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條件下可以簽訂集體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
合同法》的
規定,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需要成立工會。沒有工會的,需要上級工會指導,集體勞動合同的內容應當符合
法律規定第五十一條企業職工經與用人單位平等協商,可以訂立
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等
集體合同,集體合同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集體合同由工會代表企業職工與用人單位訂立;用人單位尚未成立工會的,上級工會應當引導職工選出的代表與用人單位訂立合同。第五十二條企業和用人單位的職工可以訂立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第五十三條在縣級以下地區,工會可以與建筑、礦業、餐飲等行業的企業代表簽訂行業性集體合同或者區域性集體合同,報勞動行政部門;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集體
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集體合同生效。依法訂立的集體合同對用人單位和
勞動者具有約束力。行業和地區集體合同對各自行業和地區的當地雇主和工人具有約束力,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好處在于:(1)集體勞動合同可以促進生產發展,改善員工的生活和福利條件。集體合同圍繞企業負責人的任期目標,規定了企業的生產經營計劃和發展計劃,規定了企業在完成生產任務的基礎上改善職工生活福利的計劃和措施。這不僅使企業與勞動者建立起相互依賴、相互合作的密切關系,也鼓勵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自覺地相互監督和制約。員工明確了企業的生產計劃,能夠努力完成或超額完成生產任務,從而促進企業的生產發展。隨著企業生產的發展,員工的生活和福利待遇也會得到改善。集體合同體現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結合,解決了生產與生活的矛盾,使廣大職工認識到只有搞好生產才能改善生活,這必將極大地調動廣大員工的生產積極性。(2)集體勞動合同能夠更好地體現員工在企業中的主導地位,加強企業的民主管理,是企業管理民主化的重要形式。集體合同是廣大員工智慧的結晶。各項規定的討論、簽約儀式的舉行以及合同
執行情況的檢查都是在職工代表大會的主持下進行的,體現了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的原則。集體合同制度的實施可以極大地提高員工的所有權和責任感,使員工更加關注企業的生產狀況和重大問題的決策。(3)集體勞動合同可以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更好地發揮工會作用,提高工會在職工中的威信。集體合同對企業行政管理的運行和管理提出了各種具體要求,這必然會增加企業行政管理的責任,促使各級企業行政主管努力履行集體合同規定的義務。集體合同還規定了工會的一系列權利和義務,將工會工作與企業的生產經營、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緊密結合在一起。因此,工會干部必須盡最大努力履行職責。他們不僅要和工人保持密切聯系,還要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中的問題。集體合同不僅豐富了工會的工作內容,而且提高了工會在職工中的威信。(4)集體勞動合同可以彌補
勞動法律法規的不足,完善勞動法律制度。目前,我國雖然已經建立了大量的勞動法律法規,但仍然不夠健全,仍然存在著有章可循的現象。集體合同的內容有的是勞動法律法規的具體化,有的是在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作出的補充規定。這些內容不僅為企業調整
勞動關系提供了具體依據,也彌補了勞動法律法規的不足,加強了勞動法制建設,上述知識就是對“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條件是什么”問題的回答。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簽訂集體勞動合同需要成立工會。如果沒有工會,則需要上級工會的指導,集體勞動合同的內容應符合法律規定。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訪問互聯網尋求法律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