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賠償范圍:傳統上,只有船東有權要求賠償責任限制。因此,責任限制制度被稱為“船東責任限制制度”。然而,隨著航運業的發展,船舶的經營管理模式變得越來越復雜。越來越多的人承擔運輸風險并對船舶負責,而不僅僅限于船東。根據《海商法》,我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的主體包括以下四類:1.船舶所有人,包括船舶承租人和船舶經營人;2、救援人員;(三)船舶所有人或者救助人對其行為或者過失負有責任的人員,主要是船長、船員和其他雇員;四、承擔海事賠償責任的責任保險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享有附條件責任主體的責任限制。經證明,造成索賠的損失是責任人明知可能造成損失而故意或魯莽的作為或不作為造成的,責任人無權要求賠償責任限制。船舶運輸損害賠償標準:根據《海商法》及其他相關規定,海事請求權的賠償限額按照下列標準計算:(一)總噸位300噸以上的船舶的賠償限額按照《海商法》第210條的規定計算。總噸位在300噸以上的船舶,人身傷害和非人身傷害賠償限額按照船舶總噸位分類計算。人身傷亡賠償限額為:(1)總噸位300噸至500噸的船舶,賠償限額為333000計算單位;(2)總噸位500噸以上的船舶,總噸位500噸以下的船舶適用前款規定;500噸以上部分,增加以下數量:501噸至3000噸部分,每噸增加500計算單位;3001噸至30000噸部分每噸增加333計算單位;30001噸至70000噸部分每噸增加250個核算單位;對于超過70000噸的部分,每噸增加167個計算單位(二)300總噸以下船舶和沿海運輸及沿海作業船舶的賠償限額交通部關于300總噸以下船舶和沿海運輸及沿海作業船舶海事賠償限額的規定(1994年1月1日實施)規定了300總噸以下船舶和沿海運輸及沿海作業船舶的以下賠償限額:
1人身傷亡賠償限額為:
(1)總噸20噸以上21噸以下船舶,賠償限額為54000計算單位(2)對于總噸位超過2升的船舶,每超過1噸應增加1000計算單位。非人身傷亡賠償限額為:(1)總噸位20噸以上21噸以下的船舶,賠償限額為27500計算單位(2)總噸位21噸以上的船舶,(三)從事中國港口之間貨物運輸或者沿海作業的船舶,總噸位不足300噸的,海事賠償限額按照本規定賠償限額的50%計算;總噸位超過300噸的,海事賠償限額按照《海商法》第二百一十條或者本規定適用于同一事故船舶海事賠償限額的,按照《海商法》第二十一條第1款規定的賠償限額的百分之五十計算,(三)對不在船上進行救助作業的救助人或者不在船上進行救助作業的救助人的賠償限額,按照總噸位1500噸的船舶計算。(四)人身傷害賠償責任限額海上旅客運輸中旅客死亡根據《海商法》第211條,海上旅客運輸中旅客人身傷亡的賠償責任限額,應當按照46666計算單位乘以船舶證書規定的載客能力計算,但最高限額不得超過25000000計算單位(五)中國港口間海上旅客運輸責任限制交通部發布的《港口間海上旅客運輸責任限制規定》(1994年1月1日實施)規定了海上旅客運輸責任限制中國港口之間如下:
1旅客人身傷亡,每名旅客不得超過40000元。如果旅客自己的行李丟失或損壞,金額不得超過每位旅客800元。乘用車包括其攜帶的行李丟失或損壞,每輛車不得超過3200元。除上述第2項和第3項以外,旅客的其他行李發生滅失或損壞時,滅失或損壞不得超過每公斤人民幣20元。此外,本規定允許承運人和旅客以書面形式約定高于人民幣40000元的賠償限額。同時,還規定,海上旅客運輸中旅客人身傷亡責任限額按船舶證書規定的載客限額乘以40000元計算,但最高賠償金額不得超過2100萬元。國家法律允許承運人和乘客以書面形式約定高于4萬元的賠償限額。以上是法律保護局編制的關于船舶運輸損害賠償的內容。通用域名格式。我希望這對你有幫助。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2-26房屋財產侵權訴訟時效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05協議離婚后戶口遷移產生糾紛的,該怎么辦
2021-01-26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如何鑒定交通事故車損
2021-01-04沒交物業費被物業起訴怎么辦
2020-12-03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及好處有哪些
2021-03-19停崗留薪人員年限到了后還能回原單位上班嗎
2021-01-15擴大勞務分包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0-12-25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與原則是什么
2020-12-05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保險合同糾紛有哪些證據清單
2021-03-13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家財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以及如何計算賠償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