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电影网一区_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_都市激情亚洲综合_特黄特色欧美大片

姜大海等124人與煙臺鐵姆肯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上訴案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558人看過

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2)魯民一終字第24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姜大海,男,一九四六年三月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二十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于茂祿,男,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二十二號內十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夏宗美,女,一九五三年八月八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建設里十四號內十六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郭艷秋,女,一九五四年九月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興街五號內十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杜淑華,女,一九五三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利通街八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隋保平,女,一九五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順大街八號內十八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朱惠蘭,女,一九五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世昌街十六號內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高玉美,女,一九五七年三月七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文化四巷十六號內十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姜玲,女,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興街五十四號內二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董英華,女,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英洲街八十二號內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于國華,女,一九五五年四月十七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城街十三號內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邢克君,女,一九五八年六月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富饒街十八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萬翠玲,女,一九五三年六月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興街五十二號內十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牛玉華,女,一九五四年三月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竹街十七號內十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金菊,女,一九五五年五月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海陽西街二十二號內十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姜翠云,女,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興街二十號內十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邦祿,男,一九四六年十月二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富堯街十八號內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禮田,男,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長德街三十號內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淑玲,女,一九五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幸福東街四十二號內十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潤生,女,一九五二年十月二十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橋紅果里三十六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林連云,女,一九五三年二月十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海陽街二十一號內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 呂學榮,女,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橋紅果里三十六號內十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永萍,女,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建昌五巷二十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姜仁香,女,一九五四年七月十五日出生,漢族,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橋紅國里三十七號內十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楊汝明,男,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橋紅果里三十八號內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谷祖煥,男,一九四七年八月十五日出生,漢族,原煙合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橋紅果里三十八號內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宋子貞,女,一九五三年五月二十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通伸西巷九甲內十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 田良艷,女,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王,住煙臺市芝罘區中興街十六號內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永園,女,一九五四年一月六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仁里街十八號內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功修,男,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十七號內十八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徐學傳,男,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合市芝罘區白菊街十六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于洪年,男,一九四七年三月二十二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大馬路四十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仁漢,男,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出生,漢族,原姻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該廠宿舍。

  上訴人(原審原告): 宮燕熱,女,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平安街三十五甲內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春玲,女,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大海陽南街十一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惠敏,女,一九五四年十月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大海陽七十一號內十八號內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鄒舒娥,女,一九五六年四月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海陽西街。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濤,男,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惠安五八三號內三號內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楊桂芝,女,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七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梅街二十四號內七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孫愛娜,女,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六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文化二巷十二號內七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陳翠貞,女,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光街九號內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崔五連,女,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二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十八號內十八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邵秀英,女,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六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王,住煙臺市芝罘區同合巷十八號內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福武,男,一九四一年三月十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十八號內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可延,男,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商河街十八號內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侯春雁,女,一九五四年二月十六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南河南崖二十九號內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左殿書,男,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南洪街六十六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世紅,女,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通伸西街十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梅花,女,一九五八年八月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幸福南街二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徐曉芳,女,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上山路四十四號內九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憶軍,女,一九五七年八月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青年路五十六號內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胡玉芳,女,一九五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飪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西山路七十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畢庶娥,女,一九五五年十――月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東風里四十號內六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士祥,男,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四馬路雙合里十一號內十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孔蘇,女,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該廠宿舍。

  上訴人(原審原告):尉軍,女,一九五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北環山里三十三號內十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金榮,女,一九五八年五月六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大海陽路七十一號內十一號內十六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傳文,女,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興街三十四號內九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郭翠玲,女,一九五四年十月十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西山路六十五號內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路丕言:男, 一九四八年八月十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橋紅果里三十八號內八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連守業,男, 一九四八年七月十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青年路四十九號內一百三十六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楊光鑒,男,一九四六年十月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橋紅果里三十八號內六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于錫江,男,一九四七年十月十八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長青街二號內十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車吉林,男,一九四五年七月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萊山區北陳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于彩風,女,一九五五年一月二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橋紅果里三十八號內十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姜日法,男,一九四六年六月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宮家島七十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姜世海,男,一九四六年六月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牟平區孔貞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寶珠,女,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二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友星,女,一九五六年八月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文化路二十七號內二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孫麗君,女,一九五五年十二月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芝罘屯路二十九號丁單元十六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吳德建,男,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長虹街十一號內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洪敏,男,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青年路四十九號內五十六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 張成全,男,一九四六年三月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該廠宿舍一二八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啟貞,女,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該廠宿舍。

  上訴人(原審原告):楊永祥,男,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青年路四十九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占華,女,一九五三年八月二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西盛街十三號內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方振溪,男,一九四八年六月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長德街三十一號內八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康永權,男,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長德街三十號內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唐發明,男,一九四六年五月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民生街四十三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欒應緒,男,一九四四年八月六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牟平區。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少玲,女,一九五二年三月十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二十二號內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勝軍,女,一九五七年九月十七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十七號內十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振琴,女,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八日出生,漢族,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煙臺市芝罘區通伸街三十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許麗娟,女,九五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青年路四十九號內一百三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珠華,九五三年三月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面市街二十四號內九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徐彩玲,女,一九五三年三月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富饒街十九號內七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林和玲,女,一九五四年一月二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奇山東街二十三號內一號內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秀珍,女,一九五四年二月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秋街四號內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戴林娜,女,一九五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

  上訴人(原審原告):孫玉珍,女,一九五八年四月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照街三號內十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李維玲,女,一九五三年四月十七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竹街二十四號內十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艷芳,女,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石路二十一號內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楊君,女,一九五三年八月十四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長德街九號內七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孫美秋,女,一九五七年八月十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明街二十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紀福浩,男,一九四三年六月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長青街一號內九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姜洪滿,男,一九四一年十月十二日出,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長青街一號內十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任芝霞,女,一九五四年六月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毓秀前街十號內六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周玉華,女,一九五五年六月二十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五福胡同六號內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永華,一九五八年三月六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青松街十一號內十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遠德,男,一九四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十八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安志華,女,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長德街十二號內九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俊山,男,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十八號內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 田玉蘭,女,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青華街七十四號內八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楊光叢,男,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七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萊山區朱巷堡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 呂忠愛,男,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五日出生,漢族,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長青街三號內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 門日生,男,一九四八年五月二十七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蓬萊市。

  上訴人(原審原告):姜錫鑒,男,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東興街三十二號內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梅錫:男,一九四三年四月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十八號內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唐巧玲,女,一九五三年二月十六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福源路一百五十二號內八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武靜芝,女,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通伸四巷四號內八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林舒云,女,一九五八年五月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電子儀器廠七號內十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桂萍,女,一九五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仁里街十號內一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宋修敏,女,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文化四巷七十七號內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宋文國,男,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十八號內六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 于治波,男,一九四八年七月一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煙臺市牟平區觀水鎮大西山村。

  上訴人(原審原告):孫豹,男,一九四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長德街三十一號內十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愛東,女,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文化十一巷四十九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允敏,女,一九五五年九月三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文化十二巷一號內三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 陸立華,女,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海陽東街九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孫樹華,女,一九四二年二月九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面市街六十八號內十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培春,女,一九五三年四月十六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奇山西街一百三十號內四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春儀,男,一九四二年九月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石六街一百二十五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于維琴,女,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三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海陽西街九十三號內二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劉建剛,男,一九四四年十月二十六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十八號內七號。

  訴訟代表人:姜大海,男,一九四六年三月五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白菊街二十二號。

  訴訟代表人:王傳文,女,一九五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新興街三十四號內九號。

  訴訟代表人:郭翠玲,女,一九五四年十月十日出生,漢族,原煙臺鐵姆肯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煙臺市芝罘區西山路六十五號內五號。

  委托代理人:孫曉,北京市敖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秀紅,北京市翱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煙臺鐵姆肯有限公司。地址:煙臺市芝罘區青年路七號。

  法定代表人:戈登.羅賓遜,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 陳培良,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張悅強,山東西政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姜大海等124人因與被上訴人煙臺鐵姆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姆肯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山東省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2001)煙民初字第4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的訴訟代表人姜大海、郭翠玲、王傳文及其委托代理人孫曉、劉秀紅、被上訴人煙臺鐵姆肯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陳培良、張悅強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認定,煙臺市鐵姆肯有限公司系煙臺軸承廠與美國鐵姆肯公司于1996年6月共同投資成立的中外合資企業,中方投資占公司注冊資本的40%,美方投資占公司注冊資本的60%。1999年底,合作雙方在充分商討的基礎上,決定對合資公司實施重組,中方出讓全部股權給美方,由美方獨資經營煙臺鐵姆肯有限公司。雙方于2000年6月5日簽訂了股權轉讓合同,并于2000年9月 18日經煙臺市政府批準。煙臺市鐵姆肯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 12日改為獨資企業。

  姜大海、郭翠玲、王傳文等124名上訴人原系鐵姆肯公司職工。根據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對鐵姆肯公司自成立日至2000年9月底的經營成果的審計,鐵姆肯公司的合資公司成立后,除當年實現微利外,此后連年發生虧損,截止到2000年9月底,累計虧損7300萬元,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為此,鐵姆肯公司于 2000年10月12日制定關于經濟性裁減部分員工的實施方案: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八條和《山東省外商投資企業勞動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的規定,公司向被解除勞動合同的人員給予一次性經濟豐1、償金; 二、減員范圍:截止到2008年 12月31日前退休的員工,人數為206人;三、其它有關規定。隨后,鐵姆肯公司于2000年10月30日將裁減方案提供給工會,征求工會意見,工會于2000年11月2日提出意見:公司要依法按政策確定是否達到了經濟性裁員的規定;是否真實地反映了企業生產經營的現狀;呈報數字是否屬實。如果公司以為達到以上標準公司就報:如若與以上三方面不符而進行經濟性裁員,發生一切問題的責任應由公司承擔。2000年11月3日,鐵姆肯公司對實施方案作了適當調整(人員由原來的206人減為204人,確定實施時間為:在取得政府勞動主管部門的認可后實施)后上報煙臺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并得到認可。2000年11月10日煙臺鐵姆肯公司的主管單位煙臺市機械工業總公司下發了《關于煙臺鐵姆肯有限公司經濟性裁員有關問題的說明》,說明該次經濟性裁員的基本原則是“深化改革,股權轉讓,美方獨資,人員分流,給予補償”;對人員的安置,確定了“帶資分流,冰輪安置;經濟補償,鐵姆肯結算”的方式,并說明經濟性裁員合法、方案合理、對職工安置合情及規定若在規定的時間內不辦理相關手續,將不享受各項特殊安置政策等優惠待遇。11月13日被裁減職工封鎖單位大門,阻止職工正常上班,后市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使事態得以平息。11月27日煙臺市機械工業總公司下發有關問題的再次說明,鐵姆肯公司亦于2000年11月30日亦發出公告及通知作出類似的規定。11月27日至 12月6日原告姜大海等124名職工陸續到鐵姆肯公司處領取了經濟補償金,在減員職工去向選擇表上簽字并辦理失業手續(失業證)。12月27日姜大海等 135名職工以要求鐵姆肯公司支付2000年12月7日至135名職工勞動合同屆滿的工資損失及25%的賠償金為由向煙臺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認為被告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實行經濟性裁員,解除申訴人的勞動合同,申訴人在被告“減員職工去向選擇表”上簽字,同意解除勞動關系,領取了經濟補償金,辦理了失業手續,雙方的行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3條和勞部發[1995]309號第25條規定。申訴人要求鐵姆肯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后的工資損失及賠償金的請求,沒有法律依據。于2000年12月29日裁決;對姜錫鑒、郭翠玲、王傳文等135人的申訴,本案不予受理。姜大海、王傳文、郭翠玲等124人不服仲裁裁決,訴至法院。庭審中,煙臺鐵姆肯公司提供了安永華明會

  計師事務所會計報表、外債簽約情況表、延期繳納稅款申請審批表、貸款借款合同證明其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對此,姜大海等124名職工對鐵姆肯公司提供的證據本身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其經營狀況未達到法定經濟性裁員的標準,提供的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不能說明問題。并提供了煙臺軸承廠

  給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及美國鐵姆肯公司總裁的函、煙臺晚報載要、部分職工工資單并申請對鐵姆肯公司的生產經營狀況重新進行審計,一審法院于2001年6 月19日向姜大海等124人發出通知,要求其在接到通知后一周內預交審計費。姜大海等124人得知通知內容后,拒收通知,亦表示不交審計費,稱該審計費應由鐵姆肯公司交納。

  另查,張邦祿、呂忠愛稱其有工傷,不應作為經濟性裁員的對象,并向法庭提供了原煙臺軸承廠出具的介紹其到上海某醫院治療的介紹書及其原所在班組出具的因工負傷的證明,但未提供勞動部門確認工傷的證明。原告中王艷芳稱其系省級勞動模范,根據煙臺市政府的有關規定,亦不應作為經濟性裁員的對象,并向法庭提供了 “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榮譽證書。

  原審法院認為,對本案應否先進行勞動仲裁,后進行訴訟的問題,因姜大海等124人的訴訟請求與仲裁請求密切相關,都是基于經濟性裁員引起,且不能獨立成訴,故對原告姜大海等124人的訴訟請求,應予審理;對經濟性裁員是否合法問題:實體上,根據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表,至1999年底,鐵姆肯公司累計虧損7300萬元,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30%,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符合經濟性裁員的法定事由。姜大海等124人認為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說明不了問題,要求對鐵姆肯公司的經營狀況重新進行審計,但拒交審計費,故對其請求,不予支持。程序上,鐵姆肯公司制定的經濟性裁減部分員工的實施方案,在征求工會意見,對方案進行了部分修改和完善后,上報煙臺市勞動及社會保障局,得到市勞動部門認可后,與姜大海 124人辦理了解除勞動合同的有關手續,為其辦理了失業證,并領取了經濟補償金,程序是合法的,符合《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第二、四條的規定。對工傷及勞模的裁員問題:關于張邦祿、呂忠愛所稱工傷,因其檔案中沒有工傷記載,鐵姆肯公司亦不認可,張邦祿、呂忠愛又不能提供勞動部門確認工傷的證明,其請求于法無據,不予支持。關于王艷芳是省級勞動模范,但根據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不得裁減人員的范圍中并不包括王艷芳所稱的勞動模范。煙臺市政府也只是在關于加強全市勞動就業工作試行意見中作了對勞動模范不得安排下崗的規定,但該意見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法規,不適用于本案,故對其主張,亦不予支持。姜大海等124人在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領取經濟補償金及辦理失業手續后,再要求鐵姆肯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支付工資及賠償,于法無據,不予支持,遂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50元,由原告負擔。

  宣判后,上訴人姜大海等124人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1、一審法院依據安永華明會計事務所的審計報告作出判決不當。該會計事務所一直是被上訴人的審計會計師,由于該審計報告關于虧損說明過于形式化,沒有任何數字內容,所以,上訴人請求另行聘請其他國家級審計事務所重新對鐵姆肯會計帳目進行審計;2、關于被上訴人的經濟性裁員的實質性案件審理中,存在重大疏漏,許多重要法律、法規、地方性規章及行政規章未予適用。主要表現在勞動法第27條、勞動部1994年11 月14日勞發 (1994)447號關于《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的通知第二條、山東省勞動廳1994年12月28日魯勞發(1995)12號轉發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第一條以及1997年5月8日煙臺市政府煙發(1997)55號文件轉發《關于加強全市勞動就業工作試行意見》第二條等。一審判決中上訴人列舉的法律、法規不源引的目的是不審查,即不審查上訴人所列舉的法規有明確規定的違法事實。所以,一審判決對具體法律依據不明確引用是另有它圖;3、本案中另外引用法規、規章的關鍵是地方行政規章是否在審判中應予引用。煙臺市政府在煙政發(1997)55號文件《關于加強全市勞動就業工作試行》中有:“勞動模范不得安排下崗‘’的規定,而勞動模范王艷芳卻在被裁職工之列。該地方行政規章在判決中雖予以引述,但又認定”該意見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法規,不適用本案“。同樣還是該文件又涉及到‘’男滿50周歲、女45周歲不經本人同意,不得進行經濟性裁員”的問題。根據有關法律規定該文件應當予以參照。而一審法院不予引用是因為該文件多處有利于上訴人,而不利于被上訴人。望二審能夠尊重基本事實,尊重政府的行政文件、尊重人民、尊重法律;4、在被上訴人經濟性裁員的過程中,煙臺市勞動保障局未能有效地履行法律所賦予的監督管理的義務,為此,應依法認定被上訴人的裁員行為違法,予以撤銷。一審認定的裁員行為征得市勞動保障局某局長的同意,但未讓其出庭作證,并直接引用。上訴人認為,該證據不是當時與被上訴人裁員方案同時發生,不能客觀證明本案發生時的實際情況。為此,請求二審對該證明不予采信:5、一審法院的判決在認定本案基本事實中存在如下錯誤:(1)、工傷問題。上訴人呂忠愛、張邦祿工傷是明確存在,一審法院卻到市勞動保障局取證,違背我國訴訟法基本原則:(2)一審認定被上訴人與上訴人辦理解除勞動關系程序合法與事實嚴重不符。而事實是上訴人是在被上訴人逼迫的情況下,才在去向表上簽的字,領取補償金。有相關證據予以證實。

  綜上所述,上訴人認為,本案一審判決所陳述的法庭調查內容與事實不符,不能全面客觀反映本案發生時的基本事實。在適用法律法規有錯誤或有疏漏。請求二審法院作出公正判決。

  被上訴人口頭答辯稱:1、一審認定事實清楚。被上訴人一審不但提供安永華明的審計報告,同時還向法庭提供98、99年度的審計報表。以上均能證實被上訴人已達到經濟性裁員標準。2、上訴人所稱四個文件的關聯性問題:一審已經闡述明確。關于煙臺市政府的(1997)55號文件是否是地方性法規,根據我國有關

  政策性規定,煙臺市政府沒有權利制定地方性規章。煙臺市政府的文件連一個國家政策都不是,怎能適用于本案作為處理依據。關于王艷芳是否屬于勞模,屬于不準經濟性裁員范圍,根據一審期間,上訴人提供的證據僅僅的是王艷芳被山東省授予先進“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榮譽證書。該勞動獎章并不是勞動模范,上訴人要求按勞動模范待遇享受煙臺市政府關于享受勞動模范待遇的請求無理。關于工傷問題是勞動法經濟性裁員明確規定的,上訴人一審時只提供了張邦祿到上海某醫院看病的證據,未提供勞動管理部門認定工傷的證據,即使是工傷,也涉及到傷殘程度問題。請求二審法院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本院根據上訴人上訴請求以及被上訴人答辯意見,歸納本案爭議焦點為: l、安永華明的審計報告是否真實;2、鐵姆肯公司的經濟性裁員是否合法;3、上訴人124人中呂忠愛、張邦祿是否屬于工傷以及王艷芳是否是勞動模范,是否屬于經濟性裁員范圍;4、一審法院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經本院二審庭審調查,上訴人姜大海等124人主要從幾個方面,提供證據并闡述理由。1、上訴人向本院提出鑒定申請書,其請求審計內容為:(1)、對煙臺鐵姆肯自1997年至2001年度的固定資產經營狀況予以依法審計,特別是應由審計師對固定資產投入一項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予以重點說明;(2)、被上訴人自 1997

  年至2001年度的工資支出狀況予以依法審計,特別是工資結構,應予以重點分項說明;(3)、被上訴人自1997年至2001年度的外購設備支出狀況予以重點審計,并就外購設備各項開支、評估的合法性及合理性予以說明。其主要理由為被上訴人的經營現狀是否達到《勞動法》、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及山東省魯勞發(1995)2號文規定的程度,即被上訴人的行為是否符合我國法律、法規規定的經濟性裁員的實質性條件。被上訴人提供的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說明缺乏公正性、公開性:無法對上訴人舉證王向鋼及中方煙臺軸承廠,1999年12月29日提出的《關于煙臺鐵姆肯有限公司進口二手設備必須按法規進行價值鑒定的函》及(2000)煙軸字第1號煙臺軸承廠文件《致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吳志強先生》的函,兩份文件中提出的相關事實作出明確肯定或否定的證明。對此被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已經舉出虧損的證據,上訴人認為該證據存在問題,應當提供證據予以反駁,而不應該以某人的信或意見作為依據。本院根據上訴人的申請,于2002年4月5日書面通知上訴人,認為同意上訴人的鑒定申請。但是,對于鑒定費用我院認為在一審期間,作為被上訴人鐵姆肯已舉證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報告證明鐵姆肯經營虧損,舉證倒置責任已經完成,應由上訴人承擔舉證責任以反駁被上訴人的主張,要求上訴人預交鑒定費30萬元。上訴人接此通知后,在規定的期限內,未根據本院通知預交鑒定費。2、關于經濟性裁員是否合法問題,上訴人提供一審已經過庭審煙臺市政府(2000)160號會議紀要、2000年11月14日煙臺市機械工業總公司《關于煙臺鐵姆肯有限公司經濟性裁員有關問題的說明》以及2000年11月27日的再次說明、2000 年11月30日鐵姆肯公司關于經濟性裁員的通知以及公告、職工工資條等證據。以此證明鐵姆肯公司的經濟性裁員不合法,沒有召開職代會,沒有經過職工同意單方作出裁員,而且在職工去向選擇表解除勞動關系時,是在逼迫的情況下簽字的,其裁員程序不合法,被上訴人的裁員未達到法定經濟性裁員的條件。被上訴人則認為,關于政府的會議紀要與被上訴人經濟性裁員無關。被上訴人的行為是企業行為,會議紀要并不具有法律效率。被上訴人的經濟性裁員是按照法律規定進行的,上訴人認為其解除勞動關系是在逼迫情況下簽字的,沒有提供相關證據予以證實,整個裁員程序是合法的。

  關于機械總公司的說明,作為中方的主管部門,不屬于被上訴人經濟性裁員程序內容。3、關于呂忠愛、張邦祿是否屬于工傷以及王艷芳是否屬于勞動模范是否屬于被裁減范圍問題,上訴人提供煙臺市勞動鑒定委員會(2001)煙勞仲字54號委托書以及煙勞鑒函字(2001)第15號關于對呂忠愛工傷鑒定的結論,以證明呂忠愛于2001年6月26日被認定為工傷,傷殘等級為七級。關于張邦祿是否屬于工傷,上訴人還提供1973年5月26日、1973年6月7日山東煙臺軸承廠介紹信兩份以及山東省衛生廳介紹信一份,證明張邦祿在上海醫院進行手部治療。關于王艷芳是否屬于

  勞動模范問題,上訴人提供了1999年4月王艷芳被山東省總工會授予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以此證明王艷芳屬于勞動模范,根據煙臺市政府規定不屬被裁減范圍。針對上訴人提供的證據,被上訴人認為呂忠愛是工傷七級是事實,但是,在呂忠愛被認定工傷后,被上訴人已經與呂忠愛就工傷補償金問題,已經協商完畢,呂忠愛已經于2001年11月5日在煙臺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撤訴,煙臺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已同意其撤訴,并提供呂忠愛的撤訴書一份,以此予以證明。關于張邦祿是否屬于工傷問題,被上訴人認為,張邦祿并沒有提交認定王傷的證據,現僅以介紹信等證據,確認為工傷無道理,上訴人未提供工傷證明,不予認可。關于王艷芳是否屬于勞動模范,不屬裁員范圍問題,被上訴人認為,上訴人提交一審經質證過的王艷芳被評為‘’富民興魯“證書,以此證明王艷芳是勞動模范,不應被裁減。被上訴人認為”富民興魯“榮譽稱號,并不屬于勞動模范,兩者是不相同的。

  以上事實有煙臺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2001)煙勞仲字54號委托書、煙臺市勞動鑒定委員會煙勞鑒函字(2001)第15號工傷鑒定結論、撤訴書、當事人陳述等證據予以證實。

  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查明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解決爭議的關鍵是被上訴人的經濟性裁員行為是否合法。1、關于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是否真實問題。上訴人向本院提出重新鑒定申請,本院于2002年4月5日書面通知上訴人同意其鑒定申請,并在規定的時間內,預交審計費,但是,上訴人未在本院確定的期限內預交審計費,屬于放棄鑒定權利。本院只能根據被上訴人提供的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作為分析和判斷的依據。從該審計報告可以證實鐵姆肯公司已累計虧損7300萬元的事實,并達到企業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的情況,上訴人以其原合資公司的中方負責人的函件認為鐵姆肯耒虧損,并不能否定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報告。 2、關于鐵姆肯公司的經濟性裁員是否合法問題。本院認為,應當從被上訴人鐵姆肯公司的經濟性裁員程序是否符合《勞動法》第二十七條以及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員的規定》第二條、第四條、省勞動廳《關于貫徹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員的規定》的通知第一條、第五條的規定以及煙臺市《關于加強全市勞動就業工作試行意見》第二條規定的內容。從勞動部的經濟性裁員規定的程序來看,被上訴人鐵姆肯公司的經濟性裁員程序上未有違法行為。具體表現為:1、提前三十日向工會進行情況說明,并提供了生產經營狀況資料(提供的安永華明審計報告);2、提出裁減人員方案,公布被裁減人員名單,約定了被裁減人員的經濟補償辦法:3、征求了王會的意見,向工會送達了《關于經濟性裁減部分員工的實施方案入并根據工會的意見對實施方案進行了修正和完善:4、被上訴人對該實施方案上報煙臺市勞動局,煙臺市勞動局于2001年11月22日致函煙臺市中級人民法院,說明該裁員實施方案經過其審查,同意被上訴人鐵姆肯公司的經濟性裁員方案;5、被上訴人鐵姆肯公司自2000年12月4日起與被裁減人員陸續選擇了去向,并在職工去向選擇表簽名,有部分職工已經被分配到煙臺冰輪集團工作,上訴人職工選擇了解除勞動合同,并領取了經濟補償金,辦理了失業證。所以,鐵姆肯公司的經濟性裁員行為,未違反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員的規定》的內容。關于被上訴人鐵姆肯公司的裁員是否違反山東省勞動廳魯勞發(1995)2號轉發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的通知以及《煙臺市勞動局關于加強全市勞動就業工作試行意見》規定的內容問題,根據該《通知》及《意見》,被上訴人確有其不符合“六個月發不出工資”的規定,但是,根據該《通知》,被上訴人只是提出經濟性裁員方案,是否能夠實施該方案必須經過煙臺市勞動局審查通過,才可以裁員,而本案的事實是煙臺市勞動局已經對該裁員行為予以認可,上訴人也已全部領取經濟補償金,辦理了失業手續(失業證),應是對裁員行為的一種認可。上訴人認為是在被逼迫的情況下,簽訂的解除勞動合同,對此,沒有向本院提供充足的證據予以支持。所以,被上訴人的裁員行為符合經濟性裁員的法定程序和條件,是合法的。上訴人認為該裁員行為違法的上訴請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3、關于上訴人中張邦祿、呂忠愛是否屬于工傷,不應作為被裁減人員范圍問題。二審期間,上訴人提供張邦祿到上海醫院進行治療以及山東省衛生廳介紹信等證據,以此作為認定工傷依據,對此,本院認為,認定工傷的前提條件是必須經過勞動仲裁委員會確認為工傷,才能屬于工傷范疇,二審期間張邦祿未能提供勞動部門認定工傷的有效證據。該上訴請求本院不予認可。關于呂忠愛是否屬于王傷,上訴人二審期間提供煙臺市勞動仲裁委員會認定呂忠愛工傷的鑒定結論。應當認定呂忠愛禹于工傷。根據勞動部《企業經濟性裁減人員規定》的規定,呂忠愛不應當作為被裁減對象。但是,在2000年12月6日簽訂解除勞動合同呂忠愛在其職工去向選擇表中簽字并領取了失業救濟金,辦理了失業證。而呂忠愛的工傷鑒定結論是在2001年10月 24日作出,當時確定被裁減對象時,呂忠愛未被煙臺市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為工傷。現雙方爭議的也是對于2000年12月6日解除勞動合同的糾紛,所以,根據當時的裁員行為,并沒有違法行為。而且,關于呂忠愛的工傷問題雙方在煙臺市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期間鐵姆肯公司已給予呂忠愛傷殘補助金,呂忠愛也于 2001年11月5日在煙臺市勞動仲裁委員會撤訴。雙方已就工傷問題達成和解協議,現呂忠愛再要求按照工傷待遇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請求,本院亦不予支持。關于王艷芳是否是勞動模范,不應被裁減對象問題。根據煙臺市的有關規定,對于勞動模范,不得安排下崗。對此,上訴人提供山東省總工會1999年4月頒發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榮譽證書。本院認為,“富民興魯”證書是由總工會頒發,而勞動模范是由政府部門頒發,兩者之間效力是不能等同的,“富民興魯”證書并不屬于勞動模范人員的范圍。所以,王艷芳以是勞動模范不應裁減為由的上訴主張,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被上訴人鐵姆肯公司進行經濟性裁員在程序以及實體上均符合法律、法規規定。上訴人在已領取經濟補償金,辦理了失業手續情況下,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并給予補償的上訴請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原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由上訴人姜大海等124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傅志強

  代理審判員 武 俐

  代理審判員 張景凱

  二OO二年七月八日

  書 記 員 劉衛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姜小健

姜小健

執業證號:

13201202010207275

江蘇江北律師事務所

簡介:

畢業于揚州大學法律碩士專業,現為江蘇江北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專職律師。曾在人民法院任職多年,任職期間經辦大量案件,有豐富的法律實踐經驗,多次被法院評為綜合先進。在辦案過程中重視細節,深入分析,曾在《江蘇法制報》、《法官之友》等報刊雜志發表過多篇調研文章,撰寫的案例曾入選中國法院年度年度案例。姜小健律師自執業以來,本著對當事人嚴格負責的態度,在辦案中勤勉盡職、細心敏銳,全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姜小健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高县| 乌鲁木齐县| 印江| 赫章县| 保山市| 墨江| 嵊泗县| 雅安市| 河曲县| 高台县| 平江县| 阳春市| 贞丰县| 阜阳市| 马关县| 镇平县| 东山县| 榕江县| 和林格尔县| 渑池县| 普宁市| 叶城县| 乐昌市| 永福县| 深泽县| 和顺县| 澄迈县| 交城县| 无锡市| 姜堰市| 金堂县| 平潭县| 红河县| 乌兰察布市| 大丰市| 长寿区| 西丰县| 克拉玛依市| 澄江县| 东乡县| 土默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