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基本情況和特點
關于勞動爭議案件
以北京市為例。勞動爭議案件仍然呈現出調解率低,上訴率高的特點。據統計,2006年,全市法院共新收一審勞動爭議案件6828件,審結6805件,調解775件,原告撤訴1240件;全市法院共新收二審勞動爭議案件2883件,審結2883件,其中調解206件,撤訴248件。2007年1月至7月,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審勞動勞動爭議案件3915件;共受理二審勞動爭議案件1646件。
新司法解釋、法規頒布對勞動爭議案件產生的影響開始呈現。最高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稱《勞動爭議司法解釋(二)》)放寬了勞動者向法院主張權利的時效限制,明確了勞動者可以憑欠條直接起訴要求工資報酬。訴訟時效的延長、維權程序的簡化,擴大了勞動者權利的保護范圍,成為勞動爭議案件數量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此外,勞動爭議案件的受理費數額大幅下調,使勞動者通過訴訟途徑維權的成本大大降低,勞動者更多地選擇通過訴訟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一方當事人為參加工作不久的大學畢業生的勞動爭議案件明顯增多。此類案件具有如下特點:一是勞動者一方具有較強的維權意識,用人單位一方大多是高新技術領域的民營企業或私營企業。二是用人單位一般處于剛起步或拓展業務急需用人時期,擁有較大的用人自主權,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制約,在人員的錄用、管理、使用上存在較大隨意性,對勞動者權益保障也缺乏足夠的重視。三是一方當事人為外地大學生的居多,一些外地大學生為留京落戶,暫時放低了對薪酬、工作環境等條件的要求,一旦落戶后,就會找出各種理由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以尋求更好發展。四是用人單位往往要求求職大學業生盡快適應工作,出成績、見效益,而大學生則希望用人單位能提供優越的待遇或更大的發展空間。當雙方缺乏完善的溝通機制和利益平衡機制時,就會引發爭議。
企業經營不善、轉移資產等引發的集體勞動爭議時有發生。企業在出現經營不善或惡意轉移優良資產、逃避債務時,常常拖欠大量員工工資、加班費、各種福利待遇和經濟補償金等,由此引發的群體性訴訟也成為勞動爭議案件中較為普遍現象。
歷史遺留問題引發的勞動爭議仍為數不少。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一些用人單位在改革開放初期存在的制度不完善、操作不規范等歷史遺留問題集中暴露,勞動者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多年后又因此訴至法院要求生活費、保險待遇的案件,不僅在數量上占有一定比例,而且由于案件事實涉及時間長、背景復雜,往往審理難度也比較大。
對于一方當事人為高科技企業的勞動爭議案件,由于企業實施的獎勵、提成形式多樣化,導致當事人舉證困難,法院審理難度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對員工許以高額的獎金、提成,但獎金、提成的計算要以整個企業、部門的利潤數額、業務回款、個人考核等情況為基礎數據,而訴訟中的勞動者一方很難提交此類證據。此外,獎勵形式的多樣化,特別是股票期權頻頻被眾多網絡公司作為獎勵方式采用,而在處理股票期權爭議時,往往會涉及到期權授予協議有效性問題、股票來源正當性問題、證券交易合法性問題、股東權益保護問題等,需要參照公司法、證券法,甚至行政規章、部門指導意見等多項法律文件,否則很可能無法執行,甚至損害第三方利益。以上都增加了這些勞動爭議案件的審理難度。
關于人事爭議案件
2006年,全北京市法院共受理一審人事爭議案件134件,共受理二審人事爭議寧件77件。2007年1月至7月,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審人事爭議案件79件,二審人事爭議案件38件。
從爭議事件發生年度及當事人的年齡分布來看,呈現“爭議年代久遠、當事人偏老年”的特征。
從爭議發生的行業領域分布來看,呈現“局部行業突出”的特征,即主要發生在教育和研究機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交稅嗎
2021-02-25房屋強制執行公證效力是什么
2021-01-29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怎么舉報強制拆遷
2021-02-12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什么是合同撤銷權
2020-12-01佛山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的前提需要哪些
2020-11-18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產品責任法律了解
2021-03-08保險賠完肇事者還賠嗎
2021-03-10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保險法規定沒有受益人的情形具體包括哪幾種
2021-02-13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遇到拆遷,是選安置房還是選貨幣
2020-11-09拆遷補償協議不能簽的情形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