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勞動合同法操作實務精解
一、規章制度相關操作實務及應對技巧
1、規章制度制定風險分析與應對措施
規章制度是用人單位的內部“法律”,貫穿于用人單位的整個用工過程,是用人單位行使管理權、合同解除權的重要依據。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解除勞動合同,沒有規章制度,公司的管理將會陷于困境。《勞動合同法》第四條對規章制度以大篇幅進行規定,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從法律規定看,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流程為: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公示告知。
【風險分析】
◆ 不合法的規章制度,在仲裁或訴訟中不能作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的規定,規章制度必須符合“民主程序制定”、“合法”,“公示”三個條件,才可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 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條規定,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應對措施】
◆全面修訂規章制度:勞動合同法在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因此,我們必須全面修訂公司的規章制度,在勞動合同法的框架下制作出符合本公司利益的規章制度。切記: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條款要全部進行修訂,如果在2008年1月1日后還在使用老版本的制度,將給用人單位帶來很大的風險,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合同,用人單位需支付經濟補償,這和以往的法律相比對規章制度的合法性要求嚴格了許多。
◆ 勞動合同法施行后,規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履行法定程序。流程為: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公示告知。因此,考慮組建職工代表大會、工會。并保留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協商的書面證據。
2、規章制度的公示方法
◆ 規章制度公示的重要性
規章制度是否向勞動者公示可直接決定用人單位在勞動爭議案件中的勝敗,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及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規章制度只有向勞動者公示才對勞動者產生約束力。司法實踐中勞動者往往以其不知道規章制度的內容為由主張規章制度未公示,用人單位也往往無法提供已經公示的證據,很多企業本應該勝訴的案件最終敗訴問題往往就出在這里,員工的違紀行為本已經達到了規章制度中規定的解除勞動合同條件,但是員工稱不知道有這個制度,公司也無法證明曾向員工公示的證據,最終導致案件敗訴。規章制度如何公示才更有利于今后在仲裁庭或法庭舉證?
◆ 規章制度公示方法
1)員工手冊發放(要有員工簽領確認);
2)內部培訓法(注意一定要包括:培訓時間、地點、參會人員、培訓內容、與會人員簽到);
3)勞動合同約定法;
4)考試法(開卷或閉卷);
5)傳閱法;
6)入職登記表聲明條款;
7)意見征詢法;
盡量避免如下公示方法:
1)網站公布(舉證困難);
2)電子郵件告知(舉證困難);
3)公告欄,宣傳欄張貼(舉證困難)。
二、勞動者入職管理操作實務及應對技巧
1、入職審查的導入和適用
實踐中用人單位招聘過程的簡單化、形式化,不注重入職審查,加上勞動合同法對雙重勞動關系的間接承認,輕視入職審查將對用人單位用工帶來很大風險。《勞動合同法》第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第二十六條規定,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第九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風險分析】
◆ 如不進行入職審查,勞動者以欺詐手段入職的,可導致勞動合同無效;
◆ 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應對措施】
◆ 招用勞動者時,要求其提供與前單位的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保留原件。如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要求其原單位出具同意該員工入職的書面證明。
◆ 核實勞動者的個人資料的真實性,比如學歷證明、從業經歷,要求勞動者承諾未承擔競業限制義務,并向原單位進行核實,以免發生不可預測的訴訟風險。
2、關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告知義務的新規定以及對勞動合同效力的影響
◆ 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告知義務(知情權)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我們注意到這里企業的告知內容是比較廣泛的,基本上涵蓋了勞動關系的全部內容,而勞動者的告知義務相對少很多,只限于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實踐中不外乎就是年齡、家庭住址、教育背景、學歷、工作經歷、是否與前單位解除合同等,而對于與勞動合同沒有直接關系的情況,勞動者可以不回答。
【風險分析】
告知義務對合同效力也會產生影響,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作出錯誤的判斷而簽訂勞動合同,可認定為欺詐,因欺詐手段而訂立的勞動合同可認定為無效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草案和草案二審稿都只規定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的勞動合同無效,排除了勞動者以欺詐手段訂立合同也應當認定為無效,當時就引起了很多企業的反對,同樣是欺詐,企業欺詐合同就無效,員工欺詐合同卻有效,這是哪門子道理?實踐中恰恰相反,訂立勞動合同過程中往往是勞動者使用欺詐手段的居多,比如提供虛假文憑、編造工作經歷、隱瞞與前單位仍存在勞動關系的事實等等,所以,立法機關在三審稿后就對該條款進行了修訂,刪除了“用人單位”四個字,讓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享受“同等待遇”。
【應對措施】
◆ 入職登記表中聲明:公司已經告知本人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其他情況,簽名確認。
◆ 勞動合同中聲明。
◆ 勞動者聲明:本人保證提供的學歷證明、資格證明、工作經歷等資料真實,如有虛假,公司可立即解除勞動合同,并不予經濟補償。
3、禁止要求員工提供擔保、禁止收取“風險抵押金”對用人單位用工管理帶來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 法律的禁止性規定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 對用人單位的影響
用人單位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在招聘員工時,要求重要崗位(如財務人員)、或者是說掌握了用人單位財產的勞動者(如司機)提供擔保或風險抵押金是實踐中的通常做法,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可避免的對企業財產安全帶來一定影響,這令很多企業不安,也是企業最關注的一個問題之一。
◆ 對現有關于禁止擔保、禁止收取風險抵押金規定的分析
(1)關于要求勞動者提供“人保”是否有效
深圳的企業習慣于要求員工提供“深戶擔保”,實際上這種要求勞動者提供“人保”是得不到法律的支持的,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個案例《中國工商銀行哈爾濱市和平支行訴高延民擔保合同糾紛案》中認為此種擔保不符合民法通則和擔保法的規定,以判例的形式宣告了要求勞動者提供人的擔保是無效的。
(2)關于收取“風險抵押金”是否有效
經過對以往勞動部針對該問題的作出的一些規定,以及勞動合同法針對該問題的規定的分析,禁止收取押金似乎也是有例外的,并非不分青紅皂白一律禁止。
勞動合同法第9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一審民商事案件標準
2020-03-20勞動合同變更的注意事項
2020-03-26歸還失物索要報酬違法嗎?
2020-04-09老字號可以作為商標嗎
2020-04-09技術合同的特點
2020-04-10侮辱罪與其他罪的界限
2020-04-13申請醫療過錯鑒定的時效期多長
2020-04-16醫療調解:賠償問題慎解決
2020-04-16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如何處罰
2020-04-20發生醫療事故時,處理流程是什么
2020-04-21你還在因搞不清楚“工傷”而煩惱嗎?
2020-04-26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04-27發生勞動爭議能否直接起訴
2020-04-28子女改姓可以拒絕支付撫養費嗎?
2020-04-28辦理二手房過戶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04-29什么情況下可以更改孩子撫養權?
2020-04-29擅自變更孩子撫養權有什么后果?
2020-04-29淺析我國農村民間借貸法律規制問題
2020-05-05孩子撫養權如何爭取?怎么變更?
2020-04-30婚前財產公證有沒有必要?
2020-04-30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如何賠償
2020-05-01非婚生子女撫養費如何處理?
2020-05-01離婚所涉及的財產一般包括哪些?
2020-05-03離婚以后可以要求女方提高撫養費嗎?
2020-05-03刑事案件訴訟拘留一般多長時間
2020-05-04賣房遇上拖欠尾款怎么辦?
2020-05-04違章建筑拆遷會有補償嗎?
2020-05-04辦理離婚協議公證要什么材料?程序怎么走?
2020-05-05夫妻離婚收集證據時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2020-05-05產假能有工資嗎?
2020-05-07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哪些情況不用賠償?
2020-05-07夫妻結婚后房屋贈與算不算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8離婚前如何預防對方轉移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10構成侵犯通信自由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5-11拒絕招收女職工違法嗎?
2020-05-11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多少
2020-05-11環境犯罪是夠應追究人的責任?
2020-05-12重婚罪的認定和界限
2020-05-12房產抵押貸款方式有幾種?利息如何計算?
2020-05-12申請勞動爭議仲裁要多少錢和程序怎么走?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