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作為勞動合同社會化的產物,其固有的私法屬性決定了勞動合同義務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因此,從勞動立法的角度審視和探討合同前義務的存在和適用,是促進勞動合同雙方締約行為規范化、實現勞動合同前義務規則的必然舉措。《勞動合同法》中的合同前義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勞動合同雙方的解釋義務通常會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對對方提出與工作有關的問題,被質疑方有義務如實回答,這是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要求。但是,對于雙方的身份,解釋的義務應該有所不同,對于工人來說,首先,雇主有權了解他們的基本工作技能、經驗、教育背景、健康狀況以及其他與招聘職位直接相關的信息。然而,這是雇主應履行的注意義務。雇主應主動理解。除非工人不適合其申請的工作,否則工人沒有義務主動解釋;其次,雇主所了解的信息應限于與工作崗位直接相關的信息。為了保護隱私,就業工人有權拒絕提供已婚、未婚、分居、離婚、同居或是否懷孕或即將懷孕等家庭狀況。對于雇主來說,在簽訂合同過程中的解釋義務要嚴格得多。雇主和工人之間的信息占有極為不對稱,這決定了普通工人很難調查和了解與工人切身利益關系最為密切的單位的相關情況。因此,本單位有義務主動解釋。此外,從司法實踐的角度來看,這一披露義務應以書面形式履行,否則,當發生爭議時,單位無法證明其履行了這一義務,因此書面通知不僅是對工人利益的保護,也是對雇主利益的保護。保密義務適用于合同雙方。勞動者也可以在合同談判階段獲取單位的商業秘密。如果勞動合同最終不能簽訂,勞動者泄露商業秘密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因此,在合同簽訂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的保密應成為合同前義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出于招聘目的,該單位可能要求了解員工與履行合同有關的私人信息,但這只意味著該單位擁有有限的知情權,而不是披露權。此外,這種保密不僅允許向其他單位和個人披露員工的信息,也允許向本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具體用人部門以外的其他人披露員工的信息。否則,應構成對員工隱私的侵犯。三、協助義務勞動者應在合同簽訂階段提供必要的善意協助,如提供相關學歷或工作證明、體檢等,為合同的順利簽訂創造條件。用人單位應當提供錄用通知書、單位證明等,協助勞動者完成辭職、入職手續,辦理相關社會保險事宜,勞動合同雙方在簽訂過程中通常會提出與對方工作有關的問題,被詢問方有義務如實回答,這是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要求。但就雙方的地位而言,解釋義務應有所不同。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到期債權執行異議
2021-03-19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賣家是否要按約付中介費
2021-02-21如果公司倒閉不同意調離其他崗位有賠償嗎
2020-12-20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廣西保監局:新型人身保險不宜與金融產品片面比較
2021-02-13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保險經紀人是什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嗎
2021-02-10原保險與再保險有什么區別
2021-02-05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注意什么
2021-01-23棚改項目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用于拆遷安置費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