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物銷售合同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合同的開頭包括合同的名稱、編號、簽訂日期和地點、雙方的名稱和地址以及合同的序言,包括各種交易條件和相關條款,如商品名稱、質量規格、數量、包裝、單價和總價、交貨期、交貨地點、付款、保險、商檢、仲裁、不可抗力等。此外,根據情況的需要,還可以增加:套期保值條款、價格調整條款、超額和短缺條款,本合同的法律使用條款等
本合同的終止即為本合同的終止,包括本合同的份數、附件、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合同的生效日期以及雙方的簽字。以下是國際貿易貨物銷售合同主要條款的簡要說明:
1。商品質量規格
商品質量規格是指商品的內在質量和外觀。商品質量條款的主要內容是產品名稱、規格或品牌名稱方法。在商務合同中,有兩種方法規定質量規格:通過樣品和文字和圖紙。在賣方通過樣品確定貨物質量的合同中,賣方應承擔貨物質量必須與相同產品完全一致的責任。為避免爭議,合同中應注明“與樣品質量大致相同”的方法。基于樣本的商業交易適用于從外觀上確定商品質量的交易方法。文字交易和圖紙交易包括按規格、等級或標準交易、按說明交易和按商標、品牌或原產地交易。對于帶有圖紙和說明的合同,供應商應說明圖紙和說明的法律效力。貨物數量條款數量條款的主要內容是交貨數量、計量單位和計量方法。在制定商業計量方法時,請注意計量單位和數量計量系統的定義。在數量上,合同通常規定“近似”,但對“近似”的解釋容易引起爭議。因此,應在合同中增加“超短裝條款”,明確規定超短裝的范圍,如“500公噸東北大米,3%超短裝”,并明確超短裝的定價方法。貨物包裝術語
包裝是指將貨物裝入適當容器中,以有效保護貨物數量完整性和質量要求的方法。供應商包裝條款的主要內容包括:包裝方法、規格、包裝材料、成本和運輸標記法。在制定包裝條款時,供應商應明確包裝的材料、形狀和規格,不得使用“適航包裝”和“標準出口包裝”等不清楚的詞語和句子。價格條款的主要內容包括:各計量單位的價格金額、計價貨幣、指定交貨地點、貿易條款和貨物的計價方法。為了防止商品價格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合同中還可以增加黃金或外匯對沖條款,該條款明確規定,當估價貨幣的價值發生變化時,價格應相應調整。貨物裝運條款裝運條款的主要內容是:裝運時間、運輸方式、裝運地點和目的地,裝運方式以裝運通知方式為基礎。根據不同的貿易條款,運輸要求是不同的,所以運輸條款法應該根據貿易條款來確定。如果合同中選擇了港口,則應明確由誰承擔增加的運費和額外費用。貨物保險條款國際貨物銷售中的保險是指進出口商按照一定的保險種類向保險公司投保并支付保險費,使貨物在運輸過程中遭受損失時,能夠從保險公司獲得經濟賠償的法律。保險條款的主要內容包括:;關于確定投保人和支付保險費、保險類型和保險條款的法律。在國際貨物銷售中,保險責任和費用的分攤由雙方選擇的貿易條款決定。因此,合同中應規定保險類型和雙方對保險的特殊要求。此外,雙方應詳細說明合同中采用的保險條款的名稱,如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海運貨物條款或倫敦保險協會的協會貨物條款,以及其制定或修改日期、保險類型、保險費率和其他方法。貨物的付款方式付款方式的主要內容包括付款方式、付款方式、付款時間和地點。商業支付手段包括貨幣和匯票,主要是匯票法。商業支付可以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不由銀行提供信貸,而是代表銀行處理,如直接付款和收款;另一種是由銀行提供信貸,如信用證法。付款時間通常以交貨和付款順序為依據,可分為預付款、即期付款和延期付款。付款地點是付款人或其指定銀行所在地。商品檢驗術語商檢是指商檢機構對進出口商品的質量、數量、重量、包裝、標志、原產地和損壞情況進行檢驗、分析和公證,并出具檢驗證書。商檢條例的主要內容包括:檢驗機構、檢驗權和復檢權、檢驗和復檢的時間和地點、檢驗標準和方法、檢驗和驗證。在國際貿易中,檢驗機構主要包括官方檢驗機構、產品生產或使用部門設立的檢驗機構、私人或行業協會設立的公證和鑒定機構。在國際貨物買賣中,商品檢驗和復驗權的歸屬,以及檢驗和復驗的時間和地點,通常由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在國際貿易實踐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按照買賣雙方約定的標準和方法,按照生產國的標準和方法,按照進口國的標準和方法,按照國際標準或國際慣例方法。商檢證書是檢驗機構出具的證明貨物質量和數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的書面文件。它是買賣雙方交接貨物、議付貨款和提出索賠的重要法律文件。供應商應根據合同的具體規定,出具符合合同或某些國家特殊法律要求的檢驗和驗證證書。不可抗力條款
不可抗力條款是指在合同簽訂后當雙方簽訂合同時,發生的不可預見、不可避免和人力不可控制的事故,導致雙方未能或未能按期履行合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可以免除責任,另一方無權根據《賠償法》提出索賠。一般來說,不可抗力來自兩個方面;自然和社會條件法。前者包括洪水、干旱、地震、海嘯和泥石流,后者包括戰爭、暴亂、罷工和政府禁令。商業不可抗力是一個具有確切含義的法律概念。并非所有事故都能構成不可抗力法。有時,雙方會改變合同中不可抗力概念的通常含義,因此有必要在合同中明確雙方認可的不可抗力法。仲裁條款仲裁條款是雙方自愿將爭議提交第三方仲裁的意思表示。商事仲裁條款的主要內容包括:仲裁機構、適用的仲裁程序規則、仲裁地點和裁決效力法。在國際貿易實踐中,仲裁機構和仲裁地點由雙方當事人約定。仲裁程序規則通常由選定的仲裁機構決定。仲裁裁決的效力一般是一次性的、終局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有仲裁協議的雙方不得向法院提起訴訟。適用條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叫國家賠償
2021-01-11車禍骨折有必要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14非機動車追尾機動車怎樣認定責任
2021-01-01獨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股權贈與
2020-12-05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一審和二審敗訴終審可能勝嗎
2020-12-15“熊孩子”給主播刷禮物錢款能追回嗎?最高法:可以!
2020-11-13遺產繼承唯一法定繼承人還用公證嗎
2020-11-17單方承諾是否構成連帶責任擔保
2021-03-01合同債權債務什么時候一起轉讓
2020-12-25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關于虛假訴訟案件原審原告在再審期間申請撤訴如何處理
2020-12-16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違法解除合同賠償金如何算
2021-03-03將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合法
2020-12-29勞動爭議管轄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9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