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民事判決書
(2006)滬高民三(知)終字第64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雯怡商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蘊川路5475號243室。
法定代表人金林榮,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平、金葉,上海市協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彪,男,漢族,1961年12月10日出生,住上海市閔行區畹町路500弄56號。
委托代理人江憲,上海市聯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上海雯怡商務有限公司因著作權轉讓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5)滬一中民五(知)初字第35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7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李平、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江憲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2003年12月13日為涉訟《轉讓協議》載明之簽署日,在該協議的簽章處蓋有被告(甲方)的公章并簽有原告(乙方)的姓名,《轉讓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第一條、劇本版權及改編權轉讓。乙方接受甲方約請,同意將由其原創的電影文學劇本《戲子》(暫名)全部版權(含電視文學劇本改編權等)轉讓給甲方所有。版權轉讓后,乙方仍有發表文字劇本、將劇本集結出書的權利。第二條、乙方轉讓劇本版權的前提。甲方必須與上海電影制片廠合作拍攝、出品,由王昌仁先生擔任執行制片人,乙方始同意轉讓由其原創作的電影劇本《戲子》,否則乙方有權回收該劇本版權……第三條、付酬。雙方商定,《戲子》電影文學劇本版權及拍攝權、《戲子》電視文學劇本改編權轉讓費合計為人民幣十四萬元整。付酬具體分二期進行:第一期:人民幣四萬元。合同生效后十日內,乙方向甲方提交電影文學劇本《戲子》劇本稿,經甲方認可后三日內支付。第二期:人民幣十萬元。乙方提交的電影文學劇本《戲子》劇本稿,按照甲方書面意見及上影廠藝委會意見對劇本進行再修改,最后報上影廠藝委會(即上海電影集團公司藝術委員會)并獲‘劇本通過令’后十日內付清……第六條、所得稅。乙方應付之所得稅,由甲方支付。乙方所得全部稿酬,均為稅后……第八條、相關承諾。乙方向甲方作如下保證:1、《戲子》劇本確系乙方原創作,如因著作權、改編權等涉及糾紛,給甲方造成經濟損失的,乙方應承擔法律責任,并予賠償。2、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將該劇本的全部或一部分,或將內容稍加修改后,再許可(或轉讓)他方使用。甲方向乙方作如下保證:……4、甲方有權將受讓取得的《戲子》電影文學劇本、劇本改編權全部或部分轉讓他方。操作時需保護乙方依本合同界定的利益不受損害。5、合同生效之日起超過二年,如甲方不開始《戲子》電影的拍攝工作,乙方有權回收《戲子》電影劇本改編權。合同生效之日起超過三年,如甲方不開始《戲子》電視劇的拍攝工作,乙方有權回收《戲子》電視劇的改編權……”
2004年4月30日,上海金時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時公司)函復王昌仁,其主要內容為:“一. 同意故事片《戲子》(暫名)片名更名為《紅顏》。二.為了便于及時溝通并達成一致意見,建議原‘聯合攝制管理小組’作如下調整:聯合攝制管理小組由五人組成,其中上海金時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委派陳真、徐風、沈理方三人出任小組成員,上海電影集團公司委派邵麗君、王昌仁二人出任小組成員……三.修改‘合作攝制協議書’第六條第5款為‘雙方同意聘請邵麗君為制片人,王昌仁為執行制片人’……”
2004年6月13日,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主辦了首屆上海電影推廣會,“紅顏 一場梨園風波,一曲生死戀歌”作為推廣項目之一被列在該推廣會的海報上。
2004年7月16日,上影廠藝委會頒發的《通過令》載明:“電影文學劇本《紅顏戲子》經本藝委會討論,于2004年7月1日,予以正式通過。”
2005年10月10日,江憲律師接受原告委托向被告發出律師函,要求被告付清涉訟《轉讓協議》約定的轉讓費。
另查明,1997年4月,被告由原企業名稱上海百事樂咨詢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事樂公司)申請變更為現名。被告的工商資料顯示,在1994年8月百事樂公司籌辦階段,陳真曾被授權代為辦理該公司成立的申請、報批等有關手續,并于1995年、1996年間代百事樂公司辦理相關事項的變更手續和領取營業執照;2003年4月、2005年1月,沈理方先后以被委托人的身份代被告辦理經營范圍變更事宜;2005年 7月1日,被告股東會一致通過組建第一屆董事會的決議,董事人選為朱雯怡(女)、陳增波(男)、金林榮(男)、沈理方(男)和陳真(男);2005年7月 5日,被告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一致通過選舉“陳真為總經理”的決議。
2006年3月22日,吳貽弓確認在首屆上海電影推廣會的照片中后排左三之人就是陳真,吳貽弓還談及:“是王彪告訴我和他簽約的是上海雯怡商務有限公司,我并沒有看到他們的合同,陳真我接觸過三次,看外景和推廣會的時候他都去了,有一次討論劇本的時候陳真也去了……一般來說不會有兩家,和上影廠簽合同的與和作者簽合同的應該是一個投資方……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我只和陳真接觸過,沒有接觸過其他人……沒有(聽說過田春)……(2003年12月王彪將改好的劇本交制片王昌仁,由王昌仁交投資人陳真)這是王昌仁跟我說的,按慣例應該是制片交給投資人的,至于他是否真的交了,我并不知道……按慣例應該是制片(向上影廠藝委會)去送審的。”
原審法院認為,涉訟《轉讓協議》系原、被告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對簽約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本案的主要爭議焦點在于,原告提出的被告應當按照《轉讓協議》的約定向原告支付轉讓費人民幣14萬元的訴請是否能夠得到法院的支持,以及被告以原告未履行交付劇本義務為由所提出的抗辯理由能否成立。
本案中,原告提供的相關證據所反映的主要事實為:王昌仁是涉訟《轉讓協議》簽約雙方一致確認的執行制片人,該協議是由陳真出面與原告進行洽談,也是由陳真將原告先簽好字的協議帶回后再將蓋妥被告公章的協議交給王昌仁的,而原告劇本的交付亦是通過王昌仁轉交給陳真的;簽約后半年,《轉讓協議》所涉劇本獲得上影廠藝委會的《通過令》。對于本案證人王昌仁所述的簽約過程,被告不予認可并稱其公司人員中并無陳真。從原告針對被告的否認而補充調取的被告工商資料來看,盡管該資料中沒有涉訟協議簽約時陳真在被告公司的任職記載,但至少可以說明王昌仁提到的陳真與被告之間存在一定的關系。那么,若如被告所言,其公司當初對涉訟協議的接洽另有其人的話,被告理應提供相應的證據予以證明,但在本案訴訟中,被告既未舉證證明其所提及的田春是否確有其人又無法說清涉訟協議蓋章前后的具體情形,故原審法院認為原告申請的證人王昌仁所述事實與本案中其他證據印證之事實并無矛盾之處,可予以采信。
二○○六年九月十八日
書 記 員 傅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公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二審改判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取保候審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調取證據材料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自訴案件用)
2020-10-14重新鑒定、勘驗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市××區人民檢察院執行逮捕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抗訴書
2020-10-14抗訴(上訴)案件出庭檢察員意見書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指定管轄決定書(送達其他對管轄有爭議的人民檢察院)
2020-10-14未受刑事處分公證書
2020-10-14擔保人保證書
2020-10-14出入境管理拘留審查/延長拘留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不立案理由說明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拘留證
2020-10-14×××公安局逮捕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