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人民法院判決前是否可以撤回解除合同的申請,原告可以申請解除訴訟,但是否準許,應當由人民法院決定,故可以在判決前撤回解除合同的申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在判決宣告前申請撤訴,原告是否申請撤訴,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決定不撤訴,原告經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第一百七十三條第二審人民法院宣告判決前,上訴人申請撤回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裁定是否準許。《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的;(二)履行期限屆滿前,一方當事人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的(三)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四)一方當事人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5) 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1) 由于不可抗力,合同目的不能實現。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可導致合同不能履行、不能完全履行、不能按時履行。如果供應商a公司(生產企業)的生產線因自然災害完全損壞,則合同不能履行;部分損壞可根據情況判定為不完全履行;自然災害也可能導致不能如期履行。(2)預期違約。債務人在履行期屆滿前明示或默示的違約行為稱為預期違約。所謂明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以通知或者聲明的方式表明到期不履行合同。所謂默示預期違約,是指債務人在合同到期時表示不履行合同的行為。例如,債務人將唯一標的物出售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取得標的物所有權。此時,預期違約方無法履行到期的合同。這是默示違約。(三)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的。遲延履行,是指債務人在履行期限屆滿后不履行義務。當事人遲延履行主要債務,通過繼續履行仍能實現合同目的或者仍能實現債權履行利益的,債權人不能直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應當督促債務人履行義務根據合同。債務人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履行合同的,債權人有權單方解除合同的,可以通知債務人解除合同。履約要求是債權人向債務人發出的通知。合理期限是指給予債務人必要的時間準備履行。合理期限的長短,應當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確定。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在人民法院判決前,原告可以申請撤銷訴訟,但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判決前可以撤回訴訟。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簽勞動合同被辭退
2021-01-03買二手房貸款不通過算違約嗎
2021-01-23股權轉讓后還需要去稅務局辦理什么嗎
2021-01-26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怎么定性
2020-11-16破產債權的分類
2020-12-15拘役算不算犯罪記錄
2021-02-09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可以有條件的放棄繼承權嗎
2021-02-12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學校應如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2021-02-28二手房中介常見騙術,買二手房防止上當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集體勞動合同備案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1-03-05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勞動爭議管轄權包括哪些內容
2020-11-21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關于規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