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愛花等)訴(
陵水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土地糾紛)一案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行政判決書(2002)瓊行終字第5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祝愛花,又名祝亞華,女,1949年12月21日出生,陵水黎族自治縣人,陵水長城供銷社職工,住長城鄉政府宿舍。
上訴人(原審原告)祝朝雄,又名祝平,男,1954年1月1日出生,陵水黎族自治縣人,住陵城鎮。
上訴人(原審原告)祝愛蘭,又名祝亞強,女,1968年5月23日出生,陵水黎族自治縣人,住
三亞市南田農場。
上列三上訴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陳經鶴,海南剛鋒
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列三上訴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戴家發,陵水黎族自治縣公安局干部。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陵水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李永喜,縣長。
委托代理人李毓培,陵水黎族自治縣建設與國土環境資源局干部。
委托代理人鄧明裕,陵水黎族自治縣司法局律師。
第三人陵水迅達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法定代表人莊鴻全,該公司經理。
上訴人祝愛花、祝愛蘭、祝朝雄因其訴被上訴人陵水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以下簡稱陵水縣政府)、第三人陵水迅達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迅達公司)收回宅基地使用權決定一案,不服海南省海南中級人民法院(2001)海南行初字第24號行政判決,于2002年1月21日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2年3月1日受理本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分別于2002年3月20日、3月26日兩次公開
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祝愛花、祝朝雄及三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陳經鶴、戴家發,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鄧明裕、李毓培,第三人的法定代表人莊鴻全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判認定,爭議地位于陵水縣英州鎮英田路東側,即英州貿易市場大門右側前排鋪面用地所在位置。1993年三原告提出用地申請,經審批取得該地《國有土地使用證》,但原告一直未在該地上建房。1998年3月1日被告批準農貿市場建設項目,項目選址包括原告的宅基地。被告1999年3月11日作出陵府(1999)24號文,決定征用英州坡集體荒地38.88畝,及收回三原告的宅基地750 m2,共40畝給第三人迅達公司作為建設英州瓜菜收購貿易市場的用地,并于同年5月14日給第三人頒發陵國用(英)字第0309號《國有土地使用證》。由此引發了一地二證糾紛。省國土廳于2000年7月31日作出瓊土環資執字(2000)4號處理決定,
撤銷第0309號《國有土地使用證》。2000年10月18日被告向省政府呈報"關于征地出讓給迅達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瓜菜貿易市場的請示",省國土廳經報省政府同意,于2001年6月16日作出瓊土資函(2001)198號"關于陵水縣迅達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興建瓜菜貿易市場項目補辦用地手續的復函",同意征用天堂村委會位于英州坡荒地2.666公頃出讓給迅達公司作為興建瓜菜貿易市場用地。2001年2月26日被告作出本案被訴的陵府(2001)9號《關于收回祝平、祝亞強、祝愛花宅基地使用權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收回祝平、祝亞強、祝愛花位于英州鎮英田路宅基地面積各250 m2的國有土地使用權,作為建設瓜菜貿易市場用地,并注銷原告持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另調整安置給原告土地各214?。恚?。三原告不服,于2001年6月13日向省人民政府申請復議,復議機關受理后在法定期限內不作復議決定,三原告于2001年9月25日提起行政訴訟。
原判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原批準用地的人民政府,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建設英州鎮瓜菜貿易市場,是為公共利益需要,陵水縣政府有權收回原批準在貿易市場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原告持有的國有土地使用證所確定的宅基地在規劃范圍內,并且自頒證后原告一直未使用。故被告根據規劃和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原告宅基地使用權,同時注銷原告持有的國有土地使用證,符合法律規定,應予支持。原告持有的國有土地使用證載明的宅基地面積分別為250?。恚?,但被告僅決
定安置各214 m2,且未給予金錢
補償,顯屬不合理,故本案不適宜用維持的判決方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十六條第(二)項的規定,判決:駁回原告祝愛花、祝朝雄、祝愛蘭的訴訟請求。
三上訴人上訴稱:三上訴人的750?。恚餐恋貙賴卸羌w所有。天堂村委會無權也不可能將該國有土地當作集體土地出讓,被上訴人出讓給第三人的40畝地包括征用坡村集體荒地38.88畝及收回上訴人宅基地750?。恚玻黠@失實。瓜菜貿易市場建設規劃用地紅線圖雖將上訴人的宅基地包含在內,但上訴人認為:(1)建設用地只能根據征地協議來規劃,而不可能本末倒置,更不允許弄虛作假;(2)上訴人之宅基地一地二證之糾紛,省國土廳和陵水法院已經對被上訴人的錯誤行政行為進行糾正;(3)在項目建設規劃用地紅線圖內,還包含林亞二約960?。恚餐恋?,但仍歸林亞二使用,而僅有上訴人的宅基地卻被收回。(4)第三人興建瓜菜貿易市場實際使用的土地面積將近80畝,房屋數十間出賣或出租給他人做百貨生意;(5)即使天堂村委會將上訴人使用的國有土地當作集體土地來出讓,也是錯誤、無效的。綜上,原審認定事實不清,
適用法律欠妥,請求
二審法院:1、撤銷海南中級人民法院(2001)海南行初字第24號行政判決書,撤銷被上訴人陵府(2001)9號《關于收回祝平、祝亞強、祝亞華宅基地使用權的決定》。2、判令被上訴人賠償上訴人經濟損失人民幣10萬元?!。?、本案一、二審
案件受理費及原丈量費由被上訴人負擔。
被上訴人當庭口頭答辯稱:一、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采用的證據充分。二、原判適用法律正確。1996年6月,陵水縣英州鎮就已經制定了英州鎮的總體規劃,農貿市場是其中之一。上訴人的宅基地在農貿市場范圍內。陵水縣政府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建設農貿市場,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有關規定對土地進行調整,收回三上訴人的土地使用權。不存在上訴人所說的有悖法律的情況。三、上訴人所提起的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十萬元請求,是上訴人在一審庭審中提出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45條的規定,應不予支持。
第三人未作書面答辯,但在庭審中答辯稱:同意被上訴人的答辯意見。
經本院審理查明:當事人對原判和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所認定的事實均不持異議,并有相應的證據佐證,足以認定;當事人對原審法院移送的英州鎮規劃圖、被上訴人批準英州鎮建設農貿市場的有關文件、省國土環資廳的批復文件等證據的真實性、
合法性均無異議,經本院庭審查證屬實,可以作為本案認定事實的根據。
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問題有兩個:一是《決定》收回上訴人的土地與被上訴人征用天堂村的集體土地的關系;二是以"公共利益需要"作為收回上訴人的土地的理由是否成立。
經查,被上訴人為興建貿易市場而征用天堂村的集體土地38.88畝和決定收回上訴人的土地750?。恚?,共40畝。原判認定為"46畝",屬于筆誤。對此,當事人陳述一致。但被上訴人向省政府申請批準征用天堂村的集體土地卻為40畝而非38.88畝。被上訴人承認原決定征用天堂村的集體土地與向省政府的申請征用天堂村的集體土地的面積之間可能存在的誤差。對此,本院予以認定。 [Page]
第三人迅達公司已經建好農貿市場,并將農貿市場的鋪面轉讓或者出租。其中,本案爭議地經由第三人建成鋪面后已轉讓給陳忠英、陳兆林等案外人。以上事實,當事人陳述一致,并有陳忠英、陳兆林的土地
房產證和現場勘驗為證,足以認定。
三上訴人提出的要求被上訴人賠償十萬元人民幣的損失之訴訟請求,是在一審開庭中提出的。有原審
起訴狀和庭審筆錄為證,足以認定。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第一、二項之規定,被上訴人依照職權調整和收回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有法律依據,且該被訴行為程序合法。對此,各方當事人均無異議。被上訴人以建設農貿市場的需要為由,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決定收回三上訴人的土地使用權,并給予安置?!稕Q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但被上訴人收回三上訴人土地各250 m2,而僅給予安置各214?。恚餐恋?,而且位置較偏。該《決定》顯屬不合理,依法不應以予維持。故原判作出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的判決,適用法律正確。
征用土地的行為與《決定》中收回三上訴人土地使用權的行為雖然有關聯,但屬于兩個不同的
法律關系。因此,被上訴人原決定征用的土地面積與被上訴人經省政府批準征用土地的面積有出入,但不影響被訴《決定》中收回三上訴人土地使用權的內容的合法性。故上訴人以此作為請求撤銷被訴行為的理由不能成立。第三人在爭議地上修建的房屋屬于農貿市場的組成部分,屬于公共設施建設項目。至于第三人在開發建設、經營管理農貿市場項目的中出租、出讓房屋給的行為的合理性、合法性,與被訴行為屬于不同的法律關系,不屬本案審查的范圍。上訴人以第三人將爭議地上的房屋出租、出讓給案外人為由,否定《決定》收回爭議地建設農貿市場的公益性目的,其理由不成立。上訴人提出的同樣也在農貿市場紅線圖內的林亞二的土地卻沒有被收回的問題,屬于合理性的問題。根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的原則,被訴行為的合理性問題不屬本案的審查范圍。至于三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賠償十萬元經濟損失問題,因該訴訟請求是上訴人在開庭中提出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十五條之規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 二審
訴訟費共600元,均由三上訴人共同承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陳承洲
代理審判員:程小平
代理審判員:林玉冰
二00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書 記 員:王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