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縣人民法院
(2009)范行初字第00003號
原告王炳現(曾用名王丙現),男,1968年07月05日出生,漢族,農民,個體工商戶業主,現住范縣顏村鋪鄉前玉皇廟村。
委托代理人劉澤華,河南棟梁律師事務所律師,執業證號16092001A0143。
被告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所在地址范縣新區十字坡大道中段路西。
法定代表人王社安,男,該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馮軍山,男,1975年10月12日出生,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股股長,住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家屬院。
委托代理人王順英,河南忠義律師事務所律師,執業證號16091991A0139。
第三人姜作建,男,1982年03月04日出生,漢族,范縣顏村鋪鄉后馮卮迮┟瘢個體工商戶業主,住范縣新區糧食局作建糧油干鮮店。
原告王炳現不服被告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2008年11月24日作出的范工商處字(2008)第202號《關于王炳現從事銷售不合格水泥一案行政處罰決定》,于2009年04月03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訴訟。本院于2009年04月03日受理后,于2009年04月08日向被告送達了起訴狀副本及應訴通知書。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9年04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炳現及其委托代理人劉澤華,被告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委托代理人馮軍山、王順英,第三人姜作建及證人李XX、孟XX到庭參加訴訟。本案于2009年07月03日經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批準延長審理時限90日。現已審理終結。
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接到姜作建的投訴后,經過立案、調查、委托檢驗、聽證等程序,于2008年11月24日對王炳現作出范工商處字(2008)第202號《關于王炳現從事銷售不合格水泥一案行政處罰決定》,以王炳現從事銷售不合格水泥,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條、第三十九條規定為由,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之規定,決定對其進行處罰:一、責令王炳現停止銷售生產日期為2008年07月20日的“武盾”牌水泥;二、罰款10000元;三、沒收違法所得183元。該處罰決定直接向當事人送達,至今未執行。被告于2009年04月16日向本院提供了作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依據,共38份:1、2008年08月26日第三人申訴書,向被告申訴原告銷售的水泥有質量問題;2、2008年08月28日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舉報記錄,第三人申訴原告銷售的水泥不合格;3、2008年08月28日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抽樣取證記錄,記錄取樣過程,原告對抽樣過程無異議;4、2008年07月28日原告給第三人的銷售憑證;5、2008年08月28日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對第三人的詢問筆錄;6、第三人姜作建身份證明;7、第三人姜作建使用的“武盾”牌空包裝袋照片,取證人馮軍山、馮杰,取證地點范縣工商局,取證時間2008年08月28日;8、王炳現銷售的“武盾”牌水泥包裝情況照片,取證人馮軍山、馮杰,取證地點范縣工商局,取證時間2008年08月28日;9、取樣現場照片,取證人馮軍山、馮杰,取證地點范縣工商局,取證時間2008年08月28日;10、抽樣現場封存情況照片,取證人馮軍山、馮杰,取證地點范縣工商局,取證時間2008年08月28日;11、2008年08月28日詢問王炳現的筆錄,王承認向第三人銷售245袋“武盾”牌水泥;12、2008年08月28日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立案審批表;13、2008年08月29日詢問姜作建的筆錄,姜介紹與王炳現和工商局的執法人員一起抽樣的情況;14、原告王炳現的身份證明;15、王炳現的營業執照;16、山東省菏澤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出具的檢驗報告,證明該樣品按GB175-2007標準檢驗不合格;17、對王炳現的檢驗報告送達回證;18、2008年09月17日詢問王炳現的筆錄,告知王炳現其經銷的“武盾”牌水泥,經山東省菏澤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檢驗為不合格產品,王對其檢驗結果沒有異議并予以認可;19、2008年09月20日原告、被告、第三人在第三人施工現場勘驗筆錄,當事人對勘驗結果無異議;20、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案件調查終結報告,建議作出處罰;21、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處罰建議審批表,建議沒收非法所得375元,罰款10000元;22、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處罰建議書;23、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案件核審表;24、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范工商聽告字(2008)第25號聽證告知書;25、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范工商聽送字(2008)第25號送達回證;26、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范工商聽通字(2008)第002號聽證通知書;27、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聽證筆錄;28、山東省菏澤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計量認證合格證書;29、山東省菏澤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經國家認可委員會認可證書;30、山東省菏澤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審查驗收合格證書;31、2008年11月20日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詢問姜文元的筆錄,姜文元介紹為第三人施工及發生問題后找原告的情況;32、姜文元身份證明;33、2008年11月21日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詢問姜作建的筆錄,姜作建介紹使用和購買水泥的情況;34、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審批表;35、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范工商處字(2008)第202號行政處罰決定書;36、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范工商送字(2008)第202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回證;37、行政執法證;38、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條、第三十九條、第五十條。證明目的:對原告的處罰符合其違法事實,適用法律正確。
原告王炳現訴稱,被告未向原告送達第三人的申請書,未告知原告享有的權利及應承擔的義務,程序違法;未告知原告有申請重新鑒定的權利,鑒定取樣程序違法,嚴重弄虛作假,適用程序不合法。被告在取樣時,一袋已經開口,且混入雜質,已經結塊。被告未經原告當面確認檢材的真實性。鑒定書記載送檢樣品在取樣地點、取樣基數、樣品特性和狀態的記載上,全部是虛假的。取樣數量不符合規定,取樣的袋數應不少于20袋,即1000KG,但被告取樣基數僅為三袋;脅迫原告在預先寫好的對鑒定結論沒有意見的筆錄上簽字,適用程序違法;被告認定事實錯誤,證據虛假。被告依據的鑒定結論虛假不實,鑒定主體的合法性沒有保證。鑒定書內容虛假,鑒定結論不實。被告查明,原告出售的同品牌水泥達25噸,而第三人購買的僅12.5噸,購買水泥的人中,只有第三人一人提出問題,其他沒有任何人提出購買的原告的水泥存在質量問題。也就是說,原告銷售的水泥是合格的,第三人用后出現問題是施工質量問題,不是水泥質量問題,被告對施工質量沒有查清,第三人提出水泥存在質量問題恰恰是根據摻加雜質的水泥向被告申訴的,被告也是根據第三人提供的摻雜質的水泥鑒定處罰的,不僅沒有查清施工質量,排除施工質量問題,而且沒有查清并認定結塊水泥是已開口并存在雜質的水泥,明顯是認定事實不清,部分錯誤,處罰顯失公正。請求法院依法撤銷被告于2008年11月24日作出的范工商處字(2008)第202號行政處罰決定。原告提供四份證據和依據:1、2008年06月30日發布,2009年04月01日實施的《水泥取樣方法》,證明被告取樣不合法;2、關于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是否有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對銷售屬于生產環節引起的不合格產品的違法行為進行定性處罰問題的答復,證明被告對本案不具有管轄權,應移交質檢部門;3、證人李XX證言:“第三人說我們的水泥不合格,別人要我們的水泥都沒事,他打地面時下雨了,我們的水泥是好水泥”;4、證人孟XX證言:“我和王炳現第二次去工商局拒絕簽字,他們化驗的不屬實。我們沒有和工商人員一起去,抽樣的產品是不是我們的產品我們都不知道,同一批水泥是八十噸,卸給王炳現二十噸,其余給了制板廠打樓板都沒事,就第三人有事;聽證會上說水泥已結塊,水泥超過一個月標號就減少。我到馮厝タ垂,第三人打地面使用的不是水洗沙,是土沙,所以造成地面起沙,起沙后底下已經發硬,不能說是水泥的問題。我和王炳現是業務關系,我經銷水泥,我與廠家一起去的”。證明送達檢驗報告時原告拒絕在筆錄上簽字,后來是被告辦案人員威逼補簽的,簽字時間也不是真實時間,被告辦案程序違法。
被告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辯稱,我局范工商處字(2008)第202號行政處罰決定對本案具體行政行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2008年08月28日我局接到申訴人姜作建申訴王炳現在顏村鋪鄉麻口村經銷的河北省武安市延恒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武盾”牌水泥不合格,使用后出現水泥脫落現象。我局立即調查,經過依法抽樣取證,對當事人調查詢問、樣品送檢、檢驗單位資格審查等行為,才于2008年11月24日對王炳現從事銷售不合格水泥一案作出范工商處字(2008)第202號行政處罰決定。因此,我局對本案具體行政行為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且有案卷資料可以印證。處理本案程序合法,我局立案后,一直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規定程序操作。對當事人和檢驗單位的資格都進行了認真的調查核實,特別是檢驗單位完全具備法定資格。沒有去現場取樣,是因為當事人同批次的水泥已售完,無法在當事人的銷售現場取樣。取樣時當事人王炳現和申訴人姜作建一起在縣工商局大院內,檢查了3袋未開封的水泥,確認狀態完好,王炳現、姜作建和辦案人員一起打開了水泥袋進行抽樣,取樣數量、包裝都符合規定,三方也都沒有異議并簽字。取樣基數是按王炳現在抽樣現場承認的數認定的。在現場抽樣時王炳現說進了30噸,后來進行詢問時又說進了25噸,因為現場取樣品后,馬上委托鑒定了,當時是以30噸為抽樣基數為準。后來對其處罰仍是按銷售給姜作建的12.25噸同批次的水泥進行了處罰。鑒定單位使用的標準是該水泥袋上標明的執行標準:GB175--2007,鑒定結果該樣品水泥不合格。我局就鑒定報告書送達王炳現并進行詢問,王炳現無異議并簽字。隨后,我局辦案人員、王炳現、第三人姜作建一起進行現場檢查,現場出現部分水泥脫落現象,對檢查結果王炳現、第三人姜作建無異議并簽字。根據王炳現的要求,我局于2008年10月31日對該案組織了聽證。在2008年11月24日作出了范工商處字(2008)第202號行政處罰決定。王炳現在行政起訴狀中所說的脅迫原告簽字、證據虛假等程序違法的主張都不符合事實,也沒有證據證明。我局處理本案所適用的法律依據正確,處罰的內容適當,在查清本案事實的基礎上,對王炳現銷售的12.25噸不合格水泥處罰。我局對王炳現處罰適用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條、第三十九條、第五十條,另外申訴人姜作建加工的食品是粉條,在粉條晾曬過程中,極易被脫落的水泥污染,水泥的質量不合格會導致食品的質量不合格。因此,我局對王炳現行政處罰所適用的法律依據正確,綜上所述,我局對王炳現銷售不合格水泥的行政處罰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且處罰內容適當,并無不妥。請求依法維持范工商處字(2008)第202號行政處罰決定。
第三人姜作建述稱,范縣工商局對本案事實認定正確,程序合法。2008年07月份,我在范縣顏村鋪鄉后馮卮褰ǚ鬯考庸こВ為保證建筑物和地面清潔衛生,達到粉絲食品衛生安全,我到王炳現“范縣顏村鋪沙子水泥銷售點”聯系水泥時曾明確提出要求,一要好水泥,二要用一個批次的,必須保證水泥質量。當時王炳現對我承諾:這批“武盾”牌的水泥不錯,是好水泥,而且一次進了30噸,能保證你使用。但是,在我使用其“武盾”牌PSA32.5水泥后,墻壁和地面超過保養期仍有大量沙粒和水泥脫落,我定購的粉絲加工設備根本無法安裝。我投訴請范縣工商局查處后,范縣工商局組織我和王炳現對這批“武盾”牌 PSA32.5水泥剩余的部分在范縣工商局院內進行共同取樣質檢,結果查出王炳現經銷的這批“武盾”牌PSA32.5水泥不合格,隨后對王炳現進行了工商處罰。所以,范縣工商局對本案事實認定正確,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依法維持范工商處字(2008)第202號行政處罰決定。第三人未提供證據 。
經庭審質證,本院對以下證據作如下確認:原告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被告辦案程序違法、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不能起到證明達到自己訴訟目的的作用,因此對其所提供的證據效力不予確認。被告提供的相關證據之間相互印證,能夠形成證據鏈條,可以證明本案事實,對此予以確認。
經審理查明,2008年08月28日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接第三人姜作建的舉報,對王炳現在范縣顏村鋪鄉麻口村經銷的河北省武安市延恒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武盾”牌水泥進行查處,認定王炳現2008年07月28日銷售給第三人姜作建的生產日期為2008年07月20日的245袋計12.25噸“武盾”牌水泥存在質量問題,委托山東省菏澤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進行檢驗,確認為該批次產品質量不合格。2008年11月24日被告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原告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條、第三十九條規定構成銷售不合格產品的違法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十條的規定作出范工商處字(2008)第202號行政處罰決定。王炳現不服,申請縣政府復議,復議決定維持了工商局處罰決定,王炳現仍不服,訴訟來院。
同時查明,原告王炳現購進生產日期為2008年07月20日的“武盾”牌水泥12.25噸,每噸進價265元,總貨值3246.25元。姜作建至今未付王炳現水泥款。
本院認為,國務院《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第五條規定“根據國務院決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質量監督方面的職責分工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流通領域的商品質量監督管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負責生產領域的商品質量監督管理”,被告根據第三人姜作建舉報,依法對本案原告銷售不合格水泥進行查處系其職責所在,于法有據;原告所訴被告作出的處罰決定程序違法,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五條規定“禁止在生產、銷售的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第三十九條規定“銷售者銷售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第五十條規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被告聽證報告顯示,要求被告執法人員改進的問題,沒有完全按照要求去做,在行政執法過程中存在瑕疵,對原告按貨值金額的三倍處罰明顯超出其應當承擔的范圍,被告辯稱對原告處罰內容適當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告所訴處罰顯失公正有理,應予支持,對原告的處罰以按貨值金額的一點五倍為宜;原告銷售給第三人的水泥貨款至今未收回,其違法所得不成立。為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四)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變更被告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2008年11月24日作出的范工商處字(2008)第202號行政處罰決定,改為“一、責令王炳現停止銷售生產日期為2008年07月20日的“武盾”牌水泥;二、罰款4869.38元。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逾期不繳納,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案件受理費50元,由原告王炳現負擔20元,被告范縣工商行政管理局負擔3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提起上訴,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遞交上訴狀副本,上訴于河南省濮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張 金 坤
審 判 員 胡 國 奇
代理審判員 馬 文 慧
二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書 記 員 陳 素 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不予確認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死刑緩期執行、無期徒刑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再審后的上訴、抗訴案件二審維持原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同意或者不同意移送管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收監執行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領取骨灰通知書(告知罪犯家屬用)
2020-10-14扣押決定書
2020-10-14撤銷強制措施決定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詢問通知書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證據材料收據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受指令人民檢察院)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再審該案的人民法院)
2020-10-14提供法庭審判所需證據材料意見書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減刑申請書
2020-10-14收取保證金通知書
2020-10-14終止案件調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拘傳證
2020-10-14×××公安局調取證據清單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要求說明不立案理由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