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先生是一家城市造紙廠生產部門的一線員工,與該企業簽訂了五年的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受當地政府加強自然遺產保護計劃的影響,企業生產部門不得不從a市遷至B市,只有銷售部門留在a市。企業征求何先生的意見,希望他繼續在B市工作,盡管出于各種考慮,他希望留在a市。經過談判,雙方未能達成協議。因此,企業以“雙方訂立勞動合同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雙方未能通過協商達成協議”為由,決定終止勞動合同。他認為企業的決定侵犯了自己的權益,因此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上訴。經審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支持企業終止勞動合同的決定,并裁定本案中企業應向其支付終止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政府計劃搬遷企業屬于勞動合同訂立的客觀條件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情況。因此,企業與他無法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依法終止勞動合同的行為符合法律
根據《勞動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規定的說明》的規定,“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客觀情況”,是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其他使勞動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情況。主要包括:企業遷移、資產轉移、企業重組、部門合并、業務方向或業務戰略重大調整、企業產品結構調整等,需要強調的是,適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關鍵是“客觀情況導致不履行勞動合同”。如果未達到“無法履行”的程度,則應繼續履行,本條規定不適用。例如,雇主名稱或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變更、內部承包、分立或合并不一定會導致勞動合同履行的變更。此外,當出現“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客觀情況時,用人單位不能直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與勞動者協商變更勞動合同。只有雙方協商不成,才能按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各種情況。雇主應靈活運用法律規定,正確使用法律賦予的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能撇清婚內債務
2021-03-11什么時候產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交通事故法院一審判決后對方不服上訴多久能判決
2021-02-25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在什么情況下與員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3企業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導致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0-12-12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駕駛沒保險的車出事故怎么辦
2021-02-15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強制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7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及教育問題有哪些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