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 事 判 決 書
(2003)佛中法民二終字第290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南海市新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稱新源公司),住所地佛山市南海區桂城東約新村七巷56號。
法定代表人關娣祥,董事長。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南海市南莊鎮潤輝潤滑油有限公司(下稱潤輝公司),住所地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龍津公路中段。
法定代表人梁遇登。
訴訟代理人梁虹、楊云,均系廣東南天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南海市吉利露斯陶瓷有限公司(下稱露斯公司),住所地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吉利工業區。
法定代表人關藝流。
上訴人新源公司因票據追索權糾紛一案,不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2002)南民二初字第2881-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3年4月7日受理后,于2003年5月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新源公司的訴訟代理人黃崇山,被上訴人潤輝公司的訴訟代理人梁虹、楊云到庭參加訴訟。原審被告露斯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查明:2002年6月24日,露斯公司向新源公司出具票面金額為439020元的廣東發展銀行支票一張,收款人為新源公司,付款期限為10天。 2002年6月27日,新源公司將該支票背書轉讓給潤輝公司。同年7月1日,潤輝公司持該支票到銀行辦理進帳時,因該銀行帳戶透支而不能兌現。潤輝公司向新源公司追收欠款無果,遂于2002年11月27日向原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新源公司及露斯公司支付票據金額439020元及利息,上述兩公司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并承擔訴訟費。
另查:2002年6月2日潤輝公司供應燃料油予新源公司,新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關娣祥電話委托鄧家明提貨及運輸,并由鄧家明一并聯系了曾泳年、張寧參與運輸,三名司機均以新源公司的名義,分十一次共提取了180.34噸燃料油,且在十一張送貨清單上簽收貨物。
案經原審法院審理認為:從本案所涉及支票的票面情況看,露斯公司是出票人,新源公司是第一手收款人。新源公司在支票后的背書欄通過背書將支票權利轉讓給潤輝公司。上述出票、背書行為及票據本身均符合法律規定,該支票是有效票據。這時,潤輝公司成為持票人即票據債權人,新源公司和露斯公司成為票據共同債務人,承擔保證票款支付的連帶責任。由于露斯公司的銀行支票帳戶透支無法兌現票款,故露斯公司應承擔付款責任。新源公司作為背書人應承擔保證其后手所持票據得到付款的責任。潤輝公司的利息請求亦予以支持。新源公司稱不應承擔付款責任的主張無證據證實且不符合法律規定,故不予支持。露斯公司經原審法院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依法可以缺席判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第三十七條、第六十八條、第九十條第一款、第九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四條第一、二款的規定,作出判決:一、露斯公司應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支付票據款項439020元及以欠款從2002年7月4日起至判決確定之還款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一年期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予潤輝公司。二、新源公司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案件受理費9231元,財產保全費2760元,合共11991元,由露斯公司承擔,新源公司對訴訟費負連帶責任。
上訴人新源公司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對上訴人新源公司與被上訴人潤輝公司之間是否存在真實的交易關系未進行任何調查,就直接根據本案票據的記載進行判決,這是錯誤的。在本案中,上訴人新源公司以其與被上訴人潤輝公司之間不存在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為由進行抗辯不須承擔舉證責任,而被上訴人潤輝公司作為持票人,對于上訴人新源公司的抗辯則依法應承擔舉證責任。但被上訴人潤輝公司對此卻未能證明其與上訴人新源公司之間存在真實的交易關系的債權債務關系,不能證實其已經履行了約定義務,因此,被上訴人潤輝公司應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被上訴人潤輝公司對上訴人新源公司的訴訟請求。
上訴人新源公司對其陳述事實提供新的證據有: 證據1、露斯公司出具的證明一份,證明內容為其經中介方新源公司介紹向潤輝公司購買工業燃油一批,貨款總值(含中介費)439020元,其于2002年6 月24日開出金額為439020元的發展銀行支票,委托新源公司轉交潤輝公司,因透支未能兌現;證據2、復印件一份,是從露斯公司的財務賬冊中復印所得,結合出納陸結玲的說明予以證明是露斯公司與潤輝公司之間存在真實的交易關系,是露斯公司欠潤輝公司的貨款,與新源公司無關;證據3、調查筆錄一份,證明露斯公司與潤輝公司之間存在真實交易關系,而新源公司只是露斯公司與潤輝公司之間的中介人;證據4、欠據一份,證明潤輝公司欠新源公司的中介費 45596.80元,該欠據是潤輝公司收取439020元支票時,由其法定代表人親筆所寫,證明雙方不存在真實的交易關系;證據5、關樂潤、鄧家明、曾泳年出具的證明各一份。關樂潤的證明內容為:我原是露斯公司的廠長,2002年5月底新源公司關娣祥到我廠說潤輝公司有一批工業油,問我是否可用,當時我看后認為可以使用,就談好價格每噸為2250元,并要200噸送到我廠。2002年6月1日,新源公司的關娣祥通知我明天有油到廠,我即通知地磅及油庫工人做好接卸工作,6月下旬關娣祥拿地磅單到我廠對數,經核算共195.12噸,合計金額為439020元,后我叫財務人員開具一張沒有寫抬頭金額為 439020元的支票交給關娣祥,叫他轉交給潤輝公司。鄧家明的證明內容為:我是粵YH0140貨車的車主,做運油生意。2002年6月1日新源公司關娣祥打電話問我6月2日是否有空,幫潤輝公司梁遇登從張槎運一批油去南莊,我答應后并通知曾泳年、張寧跟我一起去。6月2日早上,我們三人到張槎地磅處,找到梁遇登,然后帶我們去裝油,油裝好過磅后,叫我們在送貨單上簽名,我簽名后把油運到露斯公司。因梁遇登曾說過貨送到露斯公司后將地磅單交回給他,如果不見其就交給關娣祥,過了數天,我就交給關娣祥。曾泳年的證明內容大致與鄧家明所證明的內容一致。新源公司出具三份證明均證明露斯公司向潤輝公司購買燃料,新源公司只是作為其雙方的中介人,并由三證人出庭對各自出具的證言予以確認。
被上訴人潤輝公司口頭答辯稱: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依法維持原判。
被上訴人潤輝公司為其辯解提供新的證據有證據1、送貨清單十一張,證明2002年6月2日新源公司用0140、36936、38649三輛車分11次到潤輝公司提取了共計凈重為180.34噸燃料油,并由三輛司機鄧家明、曾泳年、張寧簽收了送貨清單;證據2、中國工商銀行進帳單及廣東增值稅專用發票各兩張,證明2002年4月10日及同年5月14日,新源公司分別通過銀行轉帳方式向潤輝公司支付貨款27930元及27948元,2002年4月15日及同年5月14日潤輝公司分別向出具了相應價款的廣東專用發票予新源公司,兩公司之間一直以來存在交易關系,新源公司稱從無交易關系根本不是事實;證據3、廣東省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佛中法民二終字第171號民事判決書一份,證明法院在審理的另一案與本案類似的票據付款糾紛案件中,法院以持票人持有合法票據,行使票據權利為由要求債務人承擔票據義務,該判決支持了票據的無因性,該案的有關事實與本案類似,請求法院予以參考。
經對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進行質證,潤輝公司對新源公司提供的證據認為,新源公司提供的證據1恰恰證明了本案雙方存在著真實的交易關系,證明人是露斯公司,而提供證據的卻是新源公司雙方可能存在串通的現象,對證據的真實性有異議,且根據有關規定,對于證明的事實,若證明人未能出庭作證,該證明依法不具有證明效力,因此,新源公司提供的證明不能證明本案的事實;對證據2的真實性潤輝公司有異議,認為該證據反映的內容不是本案的事實,該證據僅是一張紙條的復印件,且該證據由露斯公司出具,沒有潤輝公司的確認,且證明人又是本案的第一被告,可以與新源公司串通而制作,不具有證明效力;對證據3的真實性潤輝公司有異議,認為證據不是反映本案的事實,調查人是本案新源公司的一審代理人,該調查筆錄沒有證明效力,且是由新源公司向露斯公司之間所進行的調查,不具有法律效力。潤輝公司對證據4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對證明內容有異議,認為欠據注明的是貨款,而不是中介費,因兩公司經營業務相同,兩公司之間發生業務關系是正常的,但該欠據與本案沒有存在關聯性。對證據5關樂潤所作的證詞認為,因關樂潤原是露斯公司的廠長,其與露斯公司有利害關系;對鄧家明證詞中“幫潤輝公司梁遇登從張槎運一批油去南莊”的證詞有異議,因于2002年6月2日其中的兩份送貨單是由鄧家明簽收的;對曾泳年的證詞沒有異議。鄧家明、曾泳年對其于 2002年6月2日簽收的送貨單均予以確認,鄧家明并承認由其聯系曾泳年、張寧該日的運油事宜。新源公司對潤輝公司提供的證據1的真實性不予確認,因送貨單簽收的人員不是其員工,亦沒有送貨單上記載車牌號碼的車輛;對證據2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對潤輝公司予以證明的事實有異議,進賬單及發票證實新源公司曾向潤輝公司購買燃料油,但該油款已結算完畢,與本案爭議的支票是沒有任何關系,屬于另一個法律關系,潤輝公司提供該證據予以證明新源公司與潤輝公司存在真實的交易關系是錯誤的,針對該支票而言,新源公司與潤輝公司沒有發生真實的交易關系;新源公司對證據3的真實性沒有異議,認為該判決的內容簡單,我國不實行判例制度,且與本案沒有關聯性。本院認為:新源公司提供的證據1、2、3,均是由本案的債務人露斯公司出具的證明或有關賬冊的內容,露斯公司是本案的被告,其在一、二審均不出庭參加訴訟,證人又不到庭作證,故對新源公司提供的證據1、2、3不予認定;至于新源公司提供的證據4,該證據記載的內容是貨款,故該證據不能證明新源公司所要證明的中介費,對證據4本院不予認定。對于證據5,證人證明了新源公司聯系露斯公司買貨,再聯系司機提貨、運貨至露斯公司的全過程,該證詞與鄧家明、曾泳年、張寧以新源公司名義簽收的送貨單并不矛盾,且相吻合,對新源公司提供的證據5予以采納。對潤輝公司提供的證據1,雖然新源公司不予確認,但證人鄧家明、曾泳年在庭審中對其在送貨單上的簽名予以確認,并由證人鄧家明承認張寧當日參與運油是由其聯系的事實,鄧家明、曾泳年在庭審中的陳述與潤輝公司提供的證據1能相互印證,本院予以確認;潤輝公司提供的證據2、3均與本案沒有關聯性,不能作為本案認定事實的依據。
根據上述當事人確認的證據、事實以及對當事人爭議的證據的認證,本院因此確認了本院以上查明的事實。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潤輝公司因上訴人新源公司背書轉讓的支票無法兌現向法院主張權利,請求支票的出票人露斯公司及支票的背書轉讓人新源公司支付票據金額及利息。上訴人新源公司以被上訴人潤輝公司的起訴未能提供其與上訴人新源公司存在真實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為理由提出上訴。依據本案的事實,潤輝公司確實已經履行了交貨義務,且該貨物均由鄧家明、曾泳年、張寧以新源公司的名義簽收,故新源公司與潤輝公司存在著真實的交易關系,上訴人提出的上訴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處理正確,應予維持。
綜上所述,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9231元,由南海市新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溫 萬 民
審 判 員 張 秀 麗
代理審判員 夏 新 洪
二○○三年十月十六日
書 記 員 梁 碧 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新鑒定申請書(樣式一)
2020-10-14認可和解協議裁定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一)
2020-10-14高級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根據授權核準死刑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最高人民法院復核死刑改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撤銷緩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同意或者不同意移送管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情況報告(死刑案件用)
2020-10-14合議庭評議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延期審理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出庭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勘驗/檢查筆錄
2020-10-14退還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立案理由說明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