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東民一終字第12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東勝,男,(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廣饒縣西劉橋鄉水利站。住所:山東省廣饒縣西劉橋鄉政府駐地。
法定代表人武貽和,該站站長。
委托代理人聶士善,山東廣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張東勝為與被上訴人廣饒縣西劉橋鄉水利站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山東省廣饒縣人民法院(2005)廣民一初字第194號民事判決,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張東勝、被上訴人廣饒縣西劉橋鄉水利站的委托代理人聶士善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原告的父親張文選自1971年 3月至1983年12月在西劉橋鄉東楊家村歷任村會計、村支部書記等職務。1984年1月至1992年9月在西劉橋鄉東楊家村舊淄河閘看門至河閘拆除,從此之后沒有在水利站工作。1994年,西劉橋鄉黨委、政府依據廣饒縣委、縣政府(1990)46號文件精神結合該鄉的實際情況和張文選的條件,于1994 年1月1日為其辦理了農村基層干部退休手續,每年從西劉橋鄉農村合作組織經營管理服務站領取退休補助金400元,資金來源鄉統籌、村提留。2003年7月 18日張文選因患肝癌去世。原告無證據證實其父張文選生前與鄉水利站發生勞動爭議,庭審中原告自認其父張文選生前沒有向水利站主張過相關權利,也沒有證據證實留下這方面的遺囑。
西劉橋鄉水利站屬西劉橋鄉政府事業單位,1994年9月該水利站領取法人營業執照。
2005年1月28日,廣饒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原告之申訴已超過60日為由,對張東勝的申訴不予受理。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其父張文選生前的補償金、賠償金、安家費、補交養老保險等均屬于《勞動法》實施之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時所享有的勞保待遇及解除勞動關系后應得的各種經濟補償等問題,而原告父親生前在鄉水利站工作時間為1984年至1992年期間,根據《勞動法》不溯及既往的精神,其父張文選不享有其請求的各種勞保待遇和補償金等權利,況且原告無證據證明其父生前被鄉水利站臨時聘用期間主張過權利或雙方存在爭議,也沒有證據證明其父在2003年去世時留有遺囑,由其繼承人行使其相關權利,故原告的請求于法無據,不予支持。據此判決:駁回張東勝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91元,由原告張東勝負擔。
張東勝上訴稱,l、上訴人之父從1985年初到1993年底任鄉水利站的揚水站站長,回家后,沒有給補償金。當時水利站站長說以后再給,雖討要多次,但至今未給,現上訴人依照勞動法、民事訴訟法中的相關規定起訴。2、張文選從1961年至1984年底在村里工作,從1985年初至1993年底在水利站工作,原判認定事實錯誤。3、上訴人之父生前曾多次找到水利站的領導主張相關權利,但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因當時雙方關系較好,沒有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一審法院認為上訴人之父沒有留下這方面的書面遺囑,就不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是錯誤的,也不符合法律規定。根據訴訟主體資格轉移的民法理論,上訴人作為張文選的繼承人完全可以繼續行使訴權,完全有權作為訴訟主體起訴。4、原判適用法律錯誤。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一切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廣饒縣西劉橋鄉水利站作如下答辯:一、一審認定事實清楚。上訴人提供的證據只能證明西劉橋鄉黨委、政府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西劉橋鄉的實際情況和張文選的工作年限條件為其辦理了農村基層干部退休手續,而不能證明其與被上訴人存在勞動關系,上訴人的請求沒有事實基礎。二、原判適用法律正確。1、上訴人主體不適格。作為勞動爭議案,訴訟參加人必須是存在勞動關系的雙方,在本案中有權提出訴求的只能是張文選,而非張東勝。張文選因病去逝,他并沒有委托或留下遺囑讓張東勝代為起訴,所以張東勝不能作為原告。并且勞動者的社會保障待遇不屬于遺產范圍,不能繼承。張東勝作為原告系訴訟主體錯誤。2、上訴人依據現行《勞動法》的規定主張《勞動法》頒布之前的權利,于法不當,于法無據。“不溯及既往”是民法的基本原則。1992年9月份以后張文選與被上訴人之間已不存在任何關系,而《勞動法》是1995年1月1 日才開始施行的,上訴人的要求于法無據。3、廣饒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決定書充分證明上訴人的請求已超出仲裁時效,一審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完全符合《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的規定。綜上所述,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經審理,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認定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張東勝之父張文選生前與西劉橋鄉水利站存在勞動關系,主張補償金、補交社會保障費用等權利依法專屬于張文選個人而不是張文選的繼承人,因為勞動者享有的要求獲得社會保障待遇的權利不屬于我國繼承法規定的遺產范圍,不能夠在自然人之間進行繼承。張東勝無權在其父去世后向西劉橋鄉水利站主張應屬于其父生前的權利。因此,原判對其請求不予支持是正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91元,由上訴人張東勝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潘 霞
審 判 員 紀紅廣
代理審判員 童玉海
二00五年九月二十九日
書 記 員 于 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指令下級或其他同級法院重新確認用)
2020-10-14撤訴狀(法人或其他組織撤回上訴時使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書格式樣本(試行)
2020-10-14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按一審程序再審維持原判用,樣式一)
2020-10-14取保候審決定書
2020-10-14刑事抗訴請求書
2020-10-14辯護律師查閱、摘抄、復制案件訴訟文書、技術性鑒定材料登記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死緩期間故意犯罪一審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合議庭評議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送達原持有人)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
2020-10-14糾正審理違法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不立案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再審該案的人民法院)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沒收保證金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