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上看,應從“過錯”與,“無過錯”,兩方面來分析,在適用過錯歸納原則的場合,其構成必須同時具備行為的違法性:(加害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與過錯四個要件。就基于無過錯責任原則認定的侵權行為而言,由于不考慮為人是否有過錯,因而過錯不再是該類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1、違法性。造成損害事實的行為必須具有違法性質,行為人才負有賠償責任。否則,即使有損害事實,也不能使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無論行為人實施的活動是否侵犯了著作權人的利益還是其實施的活動對著作權的利益構成重大威脅,在將來必然損害著作權人的利益,都構成了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2、損害事實。它通常是指侵權人所實施的行為客觀上給受害方帶來了傷害。如果侵權人的行為給著作權人造成了損害且無法定的負責理由,則侵權人應承擔法律責任。但是,如果侵權人實施了侵權行為而未對著作權人造成實際損害是否應承擔侵權責任呢?如某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非法大量復制其作品,但未分行,這是否屬于侵犯版權行為?又如某出版者,未經作者許可擅自出版但支付給作者稿酬的。我認為這些都是侵權行為,因為他們未經作者許可又無法律許可,侵權人行使了本應由著作權人所控制的權利或妨礙了著作權人權利的行使。
3、因果關系。即是只有當侵權人所實施的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存在因果關系時,侵權人才承擔責任。如果加害人雖然侵權違法行為,但受害人的損害與此無關,就還不能令其承擔賠償責任。
4、主觀過錯。在侵犯著作權的行為中,在適用過錯責任的場合,主觀上有過錯的要承擔責任。過錯是行為人決定其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行為人預見到自己行為的結果,并希望其發生或放任其到來的叫故意過錯,例如明知投于人群會傷人而仍然投者屬于故意的侵權行為。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應預見或者能預見但未預見到或雖預見到而輕信不會發生,以致發生損害結果的稱過失過錯。如汽車司機明知車輛剎車不靈,但自信技術好,仍然駕駛出車,途中因剎車不靈而撞傷人的。在適用無過錯的場合,主觀上有無過錯,就不應成為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域名相似是否構成侵權
2021-02-03濟南執法車遭槍擊,公民怎樣反對暴力執法
2020-12-07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家庭婦女離婚后能要贍養費嗎
2021-01-11離婚訴訟書可以寫得詳細點嗎
2021-03-09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提前離職扣工資嗎
2021-02-25終止勞動合同會發生哪些爭議
2021-01-15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對勞動仲裁期限中止中斷解釋嗎?
2021-01-03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家庭財產保險可以全保嗎
2021-01-08如何理解一切險保險合同
2020-11-23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