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死亡后的不動產繼承是否有期限(繼承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父母死亡后的不動產繼承沒有期限。房地產繼承與其他繼承一樣,是指按照法定程序將繼承人遺留的房屋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轉讓給繼承人的法律行為。不動產繼承是取得所有權和使用權的途徑之一。(1) 繼承必須在被繼承人死亡后開始。法律規定的繼承權只是繼承人享有的一種期待權。如果死者沒有死亡,繼承關系就不會發生。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權才成為既得權。遺囑繼承權的實現,必須在被繼承人生前和死前訂立法定遺囑,否則遺囑繼承關系就不會發生。如果父母還活著,他們的子女就不能繼承不動產。父母把財產給子女是可以的,但這種行為在生活中叫做捐贈,而不是繼承。繼承遺產的人必須是被繼承人的法定繼承人,即法定繼承人或者遺囑繼承人。根據我國《繼承法》,法定繼承人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祖父母。(3) 繼承人依法取得的遺產,必須是繼承人以前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或者其他依法可以繼承的合法財產權利。家庭共有財產、夫妻共有財產、合伙財產,不能分割繼承。這樣的財產必須分割,屬于死者個人的部分就是遺產。非法取得的財產不屬于繼承。根據《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繼承順序為: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第一個繼承人繼承,第二個繼承人不繼承。第一順序沒有繼承人的,由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收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在本法中,父母包括有贍養關系的親生父母、養父母和繼父母。本法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一父母的兄弟姐妹、同一父母或者不同父母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贍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第二,如何確定繼承范圍是公民死亡時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繼承是指將死者死亡時留下的財產依法轉移給他人的制度。
1。有必要查明公民死后留下的財產的取得方式是否合法。公民生前非法所得的財產,不得繼承。有必要查明公民是否真正享有其實際擁有的財產的所有權。如果財產是從別人那里租來的,就不能作為遺產。
3。要嚴格區分公民個人財產和與他人共有的財產。屬于共有財產的,應當先分析后繼承。一些不可轉讓的個人權利,如受扶養權、領取撫恤金、撫恤金、病殘補助金等,是不能繼承的。
5。應當明確公民死后留下的財產所有權是否在其死前轉移。
此外,還必須查明養老金、生活津貼和保險福利的受益人是否已經確定。指定受益人的,屬于受益人,不屬于遺產的范圍。
3。最新資料(《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127條
繼承按下列順序進行:
(1)第一順序:配偶、子女和父母;
(2)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和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第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的繼承人不繼承;第一順序沒有繼承人的,第二順序的繼承人繼承。
本部分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收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部分所稱父母,包括親生父母、養父母和有贍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部分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寄養的兄弟姐妹、有贍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以上是對“父母去世后繼承不動產是否有期限”的回答我們可以理解,父母去世后繼承不動產沒有期限。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土地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有哪些
2021-03-01商業秘密沒有具體約定該歸誰所有
2021-01-16學校是否可以做質押
2021-01-10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拆遷賠償】拆遷賠償款如何辦理提存手續
2021-01-16勞動合同以什么形式訂立比較好勞動合同何時生效
2020-12-12職工崗位調動的前提和程序是什么
2021-03-26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的補償是多少
2020-12-25勞動者可以去哪兒投訴
2020-11-22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死亡保險金如何分配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適用保險新條款 不可忽視溯及力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