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東民終字第264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高振強,男,漢族,1981年11月20日生,墾利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責任公司阻燃機廠職工,住該廠。
委托代理人高金鳳,山東齊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東營市振動輪胎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沈振東,經理。
委托代理人李玉江,男,漢族,1975年3月16日生,東營市振動輪胎有限責任公司職工,住墾利縣鄉鎮企業局家屬區。
委托代理人楊勁松,山東三角洲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高振強與被上訴人東營市振動輪胎有限責任公司債務糾紛一案,不服墾利縣人民法院(2001)墾民初字第63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高振強及其委托代理人高金鳳、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李玉江、楊勁松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1、被告高振強大約在2000年農歷正月初十左右,經被告舅舅介紹到原告東營市振動輪胎有限責任公司上班,當時雙方沒有簽定勞動合同,雙方協商原告的試用期為三個月,被告在公司業務部門銷售輪胎。2、2000年2月13日,被告與其業務部部長畢正聲及駕駛員王樹標一同到德州銷售輪胎,在返回途中,汽車進入德州外環路時,因有人攔車要購買輪胎,畢正聲便下車與來人洽談業務,隨后被告與駕駛員也相繼下車,當三人再返回駕駛室時,存有銷售款的錢包便不見了,三人經多方尋找,但未能找到,便電話通知了公司,未向公安機關報案。2000年2月14日返回公司后,三人按照責任的大小,分別向原告財務科書寫了8900元、6510. 9元、6510. 9元的欠條,被告在書寫欠條后不幾天便離開了該公司。3、原告于1999年2月22日與本公司業務員盧海峰簽訂過職工責任狀,該責任狀第四條規定:財務制度上要認真負責,帳目清楚,廉潔自律,輪胎、現金、欠條應妥善保管,如出現短缺或丟失,全額賠償,業務人員負責60%,司機負責40%;第六條規定:外出收回假幣、收款人員全額賠償,貨款當面點清,如出現短缺、丟失等,收款人員全額賠償。4、原告持有被告于 2000年2月14日書寫的金額為6510. 9元的欠條一張。該欠條有曾被撕過的痕跡,系重新粘好的。雙方存有爭議的事實:1、被告主張該欠條是被迫書寫的,原告對此予以否認,被告未向法院提供證據證明。2、被告主張該欠款已于2000年6月12日上午直接交給了公司經理沈振東,并將欠條撕毀后扔掉,為證明其主張,被告自帶證人李海軍(系被告表姐夫)出庭作證,李海軍證明被告曾于2000年6月7日到其家中借款7000元,說是要歸還欠款。原告對被告的主張不予認可,主張被告并沒有歸還該欠款,被告于2000年6月12日來到原告處,只是協商還款事宜,當時雙方協商被告在三年內還清該欠款,在準備書寫還款協議書時,被告以忘記具體欠款數額為由,從原告工作人員手中接過欠條,并迅速將其撕為兩半,后經在場人員的奮力制止,才從被告手中摳回欠條,原告當時就向墾利縣公安局墾利鎮派出所報了案。原告為證明其主張,提供了墾利縣公安局墾利鎮派出所的證明一份,墾利縣公安局墾利鎮派出所證明:2000年6月12日上午8時許,墾利鎮派出所接到東營市振動輪胎公司李玉江報警:有人把一欠條撕爛后逃走,經查:撕毀欠條者是黃河口鎮友林村(住友林街)高振強,無故強行將一陸千伍百一拾元玖角的欠條撕毀,撕毀后從振動輪胎公司逃走,因此案屬于經濟糾紛,后通知到法院處理。原告自帶證人徐愛君(原告財務科會計)、高翠華(原告財務科出納員)出庭作證,二人均證明: 2000年6月12日上午到東營市振動輪胎有限責任公司上班時,見到被告正在公司經理室與經理協商有關還款事宜,因經理有事,便委托二證人與被告協商,最后與被告達成協議,被告在三年內還清欠款,于是三人相繼來到了公司財務科,徐愛君叫來當時會打字的公司職員李玉江,準備讓李玉江打一份還款協議書,因為需要知道具體的欠款數額,公司出納員高翠華便將欠條拿了出來,遞給了李玉江,被告說忘記了具體的欠款數額,李玉江便將欠條遞給了被告,被告接過欠條后,即將欠條撕成兩半,并分別攥在兩只手里揉搓,看到此情況,李玉江與正要到公司報銷單據的徐樹民一起摁住了被告的兩只手,并與徐愛君一起將欠條從被告手中摳了出來,雖然欠條被弄爛,但字跡并沒有被破壞,當時被高翠華粘了起來,同時李玉江打電話報了案,被告也同時離開了公司。以上事實有被告書寫的欠條一張、墾利縣公安局墾利鎮派出所的證明、李海軍、徐愛君、高翠華的證言及庭審筆錄在卷為憑。
原審法院認為,被告當時在原告單位上班,雙方雖未簽定勞動合同,但已經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被告作為原告方的業務人員,應該遵守原告方的規章制度,維護原告方的利益,被告等人由于疏忽大意沒有盡到保管好貨款的職責,給原告方造成損失,理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原告方依照與其他業務人員簽訂的責任狀,要求被告與其他二人承擔因丟失貨款而造成的損失,并無不當,且當時被告亦向原告出具了欠條,應當認為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該欠條認定合法有效。原告提供的證據充分證明,被告未歸還欠款且企圖撕毀欠條這一事實,被告主張已經將該欠款歸還,但其提供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主張,原審法院亦未調查搜集到支持被告主張的證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的規定,被告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責任,對被告的主張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按照雙方約定的責任賠償因丟失貨款而造成的損失6510. 9元,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理由正當,被告未及時歸還賠償款是造成該糾紛的主要原因。原審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8條的規定判決如下:被告高振強賠償原告東營市振動輪胎有限責任公司貨款6510. 9元,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通過原審法院一次性付清。案件受理費270元、實際支出費用135元由被告負擔。原告已預交的案件受理費不再返還,由被告按照應交納的數額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給原告。
高振強不服判決上訴稱,上訴人對丟失貨款不應該承擔責任,上訴人書寫欠條的行為屬重大誤解,依法應予撤消,且原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請求二審法院查明事實予以改判。
被上訴人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得當,請求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本院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法院確認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上訴人作為原告被上訴人方的業務人員,應該遵守被上訴人方的規章制度,維護被上訴人方的利益,上訴人及他人由于疏忽大意沒有盡到保管好貨款的職責,給被上訴人方造成損失,理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被上訴人依照與其他業務人員簽訂的責任狀,要求上訴人與其他二人承擔因丟失貨款而造成的損失,并無不當,且當時上訴人亦向被上訴人出具了欠條,應當認為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審法院據此認定該欠條合法有效并無不當。故上訴人的主張理由不充分,依法不能成立。原審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8條的規定判令上訴人償還欠款亦無不當。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70元,由上訴人高振強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福玉
審 判 員 溫 剛
代理審判員 劉國海
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書 記 員 劉蓬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答辯狀(樣式二)
2020-10-14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變更、撤銷原裁定用)
2020-10-14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請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減刑用)
2020-10-14會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筆錄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減、免罰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準許調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補充材料函(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通知書(無期徒刑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駁回自訴用)
2020-10-14抗訴(上訴)案件出庭檢察員意見書
2020-10-14補充偵查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停止執行死刑意見通知
2020-10-14刑事起訴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扣押物品清單
2020-10-14×××公安局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取保候審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提訊證
2020-10-14×××公安局搜查證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