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條 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
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擴大排污口,應當經過有管轄權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同意,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該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審批。
【釋義】 本條是對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和關于其他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制度的規定。
一、河道或湖泊內任意設置排污口已經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一是嚴重影響了水質。以長江流域為例,上海、南京、武漢、重慶、攀枝花5個城市長江干流污水排放量46億噸/年,占干流主要城市排放總量的70%以上。絕大部分污水經由約180個入河排污口直接入江,80%以上未達到排放標準,在干流近岸形成了約400公里的污染帶。不僅影響了沿岸城市的生活、生產用水安全,也對水生生物形成了威脅。同時,排污口的布局也不盡合理,許多沿河城市的取水口與排污口犬牙交錯,嚴重影響了取水水質。二是危及堤防安全,影響行洪。《河道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在具體實施中顯得力度不夠。因此,加強對入河排污口設置的審查以及加強對入河排污口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為了與《水污染防治法》的有關規定相銜接,全國人大常委會在《水法》修訂過程中根據有的常委、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和有的地方、部門的意見,作出了本條規定。
二、本條規定在實施中應當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機構在對排污口的設置進行審查時,應當重點根據水資源管理及保護、堤防及防洪安全、取水許可及水功能區劃的要求等進行審查,提出同意與否的意見。二是對于屬于建設項目的排污口,還應當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規定,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履行相關的審批手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十一屆)第九號
2009-04-24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1990-04-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批準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的建議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2001-08-31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糧食流通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土地調查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3-12-11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2012修訂)
2012-01-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3年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2-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自然災害救助條例
2010-07-08國務院關于200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01-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促進擴大內需鼓勵汽車家電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6-0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9-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成員的函
200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