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詐和合同糾紛有什么區(qū)別嗎。合同欺詐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根據(jù)其性質(zhì)的不同,合同詐騙分為民事詐騙和刑事詐騙。合同詐騙是以訂立合同為手段,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通過虛構(gòu)事實或者隱瞞事實,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在理解上,容易混淆合同詐騙,如合同詐騙和合同詐騙。合同民事欺詐是指當事人一方故意告知對方虛假信息,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以此誘導或者誤導對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從而簽訂合同達到欺詐目的。合同民事欺詐的主要方式有:1、虛假質(zhì)量欺詐;2、虛假商品標識欺詐;3、虛假合同主體欺詐;4、虛假宣傳欺詐;5、虛假價格欺詐。民事合同欺詐主要有四個特點。
首先,欺詐方以欺詐手段發(fā)出欺騙性或者虛假的邀請,誘導對方發(fā)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約),達到簽訂合同的目的。二是欺詐方對合同的主要條款和相關關鍵事實作虛假介紹,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向?qū)Ψ桨l(fā)出訂立合同的意圖,致使對方作出錯誤承諾,以達到訂立合同的目的。合同生效后,欺詐方通過履行合同達到獲取非法利益的目的。目前,合同詐騙的突出特點是,詐騙人一般具有法定主體資格或一定的實際履行能力,也可能積極履行已簽訂合同的部分條款,即通過履行一定的合同義務,從被騙方獲取非法利益。
合同欺詐也以合同的形式進行,但與合同糾紛不同。二者的區(qū)別主要取決于行為人是否具有騙取他人財物和非法占有財物的目的,客觀上是否采取了欺騙手段,是否具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不是唯一的標準。第一個區(qū)別是,行為人明知自己沒有實際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根本沒有履行合同的意愿,簽訂合同只是為了占有對方的財產(chǎn),這是合同欺詐。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由于客觀原因或者主觀原因,有履行合同的誠意,高估自己履行合同的能力,經(jīng)努力仍達不到效果的,按合同糾紛處理。第二個區(qū)別:合同簽訂時和簽訂后,行為人有履行能力,但捏造事實或者找借口,故意不履行合同。為達到占有對方財產(chǎn)的目的,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當事人因故在工作中發(fā)生錯誤,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按合同糾紛處理。以上是關于合同欺詐和合同糾紛的區(qū)別。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還需要了解更多內(nèi)容,請關注律霸官方網(wǎng)站,并在線咨詢我們的律霸律師。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你知道嗎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不履行合同導致對方損失怎么辦
2021-03-10事故認定書如何開具
2020-11-20交警隊鑒定車輛需要多久
2021-01-26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子女對老人有哪些贍養(yǎng)義務
2020-12-24什么時候產(chǎn)生滯納金,滯納金怎么計算
2021-03-22勞務合同安全免責是否有效
2020-12-22實習協(xié)議有效力嗎
2021-02-17企業(yè)濫用試用期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18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保險違約責任條款有哪些
2021-03-16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07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如何給年老父母養(yǎng)老上保險
2021-01-22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事故保險理賠要幾天
2021-03-01人身意外保險購買的過程中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7保險受益人能否更改
2021-02-14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nèi)容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