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核準或者變更的裁定后,應當在作出裁定之日起七日內將裁定書送交外交部,并同時送達被請求引渡人。
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或者作出不引渡裁定的,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
【釋義】 本條是關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或者變更的裁定書應當于七日內送交外交部和被請求引渡人,以及對核準或者作出不引渡裁定的被請求引渡人應當立即解除強制措施的規定。本條共分兩款。
第一款是關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或者變更的裁定書,應當在作出裁定之日起七日內送交外交部和被請求引渡人的規定。本款也是關于最高人民法院向外交部、被請求引渡人送達裁定書的期限的規定。根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復核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應當對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予以核準;認為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不符合本法和引渡條約規定的,可以裁定撤銷,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查,也可以直接作出變更的裁定。無論最高人民法院是核準還是變更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也無論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或核準的是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還是不引渡裁定,根據本款的規定,都要在其作出裁定之日起七日內將裁定書送交外交部,以便外交部按本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分別不同情況通知請求國或者報送國務院。同時,最高人民法院還要在七日內將裁定書送達被請求引渡人。
本條第二款是關于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或者作出不引渡裁定的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的規定。根據本法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進行復核后作出的裁定,是司法審查的最終局的裁定。司法審查決定不引渡的情況有兩種:一是最高人民法院核準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不引渡的裁定;二是最高人民法院對于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符合引渡條件的裁定予以變更,直接作出不引渡的裁定。其作出的不引渡的裁定是引渡程序的最終決定。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包括引渡拘留、引渡逮捕、引渡監視居住,這些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對被請求引渡人根據不同情況采取強制措施是為了及時有效地控制被請求引渡人,以保證引渡的正常進行。如果最高人民法院核準或者作出不引渡裁定,應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一般來說是由最高人民法院通知公安部,公安部通知下級具體執行強制措施的公安機關解除對被請求引渡人采取的強制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2007-03-16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
1970-01-0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0-03-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1-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02-25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人選的產生辦法
1999-01-1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二)
2001-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2004第二次修正)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護士條例(2020修正)
2020-03-27宗教事務條例(2017修訂)
2017-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
2014-03-03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部門關于加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保護意見的通知
2012-07-19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6-28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關于第五批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0-07-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的通知
2010-01-11行政學院工作條例
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