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仲裁、調解后是否需要出具辭職證明。
員工依法辦理離職、交接手續后,用人單位必須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即離職證明),并結算員工的工資、押金和經濟補償金。用人單位不得隨意扣減或者違約,當事人可以在辦理離職手續時要求解決。否則,當事人可以到勞動局申訴或舉報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
雙方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性支付勞動者的工資。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規定,勞動關系雙方依法終止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者終止時一次性支付勞動者工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在15日內為職工辦理檔案轉移和社會保險關系。
工人應根據雙方協議辦理工作交接。用人單位依照本法有關規定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應當在交接時支付。
用人單位應當將解除的勞動合同至少保存兩年備查。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金;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發差額;如果員工逾期不付款,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或者國家規定足額、及時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責令按照應支付金額的50%以上100%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追加賠償;(二)支付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的;(三)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費的;(四)依照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而不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辭職證有什么用?
2。辭職證有什么用?
離職證明的目的:1。(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的證明。證明員工按正常程序離職。證明自己是自由人,可以申請失業救濟金或者新的工作崗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的規定,調劑人事關系、社會保障、公積金等,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用人單位不將離職證明借給員工,員工可以向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反映情況,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責令公司為員工辦理離職手續。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仲裁調解后是否需要出具辭職證明”問題的回答。可見,我國相關法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應當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打房產官司有哪些誤區
2021-01-29保證與保證合同
2020-12-24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知識產權侵權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1-02-13商標侵權是否構成反不正當
2020-11-12如何行使抵押權
2020-11-29值得參考的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1-09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夫妻協議可以讓男方自愿放棄探視孩子嗎
2020-11-09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如何確定
2021-02-03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崗位變更需要重簽合同嗎
2020-12-30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員工調崗調薪該如何操作
2021-01-19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