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昆民六初字第30號
原告楊燕艷,女,1975年12月23日生,漢族,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人,住云南省昆明市白塔路石家巷9號3幢116號。身份證號:530103197512230329.
委托代理人楊靜,云南治國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
住所:云南省昆明市穿金路481號406-407房。
法定代表人何顯澤,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斌、許碧峰,云南治國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住所:貴州省安順市開發區西航路。
法定代表人王智,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楊小東、郭榮光,聯通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楊燕艷、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訴被告貴州金星啤酒有限責任公司侵犯專利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04年3月15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原、被告雙方于舉證期限內向本院提交了相關證據材料。本院于2004年6月22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原告楊燕艷及其委托代理人楊靜,原告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李斌、許碧峰,被告貴州金星啤酒有限責任公司委托代理人楊小東、郭榮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兩原告訴稱:第一原告楊燕艷是一種“新型防爆啤酒瓶”實用新型專利的專利權人,該專利于2002年1月2日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 2003年6月1日,第一原告以該專利權出資,與其他股東共同成立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9月,兩原告發現被告貴州金星啤酒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并在昆明市場上銷售的金星牌啤酒使用的酒瓶在主要技術特征與外觀方面均與兩原告的專利技術相同,其技術表現為對兩原告專利技術的明顯的模仿替代,整體技術效果相同。據此,兩原告認為被告貴州金星啤酒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兩原告許可,在其生產、銷售的產品中使用兩原告的專利技術已構成侵權。因此特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1、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兩原告專利權的行為;2、訴訟費由被告負擔。
被告答辯稱:本案的第二原告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不具有訴訟主體的資格,被告沒有實施第一原告的專利技術。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對本公司的訴訟請求。
綜合雙方的訴辯主張,本案各方當事人爭議的問題是:1、第二原告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是否具有訴訟主體的資格;2、被告是否實施了侵犯兩原告專利權的行為;3、被告應否以及如何承擔民事責任。
針對上述爭議,兩原告共同向本院提交了以下幾份證據:第一份:專利號為ZL01214123.2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欲證明第一原告是該項專利的權利人;第二份: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第三份:實用新型專利檢索報告,欲證明該專利具有新穎性;第四份:合作協議,欲證明第一原告用其擁有的專利入股到第二被告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第五份:驗資報告,欲證明第二被告成立時的出資情況;第六份:公證書,欲證明被告在昆明生產、銷售產品的事實;第七份:金星牌啤酒酒瓶實物,欲證明被告實施了侵權行為;第八份:照片三張,欲證明被告實施了侵權行為。
經質證,被告對原告提交的上述證據提出以下意見:對于第一份、第二份和第三份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第四份和第五份證據認為與本案無關,不能證明第二原告在本案中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對于第六份證據,認為該份證據不能證明被告在昆明進行過生產行為,也不能證明被告的產量;對于第七份證據真實性沒有異議,但認為不能證明被告實施了侵權行為;對于第八份證據,認為照片反映的內容不清楚,且照片來源不明確,對原告依此主張的事實不予承認。
本院認為:因被告對兩原告所提交的第一份、第二份和第三份證據未提出異議,本院對這三份證據的真實性和證明力予以確認,據此可以證明原告是涉案專利的專利權人;對第四份和第五份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可以證明第一原告確實將其擁有的專利權作為出資入股成立第二被告;對第六份證據的真實性予以確認,該證據表明被告在昆明市場有銷售金星牌啤酒的行為;對第七份證據真實性予以認可;對第八份證據,由于照片不清楚,不能判定照片中反映的是什么物品以及物品的特征是什么,因此對其關聯性不予確認。
被告對其答辯理由向本院提交了以下證據:第一份:金星牌啤酒酒瓶實物兩個,欲證明與第一原告的專利不一樣;第二份:啤酒瓶技術資料,欲說明酒瓶是金星啤酒總公司制造的,被告不是制造者,此外還欲證明該技術資料反映的技術與第一原告的專利技術不一致。
原告對被告提交的上述證據提出以下質證意見:對第一份證據的真實性沒有異議;對第二份證據認為不能證明被告的觀點。
本院認為:對被告所提交的第一份證據真實性予以認可;對被告提交的第二份證據由于只是一份自行出具的技術資料,沒有其他證明其真實性的證據,因此本院對其真實性不予認可。
根據庭審和質證,本院確認如下法律事實:第一原告楊燕艷是一種“新型防爆啤酒瓶”實用新型專利的專利權人,該專利于2002年1月2日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該專利權利要求書中載明:1、一種新型防爆啤酒瓶,其特征是瓶體外壁帶有一系列圓弧環狀加強筋,并且瓶體的上半部的壁厚大于下半部的壁厚;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爆啤酒瓶,其特征是瓶體的上半部加強筋尺寸大于下半部加強筋的尺寸,內凹的瓶底帶有輻射狀加強筋;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爆啤酒瓶,其特征是與瓶體相配的瓶蓋帶有釋壓孔,釋壓孔處有與瓶蓋成一體的保險膜片。2003年6月1日,第一原告以該專利權作價入股,與其他股東共同成立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9月,兩原告發現被告貴州金星啤酒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并在昆明市場上銷售的金星牌啤酒使用的酒瓶在主要技術特征與外觀方面均與兩原告的專利技術相同,其技術表現為對兩原告專利技術的明顯的模仿替代,整體技術效果相同。據此,兩原告認為被告貴州金星啤酒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兩原告許可,在其生產、銷售的產品中使用兩原告的專利技術已構成侵權為由訴至法院。
本院認為:本案第一原告與他人與2003年6月1日簽訂了一份合作協議,約定第一原告以其擁有的三項專利(其中包括本案涉及的專利號為 ZL01214123.2的實用新型專利)作為出資,與他人共同成立本案第二被告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經過法定的驗資及其他程序后,第二被告于2003 年6月19日成立,取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條第二款:公司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其專利,即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因為本案中涉案專利屬于法人的財產,第二被告作為財產權人在本案中是涉案專利的利害關系人,所以本院認可其享有訴訟權利。
兩原告欲證明被告侵犯其專利權,應當由兩原告提交證據證明被告的產品落入了兩原告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十七條對《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中的專利權保護范圍進行了解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征所確定的范圍為準,也包括與該必要技術特征相等同的特征所確定的范圍。該條第二款規定:等同特征是指與所記載的技術特征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十一條第一款:權利要求書應當有獨立權利要求,也可以有從屬權利要求;以及第二款:獨立權利要求應當從整體上反映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記載解決技術問題的必要技術特征。本院認為本案中涉案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書中的權利要求書所載的第一項是該專利的獨立權利要求,其中包括該專利的兩項必要技術特征,即1、瓶壁外壁帶有一系列圓弧環狀加強筋;2、瓶體上半部的壁厚大于下半部的壁厚,這兩項必要技術特征構成該專利的保護范圍。從被控侵權的啤酒瓶來看,該酒瓶瓶肩部位和瓶體下部與瓶底連接的部位有網狀的加強筋,網狀加強筋與原告專利的環狀加強筋技術從外觀和分布部位來看都不相同。同時根據等同原則來比較,原告專利的環狀加強筋布滿整個瓶體,而被控侵權的酒瓶上的網狀加強筋僅分布于瓶肩部位和瓶體下部與瓶底連接的部位,因此原告專利的環狀加強筋實現的功能是對整個酒瓶起加強、防爆的作用,而被控侵權的酒瓶上的網狀加強筋僅對瓶體的兩個部分起到加強、防爆的作用;此外,網狀加強筋的加強作用是橫向的,而網狀加強筋的加強作用是橫、縱向結合的。因此,原告專利的環狀加強筋與被控侵權的酒瓶上的網狀加強筋技術所實現的功能是不同的,效果亦不同,而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不經過創造性勞動不可能能夠聯想到以網狀加強筋替代環狀加強筋,所以原告專利的環狀加強筋與被控侵權產品上的網狀加強筋技術不屬于等同技術。比對應遵循全面覆蓋的原則,由于原告專利的環狀加強筋與被控侵權產品上的網狀加強筋所采用的技術不相同也不等同,所以被告產品所采用的技術與原告的專利權保護范圍所包括的技術并不產生全面覆蓋的效果,即被告的產品并未落入原告專利權保護范圍。因此本院認為被告的行為不構成對原告專利權的侵犯。
綜上所述,本院認為原告楊燕艷、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一條第一款、第五十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楊燕艷、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0元由原告楊燕艷、云南濟融科技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于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呂 江
代理審判員 蔡 濤
代理審判員 藺以丹
二○○四年八月十一日
書 記 員 陳 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收監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拘留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糾正不當判刑裁定意見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公安局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鑒定結論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通知書
2020-10-14呈請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予批準逮捕案件補充偵查提綱
2020-10-14保證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換押證
2020-10-14罪犯____材料轉遞函
2020-10-14行政許可申請書(個人用)
2020-10-14行政裁定書(二審準許或不準撤回上訴用)
2020-10-14×××工商行政管理局經濟合同仲裁委員會查封(扣押)執行筆錄
2020-10-14行政申訴狀
2020-10-14案件移送書(藥品監督行政執法文書)
2020-10-14行政處罰審批表(藥品監督行政執法文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