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蚌民一終字第136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毅,男,2004年8月1日死亡。
委托代理人何友蓉,蚌埠市148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王妮妮(王毅妻子),1941年5月16日出生,漢族,住蚌埠市體育路94號1棟2單元1號。
上訴人王炳(王毅長子),1956年11月26日出生,漢族,山東省煙臺偉豐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住蚌埠市同樂園二區1號樓4單元604號。
上訴人王智(王毅女兒),1964年12月18日出生,漢族,蚌埠市人民廣播電臺播音員,住蚌埠市黃金花園3號樓3單元6樓東戶。
上訴人(原審被告)王剛(王毅次子),男,1962年9月30日出生,漢族,蚌埠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政工科干部,住蚌埠市龍子湖區檢察院宿舍。
上訴人(原審被告)徐茹(王剛妻子),1962年11月3日出生,漢族,蚌埠市社會福利院副院長,住址同上。
上訴人王毅、王剛、徐茹因房屋使用權糾紛一案,不服蚌埠市東市區人民法院(2003)東民一初字第74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王毅及其委托代理人何友蓉,上訴人王剛、徐茹到庭參加訴訟。本院在審理本案的過程中,王毅于2004年8月1日死亡,其法定繼承人王妮妮、王炳、王智向本院表明要求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上訴人王毅與王剛系父子,王炳、王剛、王智系同胞兄妹。
2002年,蚌埠市東市區人民檢察院(以下簡稱檢察院)為改善干警的住房條件,集資在蚌埠市珠城路建房。該院按照離休干部王毅的工齡、檢齡等條件,擬分配給王毅集資建房宿舍樓東單元一樓西戶建面為126平方米的住房一套。王毅以其缺少資金,且已年逾60歲不能貸款為由,將該房轉讓給其次子王剛貸款購買。同年7月23日,王剛、檢察院與中國建設銀行蚌埠市東風支行(以下簡稱建設銀行)簽訂了一份個人住房借款抵押、保證合同。該合同主要約定:王剛向建設銀行借款60000元用于購買個人住房;該住房的共有人為徐茹;檢察院為王剛的借款提供擔保;王剛以所購買的建筑面積為126平方米、房地產價值為 100800元的檢察院宿舍樓住房一套作為借款抵押物;借款期限為十年,自2002年7月23日至2012年7月23日;貸款月利率為4.2‰;王剛從貸款發放的次月開始,按月償還貸款本息,還款總期數為120期,每月歸還本息金額為人民幣637.57元。該合同簽訂以后,雙方均按約履行合同。王剛向檢察院交納了購房款62000元。2002年7月,王毅與朱廷秀(王剛生母)離婚,原居住房屋歸朱廷秀所有。2002年12月16日,王毅與王妮妮登記結婚, 居住在王妮妮處。后王毅提出要王剛將其居住的60平方米的住房給自己和王妮妮使用,雙方協商未果。2003年6月,檢察院宿舍樓竣工,王毅、王剛父子因集資房使用權產生矛盾,檢察院沒有將該房鑰匙交付,王剛自行更換該房屋的門鎖,并進行裝修。王毅即以其是該房集資權人,享有該房除處分權以外的占有、使用、收益權為由訴至法院,要求王剛立即停止侵害、返還該集資房;由王毅給付王剛住房貸款本息。
上述事實,有檢察院出具的證明,王剛、檢察院與中國建設銀行蚌埠市東風支行簽訂的個人住房借款抵押、保證合同,證人周桂彬、吳喜遠、朱廷秀證言以及雙方當事人的陳述等證據在卷佐證,并經當庭質證,本院予以確認。
原審法院認為:王毅系檢察院宿舍樓東單元一樓西戶建面126平方米住房的集資權人,現王毅主張的是訟爭房的使用權而非所有權,其作為原告的訴訟主體資格是適當的。根據王剛、徐茹所舉的住房借款合同、證人證言等證據能夠證明王毅讓其次子王剛購買檢察院集資房的事實,應認定王毅已將集資購房權利人的權利轉讓給了王剛夫婦,故應確認王剛夫婦是現訟爭房的使用權人;但該房系原告單位集資建房,該集資含有個人福利部分,此福利是王毅基于其為檢察院離休干警的特殊身份所享有的,王剛、徐茹未舉出直接證據證明王毅將此福利也一并無償轉讓歸其享有,故王剛夫婦應就此部分給王毅適當的補償,具體數額可依據王剛與中國建設銀行簽訂的個人住房借款合同中確定的訟爭房價值100800元,扣除貸款金額60000元,余額40800元作為標準給付。據此判決:一、坐落在蚌埠市珠城路檢察院干警集資宿舍樓東單元一樓西戶建筑面積126平方米的住房一套的使用權歸王剛、徐茹享有;二、王剛、徐茹給付王毅住房福利補償人民幣40800 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一次付清。
原審法院宣判后,王毅、王剛、徐茹均不服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
王毅上訴稱: 1、原審判決認定我將集資購房人的權利轉讓給王剛、徐茹證據不足,從而推定王剛、徐茹享有訟爭房的使用權,缺乏法律依據;2、原審判決認定我享有集資房的福利,但以2002年訟爭房價值為標準,違背市場價值規律,損害了我的合法權益,請求二審法院對訟爭房委托評估;3、在未征求產權人檢察院意見的情況下,原審判決將含有公產份額的訟爭房使用權確認給非集資權人,遺漏了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屬程序違法。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發回重審或支持其訴訟請求,訴訟費由王剛、徐茹負擔。
王剛、徐茹上訴稱:1、原審判決將王毅沒有轉讓福利的舉證責任由王剛、徐茹承擔不當;我們認為應由王毅舉證,王毅舉證不能,應認定王毅將該房福利權已全部轉讓,我倆不應再給王毅補償;2、王毅在轉讓集資房時尚未與母親朱廷秀離婚,這部分福利應屬夫妻的共有財產,應追加朱廷秀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故請求二審法院撤銷原審判決第二項,訴訟費由王毅負擔。
本院認為:檢察院所建宿舍樓屬于集資建房,王毅系檢察院干警宿舍樓東單元一樓西戶建面126平方米住房的集資權人;但王毅已將該房轉讓給次子王剛貸款購買,此節有住房借款抵押、擔保合同,證人證言等證據在卷佐證,原審予以認定,證據充分。上訴人王毅稱僅是以王剛名義貸款,未轉讓集資、使用權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檢察院為王剛集資貸款提供擔保,王剛也向檢察院交納了集資建房款,雙方當事人的轉讓行為已得到檢察院認可,應認定王毅將該房集資、使用權轉讓給王剛有效,王毅稱其享有訟爭房屋的使用權,要求王剛停止侵害、返還集資房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原審法院以該房含有福利部分,判決王剛、徐茹補償王毅人民幣40800元以及判決訟爭房屋的使用權歸王剛、徐茹享有均超出了王毅的訴訟請求范圍,本院予以糾正。王剛、徐茹上訴稱其不應支付王毅補償費用的上訴請求本院予以采納;王毅要求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來確定其福利補償標準的上訴理由本院不予支持。本案是房屋使用權糾紛,王毅、王剛、徐茹分別要求追加檢察院、朱廷秀參加訴訟的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信。王毅在本院審理本案期間去世,其訴訟的權利義務應由其法定繼承人王妮妮、王炳、王智承繼。綜上,原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超出原告訴訟請求判決,屬程序違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四)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蚌埠市東市區人民法院(2003)東民一初字第746號民事判決;
二、駁回王妮妮、王炳、王智的訴訟請求。
一審案件受理費200元、訴訟保全費122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00元,均由王妮妮、王炳、王智負擔。
審判長郭曉紅
審判員顧詠君
代理審判員方晶
二○○四年十二月三十日
書記員李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裁定書(終結船舶優先權催告用)
2020-10-14拘傳證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撤銷、變更一審裁定用)
2020-10-14補充材料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單處剝奪政治權利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共同賠償決定書(供人民檢察院辦理共同賠償案件用)
2020-10-14刑事判決書(一審自訴、反訴并案審理用)
2020-10-14××市××區人民檢察院執行逮捕通知書
2020-10-14批準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決定書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____________執行回執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看守所假釋證明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立案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通緝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未成年證人法定代理人到場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起訴書(簡易程序案件適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