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鑒定后如何取得鑒定報告
勞動者受傷后,申請工傷鑒定。鑒定機構鑒定出勞動者的工傷等級后,通知勞動者和公司取得鑒定結果。此時,公司只要帶上授權書就可以拿到鑒定報告,不需要拿病歷。工傷認定的程序是什么?(一)勞動者遭受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為職業病的,單位應當自發生工傷事故或者被診斷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因交通事故、失蹤、因公外出意外傷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用人單位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提出申請的,經用人單位書面申請,經協調區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同意,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天。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的,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一年內直接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事故傷害發生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時。
2。申請工傷認定,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職工個人工傷認定申請表;
(2)工傷職工有效身份證明;(3)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勞動合同復印件或有效證明;(4)用人單位事故調查報告(個人聲明無效)必須提供;(5)兩名以上見證人的證言;(六)醫療機構出具的傷后診斷證明、首次診斷病歷和住院病歷;屬于職業病的,提供合法有效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或者鑒定證明。(七)用人單位的營業執照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查詢證明復印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還應當提供下列有關證明材料: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負傷死亡后或者工作時間前后,因性工作意外傷害死亡的,應當提交有關部門出具的死亡證明和事故調查報告。
(2)因執行職務發生暴力等意外傷害的,應當提交公安機關證明、人民法院判決書或者其他有效證明。(三)因工負傷的,應當提交公安機關證明或者其他有效證明;因工負傷的,應當提交其他有效證明;因工負傷的,應當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
(四)因工負傷的機動車事故造成的事故,提交交通事故認定書或者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有關處理證明;
(5)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上,(六)為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在搶險救災活動中受傷的,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提交縣級以上有關部門出具的有效證明;(7) 對因戰因公致殘的退伍、復員士兵和老傷復發的士兵,報民政部門批準《革命傷殘軍人證》和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舊傷復發確認書;(八)直系親屬代表受傷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應當提交有效的直系親屬證明;(九)工會組織代表受傷職工申請工傷認定的,提交工會介紹信和經辦人身份證明。(2) 受理工傷認定申請。1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接到工傷認定申請后,應當及時對材料進行審查。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齊全的,應當自收到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
2。申請人提交的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當場或者在15個工作日內發出《工傷認定申請補正材料通知書》,一次性將需要補正的材料全部告知申請人。并自改正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拒絕的決定。
3。受理的,發給《工傷認定申請受理通知書》;不予受理的,發給《工傷認定申請駁回通知書》。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一)申請人不具備工傷認定申請資格的;(二)工傷認定申請超過法定期限的<(三)不屬于統籌地區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管轄的;(四)法律、法規、規章不認可的其他情形。
5。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暫停工傷認定,并向申請人發出《暫停工傷認定通知書》:(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勞動爭議的勞動爭議在依法程序處理期間發生的關系;
(2)有關部門對相應事故的結論是:(3)其他不可抗力造成的工傷認定困難;(4)其他需要處理的情形依照法律、法規和規章暫停。
暫停工傷認定的情形消失或者申請人提供新的證據后,恢復工傷認定程序。工傷鑒定中止的時間不計入工傷鑒定期限。
6。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經進一步調查核實,不符合受理條件的,應當終止工傷認定,并向勞動者發出終止工傷認定通知書申請人。(3) 做出決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或認定工傷的認定決定和非工傷或不認定工傷的認定決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受理工傷認定申請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提供的證據進行調查核實,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助。用人單位、醫療機構、有關部門和工會組織應當負責安排有關人員配合,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證明材料。
3。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不認為是工傷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需要提交有關證明材料的,應當在工傷認定期限內制作證明通知書,發給有關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在接到工傷認定時限內的證明通知書后,應當及時提交證明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的法律責任
2020-11-23商標侵權怎么怎么處罰
2020-11-30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繳納五險是否等同于建立勞動關系
2021-01-05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打車出車禍可理賠嗎
2020-12-18家財保險購買注意事項
2021-01-30雇主責任保險有拒賠的情況
2020-11-08我國保險法上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3-21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合同怎么寫
2020-11-20如何進行拆遷產權交換過戶
2020-11-28農村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06廣州舊城改造規劃:與歷史為善 與公益結盟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