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經貿委等八部委聯合頒布了2002年859號文《關于國有大中
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員的實施辦法》。該文的發布解決了國-企
改制為混合所有制時,是否應對原國-企職工給予經濟補償和能否以凈資產支付經濟
補償的問題。
有關專家認為,此《辦法》意義重大,它意味著國-企改革可以通過兩個置換,
實現兩個走向,使企業職工將真正成為國有資產的擁有者。“兩個置換”就是國
有企業產權和職工身份的雙重置換;“兩個走向”就是國-企走向市場和職工走向市
場。
國-企職工身份的置換,就是要解決企業對職工承擔的無限責任,要解決職工進
入市場的問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償解除勞動關系,必須給予必要的經濟補
償,這是改革必須付出的成本。支付標準與工齡掛鉤,與職位無關,身份置換要體
現公平。
至于員工身份“置換”所依據的資產來源,將會是國-企“主輔分離”后的資產
。過去有的地方通過將企業部分凈資產界定為集體資產用于置換員工身份的做法,
在法律上缺少合法的依據。因而改革的方向確定后,路徑的合法性就成為關鍵。
據悉,這次出臺的文件規定可以用“三產”安置職工,“三產”分別是非主業
資產、閑置資產和破產企業的有效資產。這就是859號文件的核心,即把國-企的
非主業剝離出去,然后將輔業改制,改制后這些輔業就和主業或者沒有產權關系,
或者僅有少量法人股權關系,兩者之間關系是市場關系,這也意味著非關鍵領域、
輔助性、配套性的國-企將從競爭性領域中逐漸退出。
關于國-企的主業和輔業怎么劃分,文件中并沒有明文規定劃分比例。專家認為
,不同的企業主輔業劃分標準不一樣,就拿上市公司來說,它們上市的部分基本上
都屬于主業,而留在“存續企業”的大部分屬于輔業。至于輔業怎么轉制,具體運
作辦法是:職工首先要和原來的國-企解除勞動合同,然后跟新的企業——輔業改制
后的企業重新訂立勞動合同,在企業以凈資產安置員工后,原先的員工同時具備了
員工和股東的雙重身份,這樣將原先的“下崗分流”轉為“改制分流”,既達到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入股分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3農民遇上違法征地,可以拒絕簽字么
2021-03-13預售合同沒訂立是否適用定金罰則
2021-02-21企業破產或倒閉,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嗎
2020-11-12當股東權利受侵害時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25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1-19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贍養費能追溯嗎
2020-12-11多份遺囑之間有沖突,該怎么辦
2021-01-29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勞務合同簽競業限制嗎
2021-03-23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保險公司賠付交通費嗎
2020-12-20保險法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要有什么條件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