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證券法釋義之第十一章 法律責任(下)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1-03-26 · 1580人看過
??????第一百九十三條????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未經客戶的委托,買賣、挪用、出借客戶帳戶上的證券或者將客戶的證券用于質押的,或者挪用客戶帳戶上的資金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并責令關閉或者吊銷責任人員的從業資格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本條是對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未經客戶的委托,買賣、挪用、出借客戶帳戶上的證券或者將客戶的證券用于質押的,或者挪用客戶帳戶上的資金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為了維護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規范證券交易行為,本法從保護投資者利益出發,對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及其從業人員的經營業務規則作出了一系列規定,其中主要包括:在證券交易中,禁止證券公司及其從業人員私自買賣客戶帳戶上的證券,或者假借客戶的名義買賣證券,挪用客戶所委托買賣的證券或者客戶帳戶上的資金;嚴禁挪用客戶交易結算資金;證券登記結算機構不得將客戶的證券用于質押或者出借給他人,等等。所有這些規定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護投資者利益,防止欺詐投資者行為的發生,從而保障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
????按照本條的規定,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有上述違法行為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依法收歸國有,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并責令關閉違法的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或者吊銷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責任人員的從業資格證書,使他們不得進行證券業務經營或者從業活動。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由于本條規定的犯罪涉及不同的主體(既有證券公司又有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既有單位又有個人)、不同的行為(非法買賣證券行為;挪用證券、資金行為;非法出借證券行為;非法將客戶證券用于質押行為等),而且實際生活中這些犯罪活動又表現出復雜性和多樣性特點,性質、情節、數額和后果各異,因此司法實踐中應根據具體罪狀適用不同的刑事處罰條款。
????第一百九十四條????證券公司經辦經紀業務,接受客戶的全權委托買賣證券的,或者對客戶買賣證券的收益或者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作出承諾的,責令改正,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釋義】????本條是對證券公司接受客戶的全權委托買賣證券,或者對客戶買賣證券的收益或者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作出承諾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第一百四十三條的規定,證券公司辦理經紀業務,不得接受客戶的全權委托而決定證券買賣、選擇證券種類、決定買賣數量或者買賣價格。證券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對客戶證券買賣的收益或者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作出承諾。這里需要說明,法律中使用“不得”,也屬于禁止性條款,只是它更側重于限制,上述禁止性規定實際上就是對證券公司從業行為的限制,違反了這些禁止性規定,都會受到行政處罰。
????由于我國的證券市場還是一個新興市場,以并不掌握證券投資知識的個人投資者居多,他們因自身的不成熟有時過分相信并依賴于證券公司,實際上有些證券公司也不夠成熟而且經營行為并不規范,所以全權委托存在著許多隱患,極易損害投資者利益,引發糾紛,影響穩定。同樣證券公司對客戶買賣證券的收益作出承諾的,或者對賠償客戶證券買賣的損失作出承諾的,既違反了投資者盈虧自負的原則,也是證券公司的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弊病很大。因此,本法對這些行為均加以禁止,凡違反者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按照本條的規定,證券公司經辦經紀業務,接受客戶的全權委托買賣證券的,或者對客戶買賣證券的收益或者賠償證券買賣的損失作出承諾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責令證券公司改正違法行為,并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一百九十五條????違反上市公司收購的法定程序,利用上市公司收購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釋義】????本條是對違反上市公司收購的法定程序,利用上市公司收購謀取不正當利益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通過證券市場收購上市公司的股權,是企業資產重組、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的有效途徑。《證券法》總結了我國近幾年企業購并的實踐經驗,并針對上市公司收購中出現的問題,專設第四章對上市公司的收購方式、收購條件和程序、收購活動的監管等作了具體規定,使上市公司收購變得更有操作可行性。關于上市公司收購的法定程序,本法規定了持股百分之五以上的持股數量變化的報告、公告義務;應當發出收購要約的情況、要約收購的報告期限、要約條件的改變及其他;協議收購的一般原則;收購行為結束后收購方再次報告并公告義務等。
????由于上市公司收購是一種極為復雜的股權運作活動,如果不遵守一定的規則和程序,可能會導致信息壟斷、大股東進行內幕交易和操縱市場,從而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因此,針對現實中上市公司收購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本法作了十分具體明確的規定。對曾經有一些收購方在履行收購的信息披露程序后,遲遲不辦理付款交割過戶手續,本法要求上市公司收購行為結束后,收購方必須再次報告并公告,這一新的規定加強了對上市公司股權過戶的監管;為防止假收購行為對市場的擾亂,本法規定采取要約收購方式的,在收購要約的有效期限內,收購人不得撤回其收購要約,不得采取要約規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約的條件買賣被收購公司的股票;為限制炒賣上市公司的行為,本法規定收購人在收購行為完成后的六個月內對所持有的被收購公司股票不得轉讓,等等。上述這些規定其目的就在于防止利用上市公司收購來謀取不正當利益,擾亂證券市場正常秩序,損害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所以,任何違反上市公司收購的法定程序,利用上市公司收購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一種違法行為,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按照本條的規定,違反上市公司收購的法定程序,利用上市公司收購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責令違法行為人改正違法行為,沒收由違法行為所獲取的一切非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一百九十六條????證券公司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本法規定,私下接受客戶委托買賣證券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釋義】????本條是對證券公司及其從業人員私下接受客戶委托買賣證券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證券公司及其從業人員不得未經過其依法設立的營業場所私下接受客戶委托買賣證券。隨著集中交易制度的實行,由于在證券交易所內交易的證券種類繁多,數額巨大,而交易廳席位有限,所以一般投資者不能直接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只能通過特許的證券經紀人作中介來促成????交易的完成。證券經紀人通常是代理投資者買賣證券,從事中介業務的具有法人資格的證券公司,它同時具有證券交易所的會員資格。在我國,證券公司從事證券經紀業務,都是通過下設的證券營業部來實施的。按照有關規定,證券公司設立證券交易營業部須具備下列條件:經營狀況良好;有不少于人民幣五百萬元的證券營運資金;有合格的業務人員;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和必要的交易設施。因此,本法所稱證券公司依法設立的營業場所就是指證券營業部,客戶委托買賣證券應當到證券公司依法設立的證券營業部辦理,證券公司也只能在依法設立的證券營業部接受客戶的委托。
????我們知道,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屬于因其業務可能接觸或者獲得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員,如果他們利用了所掌握的內幕信息,私下接受了客戶證券買賣的委托,就有可能為客戶牟取到不正當利益,從而損害了其他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即使他們不掌握內幕信息,私下接受了客戶證券買賣的委托,也可能會因其所處地位和方便條件給客戶帶來更多的獲利機會,從而增加了其他投資者蒙受損失的可能。所以,為了保障證券市場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性,防止證券公司從業人員與客戶之間進行私下交易,必須對證券公司從業人員私下接受客戶委托買賣證券行為加以限制。
????按照本條的規定,證券公司及其從業人員違反本法規定,私下接受客戶委托買賣證券的,是一種違法行為,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地講,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第一百九十七條????證券公司違反本法規定,未經批準經營非上市掛牌證券的交易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釋義】????本條是對證券公司未經批準經營非上市掛牌證券的交易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的有關規定,經依法核準的上市交易的股票、公司債券及其他證券,應當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證券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應當采用公開的集中競價交易方式。而進入證券交易所參與集中竟價交易的,必須是具有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證券公司根據投資者的委托,按照時間優先的規則提出交易申報,參與證券交易所場內的集中競價交易。這一系列關于證券交易的規定表明,經依法核準上市交易的證券必須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而證券公司經營的只能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掛牌的證券,反過來也就是說場外交易是非法的,證券公司未經批準經營非上市掛牌證券的交易同樣是非法的。
????所謂“場外交易”,是指在證券交易所場外進行的證券交易,又稱柜臺交易,即投資者通過證券公司的柜臺或通過面談、電話、電報、電傳、電腦等方式直接進行的證券交易。場外交易的市揚即場外交易市場,它通常是非集中交易的市場。正是由于證券交易所的上市條件較嚴格,而相當一部分證券不符合這些條件,所以才會存在場外交易市場。場外交易在我國這樣一個證券市場還不夠成熟的國家,尚不具備發展的條件,且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場外交易沒有統一的法律法規,缺乏有效的監管,投資者利益難以得到保障;場外交易往往沒有固定的集中統一的場所,組織性較差,在流動性和穩定性方面都不如交易所內交易,比較容易發生不正當交易行為;場外交易市場一般采取議價方式個別成交,因而價格只反映單一證券供需雙方的價格情況,不能反映整體市場狀況;證券在場外市場交易的公司,難以遵守有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規定,實施公開、公正和及時的信息披露。所以,我國嚴禁任何形式的證券場外交易,證券公司未經批準經營非上市掛牌證券的交易是一種違法行為,依法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按照本條的規定,證券公司違反本法規定,未經批準經營非上市掛牌證券的交易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沒收由經營非上市掛牌證券交易所獲取的一切非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
????第一百九十八條????證券公司成立后,無正當理由超過三個月未開始營業的,或者開業后自行停業連續三個月以上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其公司營業執照。
????【釋義】????本條是對證券公司成立后無正當理由未開業或者開業后自行停業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的有關規定,證券公司是指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批準設立的從事證券經營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證券公司經營證券上市交易業務而成為證券交易所的會員。我們知道,證券公司屬于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業務包括證券承銷、證券經紀和證券自營等。作為證券市場主體之一的證券公司,在證券發行市場,它是資金需求者和資金供應者之間的“橋梁”;在證券交易市場,由于一般投資者不能直接進入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因此它又是促成交易完成的“中介”,所以證券公司在證券市場上發揮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是由于證券公司的業務與證券投資者的利益息息相關,因而對證券公司的監管應有嚴格的法律規范。按照本法的規定,設立證券公司,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審查批準。經審查批準設立的證券公司,依照我國公司登記管理的法律規定,為了確認公司的企業法人資格,還必須辦理公司登記手續。只有經公司登記機關依法核準設立登記,領取企業法人營業執照,證券公司才告正式成立并可以證券公司名義從事經營活動。證券公司成立后,即應按照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頒發的業務許可證所核定的業務范圍經營證券業務和其他業務,如果證券公司成立后無正當理由不開展經營活動,或者開業后又擅自停業,那么就會直接影響到證券投資者的投資活動和利益,這樣的證券公司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國家有關公司登記管理的規定也不允許這樣的公司繼續存在。
????按照本條的規定,證券公司成立后,無正當理由超過三個月未開始營業的,或者開業后自行停業連續三個月以上的,由公司登記機關吊銷其公司營業執照。這里所稱“公司登記機關”,依照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所謂“吊銷營業執照”,是指公司登記機關對違反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等規定情節嚴重的公司,依法取消其法人資格的一種行政處罰。證券公司被吊銷營業執照后,必須終止一切經營活動。因此,吊銷營業執照是公司登記機關給予證券公司的最為嚴厲的行政處罰。
????第一百九十九條????證券公司違反本法規定,超出業務許可范圍經營證券業務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關閉。
????【釋義】????本條是對證券公司違反本法規定超出業務許可范圍經營證券業務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第一百三十條和第一百三十一條的規定,綜合類證券公司可以經營下列證券業務:(一)證券經紀業務;(二)證券自營業務;(三)證券承銷業務;(四)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定的其他證券業務。經紀類證券公司只允許專門從事證券經紀業務。證券公司應當依照前二條規定的業務,提出業務范圍的申請,并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定。證券公司不得超出核定的業務范圍經營證券業務和其他業務。上述條款對綜合類證券公司和經紀類證券公司的業務范圍分別作出了明確具體的規定,并對證券公司超出核定的業務范圍經營證券業務和其他業務作出了禁止性規定,證券公司應當嚴格遵守,依法經營。
????按照本條的規定,證券公司違反了本法關于不得超出核定的業務范圍經營證券業務和其他業務的規定,超出業務許可范圍經營證券業務的,是一種違法行為,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具體來講,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責令證券公司改正違法行為,給予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證券公司超出業務許可范圍經營證券業務情節嚴重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責令證券公司關閉。責令關閉是行政處罰的種類中責令停產停業的一種形式,被責令關閉的證券公司將不得再進行任何證券業務經營活動,因此是對證券公司的一種非常嚴厲的處罰,這樣規定將有助于實現證券公司的守法經營,并保障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
????第二百條????證券公司同時經營證券經紀業務和證券自營業務,不依法分開辦理,混合操作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撤銷原核定的證券業務。
????【釋義】????本條是對證券公司經紀業務與自營業務不分開辦理混合操作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第一款的規定,綜合類證券公司必須將其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分開辦理,業務人員、財務帳戶均應分開,不得混合操作。一般來講,證券公司接受客戶委托買賣證券時,不得為自己作對應的買賣,即證券公司不得以自營商的身份將自己持有的證券買賣給自己以經紀商身份受理的客戶,反之也不得以客戶的名義買進自己賣出的證券。鑒于證券公司在從事受托買賣證券業務過程中具有特殊地位,而自營業務與經紀業務的并存可能在利益沖突時給客戶帶來巨大的風險。因此,從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需要出發,有必要對這種“相互買賣”中的證券公司自營業務作出限制,以防止證券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視甚至損害客戶的利益。
????按照各國通例,證券公司同時經營證券經紀業務和自營業務的,一般都應當分開辦理,人員、財務均應分開,不得混合操作。即使是在少數允許混合操作的情況下,經紀商也被要求將客戶的利益置于自我利益之上,并披露一切有關的利益沖突之處。通常證券公司在一筆具體的交易中,不能蒙混身份,表面上以經紀商的面貌出現,實際上自己暗作這筆生意,以便實現既取傭金又賺利潤的欺騙意圖;同時也不準其在一筆交易中私自抬高賣價售給客戶,暗中獲利。目前,由于我國綜合類證券公司既可代理客戶買賣證券,又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買賣證券,因而證券公司自營業務與經紀業務混合操作的問題普遍存在,潛伏著相當大的風險。為維護證券市場秩序,降低市場經營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必須在法律中明確規定將這兩項業務分開操作,凡違反者就是一種違法行為,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按照本條的規定,證券公司同時經營證券經紀業務和證券自營業務,不依法分開辦理,混合操作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責令證券公司改正上述違法行為,沒收由違法行為所獲取的一切非法所得,依法收歸國有,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撤銷原核定的證券業務,比如說可以撤銷證券公司從事自營業務的許可等,因此這也是對證券公司一種非常嚴厲的行政處罰措施。
????第二百零一條????提交虛假證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騙取證券業務許可的,或者證券公司在證券交易中有嚴重違法行為,不再具備經營資格的,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取消其證券業務許可,并責令關閉。
????【釋義】????本條是對提交虛假證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騙取證券業務許可或者證券公司在證券交易中有嚴重違法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第一百二十一條、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定,設立綜合類證券公司,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五億元;(二)主要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必須具有證券從業資格;(三)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合格的交易設施;(四)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規范的自營業務與經紀業務分業管理的體系。經紀類證券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五千萬元;主要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必須具有證券從業資格;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和合格的交易設施;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這是設立綜合類證券公司和經紀類證券公司并從事相應業務的必備條件,只有具備了上述各項條件的要求才可以憑各種證明文件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提出設立申請。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通過審查所提交的證明文件來批準證券公司的設立并頒發從事相應業務的許可證。
????所提交的證明文件至少應包括由依法設立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等法定驗資機構對申請人的出資所出具的驗資報告、驗資證明等材料;主要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的證券從業資格證書;固定經營場所的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明和交易設施的合格證明;管理制度健全的證明文件等。如果所提交的上述文件是虛假的而不是真實的,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騙取了證券業務許可,那么就破壞了國家對證券公司的管理制度,不僅存在著巨大的經營風險,而且也極易損害投資者的權益,因此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同樣。證券公司在證券交易中有嚴重違法行為,不再具備經營資格的,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比如,綜合類證券公司假借他人名義或者以個人名義從事自營業務的;證券公司未經客戶委托買賣、挪用、出借客戶帳戶上的證券或者將客戶的證券用于質押的,或者挪用客戶帳戶上的資金的;證券公司超出業務許可范圍經營證券業務的;證券公司同時經營證券經紀業務和證券自營業務,不依法分開辦理,混合操作的等等,都是嚴重的違法行為,除依照本法有關條款處罰外,對不再具備經營資格的,還應當依照本條的規定給予處罰。
????按照本條的規定,提交虛假證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詐手段隱瞞重要事實騙取證券業務許可的,或者證券公司在證券交易中有嚴重違法行為,不再具備經營資格的,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取消其證券業務許可,并責令關閉,即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撤銷證券公司的證券業務經營資格,使其不得進行證券業務經營活動,并強制證券公司關閉解散使其不再存在。規定如此重罰將有助于遏制證券公司的違法行為,也有利于維護證券市場的正常秩序。
????第二百零二條????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的,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并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本條是對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第一百六十一條的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和人員,必須按照執業規則規定的工作程序出具報告,對其所出具報告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進行核查和驗證,并就其負有責任的部分承擔連帶責任。這是對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和人員工作職責和所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我們知道,注冊會計師審計是會計師事務所最主要的職能,在證券市場上,注冊會計師執行的業務與會計師事務所發揮的作用,已經不僅要對某個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負責,而且還要面向社會,發揮社會公證的作用。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已經成為證券市場監督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是證券市場形成公開、公平、公正市場環境的必要環節。按照執業規則,注冊會計師應對其出具的審計報告真實性和合法性負責,審計報告的真實性是指應如實反映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范圍、審計依據、實施的審計程序和應發表的審計意見;審計報告的合法性是指審計報告的編制和出具必須符合有關法律和職業規范的規定。如果注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就其所應負責的審計報告的內容弄虛作假,不僅違反了職業道德,而且具有很大的社會危害性,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在證券市場上進行證券發行、上市公司收購兼并及財務報告的披露,一般都要進行資產評估。由于資產評估的結果是確定交易價格的關鍵,要得到交易雙方或多方的確認,因此必須由大眾公認的、獨立的、專業化的機構來進行,這一機構就是資產評估事務所。正因為資產評估事務所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在證券市場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一旦出現弄虛作假的內容,極有可能給依賴于資產評估報告作出投資、交易決策的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因此,資產評估事務所就其所應負責的資產評估報告的內容弄虛作假的,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在我國,律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法律業務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為公開發行和上市證券的公司出具有關法律意見書,二是審查修改、制作各種有關法律文件。律師事務所的工作,是推動整個證券市場法制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律師及所在律師事務所應對出具的法律意見書的真實性、準確性及完整性進行核查和驗證,如果律師事務所就其所應負責的法律意見書的內容弄虛作假,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按照本條的規定,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沒收上述專業機構由違法行為所獲取的一切非法所得,依法收歸國有,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并由上述專業機構的主管部門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從事相關業務的資格證書。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這主要是針對上述專業機構所服務的對象本身有弄虛作假行為,而上述專業機構未能履行對其所出具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核查和驗證之責,給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情況。上述專業機構應就其負有責任的部分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零三條????未經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擅自設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或者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的,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和證券交易服務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或者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統一制定的業務規則的,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關閉。
????【釋義】????本條是對未經批準擅自設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或者證券交易服務機構及上述機構違法違紀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第一百五十七條的規定,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為證券交易提供集中的登記、托管與結算服務,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設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根據證券投資和證券交易業務的需要,可以設立專業的證券投資咨詢機構、資信評估機構。證券投資咨詢機構、資信評估機構的設立條件、審批程序和業務規則,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這是對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和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的設立及審批的規定。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基本職能是從事證券登記、托管、過戶和資金結算與交收,它是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登記結算業務是保障證券交易連續進行必不可少的環節。專門從事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證券資信評估業務的機構統稱為證券交易服務機構,它們為證券市場參與者提供的專業性咨詢和資信服務是證券市場中的重要活動。
????為了保證證券交易活動中證券保管、清算交割、登記過戶業務的順利進行,防止過度投機,維護證券交易安全和防范交收風險,本法規定對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及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的設立采取了嚴格的審批制。如果未經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批準,擅自設立上述機構,按照本法規定就是一種違法行為,依法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本法還對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職責、業務規則和禁止性行為作了具體規定;對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的業務規則、業務人員的條件、業務人員的禁止性行為以及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的責任等作出了規定。這些規定都是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和證券交易服務機構所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規范。除此之外,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據法律規定統一制定的上述機構的具體業務規則,同樣具有法律效力,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和證券交易服務機構也應當認真遵照執行。如果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和證券交易服務機構違反了本法的有關規定或者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統一制定的業務規則,不能嚴格規范運作,其行為必然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因此也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依法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按照本條的規定,對于未經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擅自設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或者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的行為,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予以取締禁止,沒收擅自設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或者證券交易服務機構所獲取的一切非法所得,依法收歸國有,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于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和證券交易服務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或者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統一制定的業務規則行為,由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沒收由違法行為所獲取的一切非法所得,依法收歸國有,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責令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和證券交易服務機構關閉,強制解散,不得再進行任何證券從業活動,這也是對上述機構最重的一種行政處罰。
????第二百零四條????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證券發行、上市的申請予以核準,或者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設立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或者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的申請予以批準,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本條是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申請予以核準或者批準違法失職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的有關規定,公開發行股票,必須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準。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定條件負責核準股票發行申請。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交易,必須報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準。設立證券公司,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審查批準。設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和證券交易服務機構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上述規定表明,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負有核準股票發行、上市申請的責任,依法負有批準設立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或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申請的責任,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應嚴格依照法定條件對上述申請中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核準或者批準,而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股票發行、上市申請和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設立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或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申請則堅決不予核準和批準。
????鑒于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在對證券市場實施監督管理中肩負著重要職責,必然要求其工作人員兢兢業業、忠于職守、依法辦事,如果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與申請人惡意串通、徇私舞弊,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申請予以核準或批準,或者由于工作疏忽,對審核申請過程中應當發現的不符合法定條件的問題沒有發現,致使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得以核準或批準,都有可能給證券市場造成極壞的影響,給公共利益帶來很大的損失。所以,為保證發行、上市股票的質量,保證證券中介機構的質量,必須嚴肅法紀,對股票發行、上市申請和設立證券中介機構申請中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給予處罰,依法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按照本條的規定,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證券發行、上市的申請予以核準,或者對不符合本法規定條件的設立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或者證券交易服務機構的申請予以批準,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可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違法失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四百零三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零五條????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和發行審核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或者故意刁難有關當事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本條是對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和發行審核委員會的組成人員瀆職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第一百七十條的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必須忠于職守,依法辦事,公正廉潔,不得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牟取不正當的利益。這是對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基本行為規則的明確規定。除此之外,本法還有許多條款對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的職責作了具體規定。根據本法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有關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設發行審核委員會,依法審核股票發行申請。發行審核委員會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專業人員和所聘請的該機構以外的有關專家組成,以投票方式對股票發行申請進行表決,提出審核意見。參與核準股票發行申請的人員不得與發行申請單位有利害關系;不得接受發行申請單位的饋贈;不得持有所核準的發行申請的股票;不得私下與發行申請單位進行接觸。這是對發行審核委員會組成人員職責的規定。
????本條中“徇私舞弊”是指為徇個人私利或者親友私情置國家利益、公共利益于不顧的行為,或者故意違反事實和法律,作出枉法處理和枉法決定的行為,比如說知悉證券交易內幕信息的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買賣所持有的證券或者泄露該信息或者建議他人買賣證券的行為;參與核準股票發行申請的發行審核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對不符合法定條件的股票發行申請予以核準的行為等等。本條中“玩忽職守”是指不履行法律所規定的職責或者不認真、不正確或者放棄履行職責,致使國家利益、公共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比如說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工作馬虎草率,極端不負責任,將知悉的有關單位和個人的商業秘密泄露的行為;發行審核委員會的組成人員放棄職守,對自己應當負責的審核工作不提出意見的行為等等。至于本條中“故意刁難有關當事人的”,則是指對應當履行的職責拒不履行,故意推倭、拖拉,設置障礙,致使當事人利益受到損失的行為,比如說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和發行審核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股票發行申請故意刁難不予批準的行為等。
????按照本條的規定,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和發行審核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或者故意刁難有關當事人的,根據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留用察看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上述人員不履行本法規定的職責,徇私舞弊、玩忽職守或者故意刁難有關當事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對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對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這里的“情節特別嚴重”,主要是指造成的經濟損失數額特別巨大或者造成特別嚴重的政治、社會影響。對于因徇私舞弊犯罪所給予刑事處罰比因玩忽職守犯罪更重,主要是考慮這種行為是從個人利益出發,置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于不顧,所以主觀惡性要比玩忽職守更大,因此規定了較重的處罰。“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是指除上述的一般規定外,對于刑法另有特別規定的,一般適用特別規定,而不按上述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零六條????違反本法規定,發行、承銷公司債券的,由國務院授權的部門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二百零二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釋義】????本條是對違反本法規定發行、承銷公司債券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根據本法關于證券發行的有關規定,發行公司債券,必須依照《公司法》規定的條件,報經國務院授權的部門審批。發行人必須向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提交《公司法》規定的申請文件和國務院授權的部門規定的有關文件。發行人向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提交的公司債券發行申請文件必須真實、準確、完整。為公司債券發行出具有關文件的專業機構和人員,必須嚴格履行法定職責,保證其所出具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證券公司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承銷發行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公司債券。證券公司承銷公司債券,應當對公開發行募集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進行核查,發現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不得進行銷售活動;已經銷售的,必須立即停止銷售活動,并采取糾正措施。上述規定表明,我國對公司債券的發行采取嚴格的審批制,發行人、承銷的證券公司、為公司債券發行出具有關文件的專業機構和人員必須認真履行各自的法定職責,任何違反上述規定的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目前,我國公司債券的管理主要是由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負責,發行公司債券必須經過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商中國人民銀行審批,所以本法所稱“國務院授權的部門”現階段就是指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和中國人民銀行。由于公司債券的還款來源是公司的經營利潤,而任何一家公司的未來經營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公司債券持有人承擔著損失利息甚至本金的風險。正因為如此,與其他債券相比,公司債券的風險性較大,加強對公司債券的管理非常重要,把好公司債券的發行關十分關鍵,同時對擅自發行公司債券或者制作虛假發行文件發行公司債券的行為,證券公司承銷或者代理買賣未經審批擅自發行公司債券的行為以及為公司債券發行出具有關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行為給予嚴厲的處罰,也是規范發行公司債券行為,防范金融風險、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和證券市場正常秩序所必需的。
????按照本條的規定,對違反本法規定,發行公司債券的行為,由國務院授權的部門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五條的規定予以處罰,責令停止發行,退還所募資金和加算銀行同期存款利息,并處以非法所募資金金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違反本法規定,承銷公司債券的行為,由國務院授權的部門依照本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定予以處罰,予以取締,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警告,并處以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違反本法規定,為公司債券的發行出具有關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的行為,由國務院授權的部門依照本法第二百零二條的規定予以處罰,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并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該機構停業,吊銷直接責任人員的資格證書。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百零七條????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釋義】????本條是對違反本法規定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優先原則的規定。
????為了嚴格規范證券的發行和交易,制裁擾亂證券市場的違法活動,懲處違反證券管理的行為,本章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分別作出了行政處分、刑事處罰和承擔民事責任的規定。我們知道,證券法律制度是維系投資者信心和證券市場秩序與安全的關鍵,也是證券市場健康發展與實現市場效率的靈魂,而法律責任則是一切制度得以實現的根本保證。行政、刑事與民事責任是證券法律制度的基本責任形式。行政處罰是對尚未構成犯罪的違法行為所給予的經濟性質和非經濟性質的制裁,從而實現規范市場行為和維護市場秩序的目的,本條規定中的繳納罰款即屬于一種行政處罰;刑事處罰是以國家名義強制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財產、生命或者其他權利的一種最嚴厲的處罰,本條規定中的繳納罰金就是一種刑罰方法;至于承擔民事責任,則是民事違法行為人以自己的財產或行為使違法行為的受害者得到必要的補償,以消除違法行為的后果,本條規定中的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是一種最主要、最基本的承擔民事責任方式。
????在現實生活中,行為人實施的一種違法行為可能同時違反了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法律規定,產生了幾種不同的法律后果,因而要承擔幾種不同的法律責任。例如,當行為人實施的某一種違法行為同時違反了民事法律和行政法律的規定時,就引起了兩種不同的法律后果,違法行為人即要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承擔行政責任。比如說證券公司違背客戶的委托買賣證券、辦理交易事項,給客戶造成損失的,既是一種民事違約行為,損害了投資者利益,依法應承擔賠償責任,又是一種違法違規行為,干擾了正常的交易秩序,依法要給予罰款的行政處罰。因此,本法對證券公司的上述違法行為所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就是既規定了行政處罰,又要求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再比如說為證券的發行、上市或者證券交易活動出具審計報告、資產評估報告或者法律意見書等文件的專業機構,就其所應負責的內容弄虛作假的行為,本法規定造成損失的,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又是同一種違法行為既要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承擔刑事責任的典型例子。
????根據法律基本原理,一種違法行為觸犯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法律規定,就要承擔不同性質的法律責任,不能因為承擔了民事責任,就不給予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也不能因為給予了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就由此免除民事責任。所以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除要依法承擔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外,負有民事責任的,還要承擔民事責任,也就是說,如果一種違法行為應當繳納罰款、罰金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而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怎么辦呢?本條的規定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而確立的一項法律原則。按照本條的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和繳納罰款、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同時支付時,先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而后再繳納罰款、罰金。這就充分的說明本法是將投資者利益的保護放在第一位的,也表明了國家對投資者的負責態度,投資者由此獲得安全感和投資信心,證券市場才能得到長久發展。
????第二百零八條????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拒絕、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罰。
????【釋義】????本條是對拒絕、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行為應承擔法律責任的規定。
????我國證券市場作為一個新興市場,還存在不少問題,還很不成熟。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市場風險,推動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加強國家對證券市場發展的監管,監督和引導市場主體依法行事,實現市場的規范化。為此,本法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證券市場實行監督管理,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同時,還對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檢查與調查職權等作出了具體規定。為了保證能夠切實履行這些職責,本法對被監管單位和個人也作了相應的義務性規定。根據本法第一百七十一條的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履行職責,被檢查、調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如實提供有關文件和資料,不得拒絕、阻礙和隱瞞。對于違反這一規定,拒絕、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的,按照本條的規定,依法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條對應當追究法律責任的規定,包括兩種法律責任,一種是追究刑事責任;另一種是追究行政責任。
????對于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這里的“暴力”,是指對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的身體實施打擊或者強制,如捆綁、毆打、傷害等;“威脅”是指以殺害、傷害、毀壞財產、損害名譽等相威脅,使其放棄執行自己的職務。構成本罪,行為人必須是采取暴力、威脅的方法,如果行為人沒有實施暴力、威脅的阻礙行為,只是吵鬧、謾罵、不服管理等,則不構成犯罪,可以依法給予治安處罰。“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是指以暴力、威脅方法阻撓、妨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照法律規定行使監督檢查職權,致使依法履行職責的活動無法正常進行。
????對于拒絕、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罰。這就是說如果行為人沒有使用暴力、威脅方法,而是使用暴力、威脅方法以外的其他方法,比如糾纏、躲避、軟磨硬泡等方法,拒絕、阻礙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雖然不構成犯罪,但是也影響了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應追究行政責任,給予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的行政處罰。
????第二百零九條????依照本法對證券發行、交易違法行為沒收的違法所得和罰款,全部上繳國庫。
????【釋義】????本條是對依法沒收的違法所得和罰款全部上繳國庫的規定。
????行政處罰是國家法律責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和維護社會秩序、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手段之一。依照本法的規定,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應當對證券發行、交易過程中的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其中沒收違法所得和罰款就是大量使用的行政處罰手段。沒收違法所得、罰款都屬于財產罰。沒收違法所得是對違法行為人非法占有的財產的剝奪;罰款則是對違法行為人合法財產的剝奪,兩者的共同表現是通過使被處罰的當事人的財產權利和利益受到損害,來達到制裁違法行為的目的。
????那么,依法沒收的違法所得和罰款應如何處理呢?《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明確規定: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非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這就清楚地表明依法沒收的違法所得和罰款必須全部上繳國庫,收歸國有。同時,《行政處罰法》在法律責任一章中規定,財政部門違反本法規定向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或者拍賣款項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還規定,行政機關將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財物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的,由財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予以追繳,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本條規定的目的同樣在于防止上述問題的發生,促進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行使監督管理職責,更好地保護證券市場參與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百一十條????當事人對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復議,或者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釋義】????本條是對當事人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的法律救濟規定。
????當事人受到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部門的處罰決定后,應當認真執行。但是,如果當事人認為該處罰決定與事實不符或者適用法律、法規不當,發生行政爭議時怎么辦呢?本條的規定就是對被處罰人的法律救濟條款,它為解決行政爭議提供了兩種方式。按照本條的規定,當事人對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處罰決定不服的,既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是指受到行政處罰的當事人因不服行政機關的處罰決定,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在一定期限內,依法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對原處罰決定進行審查并重新處理的申請,接受申請的行政復議機關根據提出的申請,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對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適當性進行復查,在規定的時限內重新作出維持、變更或者撤銷原處罰決定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申請行政復議應當符合下列條件:申請人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直接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申請人;有具體的復議請求和事實根據;屬于申請復議范圍;屬于受理復議機關管轄;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應當在知道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15日內提出。復議機關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書之日起10日內,對是否受理申請作出決定并通知申請人。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復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復議決定。復議決定一經送達即發生法律效力。除法律規定終局的復議外,申請人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行政訴訟是指受到行政處罰的當事人因不服行政機關的處罰決定,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其合法權益,在一定期限內,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由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并作出裁判的行為。提起行政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公司、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并審查后,應當在7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根據上述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基本制度的規定和本條的規定,當事人對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處罰決定不服的,可在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申請行政復議;也可在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3個月內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復議和訴訟期間,處罰決定不停止執行。這樣規定,一方面便于當事人行使自己的權利,如果發生因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或者國務院授權的部門認定事實不清或者適用法律不當,使當事人受到不應有的處罰時能得到及時的糾正和補救,可以有效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同時對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國務院授權的部門也是一種監督和制約。另一方面又體現了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國務院授權的部門處罰決定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保證它們能夠依法履行職責,及時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石開

石開

執業證號:

13301201610203331

浙江富奧律師事務所

簡介:

石開律師,浙江富奧律師事務所婚姻家事部主任、公司業務部副主任律師,浙江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企業管理型律師的倡導者。石開律師工作20年,曾服務于東方通信、浙大中控、浙江中大集團、迪凱投資、美國道威等等系列公司,歷任銷售、公司運營、投資和法務等系列崗位,對企業現狀有著更深入的體會,擅于結合企業需求提供更切實可行的法律解決方案。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石開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法

2018-12-29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一號

2013-03-1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6修正)

1986-12-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93修正)

1993-02-22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5-08-29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突尼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0-2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1970-01-01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2-07-01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推薦法官的獨立委員會的決定

1999-04-10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2003-03-1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懲治走私、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的犯罪分子的決定

1990-12-28

城市綠化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2016修訂)

2016-02-06

放射性藥品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

烈士褒揚條例(2019第二次修訂)

2019-08-01

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專利代理條例(2018修訂)

2018-11-06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

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11-27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建立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

1970-01-01

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970-01-01

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

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2012修訂)

2012-11-30

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

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

國務院關于促進紅十字事業發展的意見

2012-07-10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9-17
法律法規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漾濞| 卢龙县| 启东市| 潢川县| 电白县| 伊通| 华安县| 文昌市| 察雅县| 普定县| 杭锦旗| 昭觉县| 抚顺市| 太保市| 永年县| 新田县| 临夏市| 龙山县| 三穗县| 天门市| 隆德县| 鄂托克旗| 慈利县| 名山县| 金平| 宁海县| 章丘市| 义乌市| 朝阳县| 达孜县| 湘潭市| 微山县| 高青县| 民丰县| 曲阳县| 瑞丽市| 商洛市| 沭阳县| 吴川市| 乐昌市|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