責任公司具有人合性特征,其股權轉讓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因自然人股東死亡被繼承,其實就是股權被轉讓的一種特殊情形,因此也必然受到公司的人合性特征影響,構成對有限責任公司人合性的沖擊。所以,修訂后的公司法第76條在遵循繼承法的基本旨意基礎上承認了股權繼承,當然是包括股權的財產性內容和股東資格內容在內的整體繼承。同時,結合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特點,又允許公司通過公司章程另作規定,予以限制或排除。
具體到本案,不論是依照公司法的一般規定,還是xx公司章程中“股東的出資額可以依法繼承”的規定,陶某某死亡,其子陶某都可以繼承股權,這種繼承已經在2005年1月17日陶某某死亡之后發生效力。就是說,陶某已經依據繼承法和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規定取得了xx公司的股權。但是,在2005年6月,xx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又形成不同意陶某成為公司股東的決議,并于同年8月29日召開股東大會,形成公司章程修改的決議。如果依據新的公司章程,陶某當然就不能直接繼承股權,而只能繼承與股權相當的財產價值部分。我們暫且不論xx公司在陶某所持有的股權沒有參加股東會進行表決的情況下,形成修改章程的決議是否存在程序瑕疵問題,即使程序無瑕疵,修改后的公司章程也不能約束修改前發生的繼承行為,不能否定陶某合法繼承的法律效果。所以,陶某依據xx公司原公司章程,已經通過繼承取得該公司的股權,成為該公司的股東。法院依據公司法第76條認為繼承人對股權的繼承是全面、概括的繼承的觀點是正確的。
劉*海:在2005年公司法出臺之前,面對有限責任公司中的股權繼承糾紛,司法實踐眾說紛紜。有法院判決繼承人只能繼承股權的財產價值,不能繼承股東資格或股東地位自身;有法院判決繼承人可以同時繼承股權的財產價值與股東資格或股東地位自身。還有意見認為,股權繼承應當適用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的規定。實踐證明,股權繼承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必然壓抑股東與管理者的創業熱情,影響公司的健康成長。
經再三研究,立法者作出了正確抉擇。2005年公司法第76條規定:“自然人股東死亡后,其合法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這樣,立法者既原則上確認股東資格作為繼承財產的法律屬性,承認繼承人繼承股東資格的權利能力,又允許公司章程作出相反的規定限制股東資格的可繼承性。具體說來,如果投資者偏好人合性,盡可在章程中強化人合性,事先排除股東資格的繼承,否則,即使繼承人得不到老股東的認同,也純屬股東糾紛問題。股東和法官應摒棄繼承人禮讓老股東的思維,不能因為潛在股東糾紛而否認繼承人對股東資格的繼承權。
馬-強:公司法第76條兼顧了有限責任公司的人資兩合性的特征和繼承人繼承權保護兩方面。一方面,有限責任公司是一種人資兩合公司,股東之間的相互信任對公司的成立有一定的影響,股東資格具有身份因素,如果法律不考慮這一因素不加限制地允許股東的繼承人可以繼承股東資格,可能會導致股東之間不和甚至影響公司設立的初衷;但如果只允許繼承人繼承股份而不允許取得股東的身份,其無法參與公司的管理,只能坐等公司分紅,無法保證其在公司中的利益。
就審判實踐中的案例所考察,通常意義上的股權繼承包括兩方面的內容:股份的繼承和股東身份的繼承。由于股份的繼承是一個事實行為,是對已亡股東遺產的繼承,此種繼承已由繼承法明確規定,因此,公司法第76條沒有就股份繼承再作出規定,但這并不意味著公司法只承認繼承股東身份,而不能繼承股份。
股東身份可以繼承,但與股東的人身不可分離的身份不能繼承,“董事之地位,有一身專屬的性質,不許繼承。”因此,如果死亡股東同時又是公司董事,那么繼承人只能繼承其股東身份,不能繼承董事身份。監事、經理也如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固定期限合同員工可以拒絕解雇嗎
2021-01-01如何啟動醫療損害重新鑒定
2020-12-17公司減資后股東可以收回出資嗎
2021-02-16如何判斷股權受讓人的“善意”與“惡意” 及評判配偶單方轉讓股權的效力
2021-01-29知識產權一般幾年過期
2021-03-02商標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0-11-09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視嗎
2020-11-09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無效保險合同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1-01-07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佛山市某宗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7某保險公司訴黃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6購車投保遇免責條款保險公司未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