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政發〔2007〕47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
《
金華市區劃定水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暫行規定》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執行。
金華市人民政府
二OO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金華市區劃定水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暫行規定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水工程及堤防、護岸等有關設施的管理和保護,保障水工程的安全與正常運行,發揮水工程功能和效益,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四十三條、《
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第四章及其他法律法規,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金華市區行政區域內的中小型水庫、水電站、機電排灌站、河道堤防和灌區渠道等工程。
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水工程,是指在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上開發、利用、控制、調配和保護水資源的各類工程。
管理范圍是指由水工程管理單位直接管理的區域。
保護范圍是指在管理范圍以外,為保護水工程安全管理所需而劃定的范圍。
第二章 水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的劃定標準
第四條 東
陽江、武義江、金華江、衢江的干河段標準堤防的管理范圍,為迎水坡腳起20米至50米,以及背水坡腳以外5米至10米護堤地地帶(險工地段護堤地范圍適當放寬)。保護范圍為管理范圍線外延5米至10米的地帶。
溪流集雨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堤防的管理范圍,為迎水坡腳起5米至15米,以及背水坡腳以外5米至10米的護堤地地帶。保護范圍為管理范圍線外延5米至10米的地帶。
第五條 中型水庫庫區的管理范圍,為庫區已征用的土地和山區地帶。
中型水庫大壩的管理范圍,為大壩兩端不小于100米的水平距離地帶(或以山頭、崗地脊線為界),以及大壩背水坡腳以外100米至300米地帶。保護范圍為管理范圍線外延50米至100米的地帶。
中型水庫泵站、裝機500千瓦以上容量水電站的管理范圍,為四址方位距建筑物最近點外延50米至100米的地帶。
第六條 小(I)型水庫大壩的管理范圍,為大壩兩端不小于50米至100米的水平距離地帶(或以山頭、崗地脊線為界),以及大壩背水坡腳以外30米至150米地帶,溢洪道兩側墻外30米至50米地帶。保護范圍為管理范圍線外延30米至50米的地帶。
小(I)型水庫泵站、裝機容量在500千瓦以下75千瓦以上電站的管理范圍,為四址方位距建筑物最近點外延30米至50米,以及前池進水口外50米,降壓站及四周10米,出水池四周30米至50米地帶。
第七條 小(II)型水庫大壩的管理范圍,為大壩兩端以內脊線為界(或不小于30米至50米的水平距離),以及大壩背水坡腳以外30米至50米,溢洪道兩側墻外20米至30米地帶。保護范圍為管理范圍線外延30米至50米的地帶。
小(II)型水庫泵站、裝機容量在75千瓦以下電站的管理范圍,為四址方位距建筑物最近點外延不小于10米的地帶。
第八條 五萬畝以上灌區干渠的管理范圍,為堤身和背水坡腳以外2米至5米地帶。
五千畝至五萬畝灌區干渠的管理范圍,為堤身和背水坡腳以外1米至3米地帶。
第九條 其他小型水庫、山塘,溢洪道、泵站、電站及五千畝以下灌區等水利工程的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由所屬鄉(鎮)人民政府參照以上標準酌情劃定。
第三章 水工程的管理和保護
第十條 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所轄水工程的統一管理工作。財政、國土資源、規劃、交通、農業、林業、公安、建設、環保、旅游、工商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協同水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水工程的管理工作。各區、鄉(鎮)和水管單位要根據有關規定,做好水工程的管理和保護工作。
第十一條 國家所有的水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由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省水利廳制定的指導標準,提出劃定方案,報市、區人民政府審定。
集體所有的水工程可參照本辦法的規定,劃定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
第十二條 國家所有的水工程管理范圍內,土地所有權屬于國家,使用權屬于水工程管理單位。管理范圍涉及目前尚未被征用的集體所有土地,應當依法辦理土地征用手續。劃定管理范圍或辦理征用手續有困難的,可以先確定管理范圍預留地。預留地內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不變,但建設永久性設施需征得水工程管理單位同意。
國家所有的水工程保護范圍內,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不變。
第十三條 新建水工程,應向市、區國土資源、林業等主管部門辦理相關手續,明確劃定水工程的管理范圍、保護范圍和工程管理單位的
管轄區。
第十四條 在水工程管理范圍內興建其他建設項目,其建設方案和施工方案應當經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并在建設過程中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建設項目方案確需改變的,應當經原批準機關同意。
在水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內從事采砂活動,應當報經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因建設需要擴建、改建、拆除或者損壞原有水工程設施的,建設單位應當承擔擴建、改建的費用和損失補償費用。
占用農業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設施以及造成灌排工程設施報廢或者失去部分功能的,應當經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責任單位負責建設等效替代工程或者繳納開發補償費。開發補償費應專項用于農業灌溉水源工程、灌排工程開發項目和灌排技術設備改造,由水行政主管部門監督使用。
第十五條 除執行防汛搶險、水工程管理和維護的車輛外,禁止其他機動車輛在堤頂、壩頂及水閘工作橋上通行。
確需利用堤頂、壩頂、水閘、戧臺或者護堤地等水工程兼做公路的,須經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并按規定要求施工,由公路管理單位負責路面(含路肩)的日常管理、維護。車輛通行影響水工程安全的,交通主管部門應根據水工程狀況和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限制或暫停車輛通行。
第十六條 水工程管理單位應當在水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的邊界設立固定標志,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移動和破壞。
第十七條 在水工程管理范圍內,禁止從事下列活動:
(一)在行洪、排澇的河道和渠道內設置影響行洪和輸水的建筑物、障礙物,種植高稈作物或者在堤身種樹;
(二)傾倒、堆放、排放影響水工程安全運行或污染水體的廢棄物,在水庫內筑壩攔汊或者填占水庫;
(三)建房、爆破、開渠、放牧、打井、挖窖、挖塘、埋墳、采石、取土、扒口、開采地下資源以及開展集市貿易;
(四)損毀、破壞水工程設施及其附屬設施和設備;
(五)擅自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
(六)其他有礙水工程安全運行、影響水工程效益發揮的行為。
在管理范圍內,本規定發布前已建成的危及水工程安全或影響工程效益的建筑物,應逐步拆除。
在水工程保護范圍內,不得從事影響水工程運行和危害水工程安全的爆破、打井、采石、取土等活動。
第十八條 建立水工程管理單位、鄉(鎮)村二級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明確職能,并納入各級干部崗位目標責任制考核。
第十九條 除專職水政監察員、水管員外,各水工程管理單位和鄉(鎮)、村必須指定專人從事灌溉管理、水工程管理工作。
第二十條 在水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內,進行危害水工程安全活動的,由市、區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的有關規定處理或處罰;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
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章 附 則
第二十一條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