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理論上看,行政聽證程序的意義人們通常將權利分為兩類:公權和私權。行政權顯然是一種公共權力。迪吉說:“由于國家權利的存在,沒有所謂公法精神不同于私權。只有一種法律精神,那就是公平精神。”在法律體系中,維護這種公平精神和平衡公私權利的法律可分為兩類。一個是實體法,另一個是程序法。實體法用來規范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程序法使這種權利義務關系得以實現。一個國家的實體法無論多么健全,在沒有嚴格程序的情況下都等于零。幾年前,與西方國家重視法律程序的現象相比,中國法學家在考察法制建設時,過分強調命令和禁止,注重法律的實質性方面,,但是,他們對在現代法律體系中應該占有重要地位的法律程序缺乏應有的重視和理解
因此,行政聽證程序制度的建立可以防止行政相對人的權益受到侵犯。同時,也保證了行政目標的實現。將行政主體納入相對人監督范圍,防止行政專政和專斷。最大限度地限制了行政主體公權力的濫用,在公權和私權之間找到最佳平衡(II)行政聽證程序的經濟學意義:
產權經濟學家科思認為,生產者的目標是努力節約交易成本,以最低成本換取最大利潤。同樣,行政法領域仍然存在一個成本問題,即行政效率。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行政法的產生可以歸因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行政活動的效率取決于多種因素:行政行為的選擇、環節的合理安排、過程的科學組合。最重要的是節目的設置。從表面上看,行政聽證程序的設置不僅沒有降低成本,而且增加了行政機關的負擔。然而,事實并非如此。“秩序是由談判決定的,而不是通過服從贏得的。”
行政決定剝奪某些人的利益,必須得到對方當事人的理解和承認,使對方當事人在程序完成后能夠自愿服從。在行政聽證程序中,行政機關應當在違法案件偵查人員和行政機關相對人的參與下,根據其決定提供證據,當事人應當進行質證。通過雙方合理分擔舉證責任,并對雙方意見進行陳述和辯護,進一步核實證據,查明事實。這樣,相對人就可以知道一些他以前不知道的事情,對整個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有了更清晰的認識。當相對人意識到自己確實違反了有關行政法的規定時,可以放棄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這并不意味著對相對人權利的限制,而是在保留當事人原有行政救濟權利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終局決定前,通過聽證程序進一步查明事實,對相對人的合法權益進行事前救濟,將對相對人權益的保護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盡可能避免因違法行政造成的國家賠償不必要的成本增加。也就是說,通過提前支付較少的交易成本,我們可以替代非法管理消耗的較大交易成本。同時,它有效地促進了行政目標的實現,有助于實現預期的行政附加值(三)從行政法律制度的角度來看,行政聽證的意義整個行政法律制度大致可分為四類:行政許可制度、行政許可制度、行政聽證制度、行政聽證制度和行政聽證制度,行政處罰制度、行政強制制度和行政程序制度。其中,行政程序制度可分為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程序和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程序。行政立法程序主要由立法法規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主要規定不受行政訴訟法的規范。行政聽證程序無疑是行政程序體系的核心部分,是行政程序公開原則的具體體現。行政公開原則的一般要求:(1)事前披露:即行政機關應當事先公布有關行政法規、規章,限制對方的行為;(2) 過程中披露:主要指行政處理活動中采用的聽證程序和信用(情報)披露程序;(3) 事后披露:即行政決定應當向對方和公眾公開。由此可見,行政聽證程序是行政程序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行政聽證程序的缺失必然導致整個行政法律體系的重大破壞
(四)從依法治國的角度來看,行政聽證程序的意義
在依法治國戰略中,依法行政是核心。如果省略了依法行政的內容,法治就會變得空洞和不完整。有法可依固然重要,但在現代法治國家,行政相對人的權益之所以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程序法治。如果一個國家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現象,我們應該仔細檢查其程序法治是否健全。聽證是程序民主化的產物。在建立行政聽證程序之前,大多數行政處罰決定是在行政機關調查后直接作出的。此外,由于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固有的局限性,很容易導致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黑箱操作”,滋生腐敗。通過行政聽證程序,可以提高行政程序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在有效保護相對人權益的同時,政府的聲譽也得到了提高,為行政主體與相對人之間的溝通、合作、引導和接受營造了空間。更重要的是,在依法治國的過程中,公民和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意識得到了增強。(五)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國際一體化的角度來看,行政聽證程序的意義和完善,如何將行政法律制度與國際接軌變得非常重要。WTO規則主要是行政法規則,其三項基本原則之一是透明度原則,這就要求我國行政聽證程序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不僅限于行政處罰,還包括行政立法、行政許可等制度。同時,應進一步加強聽證程序,以適應國際化的需要。擴大行政聽證的參與范圍:目前,我國行政訴訟的當事人僅限于行政機關和相對人,而在西方國家,所有與處理決定有密切關系的人都可以參與,更有利于保護對方權益,實現行政管理目標。聽證筆錄制度:《行政處罰法》第二條僅規定“應當制作聽證筆錄,并報當事人審核后簽名或者蓋章。”至于筆錄中應該涉及哪些事項沒有規定,如此廣泛的自由度無疑會使聽證程序毫無用處。西方國家已經做出了明確的解釋。以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為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酒駕駛刑事責任怎么定的
2021-03-25刑事案件中哪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26車禍事故如何傷殘認定
2020-12-08離婚后坐牢前妻孩子可以探望嗎
2021-03-24怎樣全面理解婚姻自由?
2021-03-22被保全的財產還能質押嗎
2021-03-05毒糖果致男童死亡投毒者應承擔何種刑責
2021-03-18簽訂了勞動合同跟是否在試用期內有關系嗎
2021-03-07簽了競業限制離職后會補償嗎
2020-11-26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土地承包年限
2021-01-04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證據有哪些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