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合同無效是由于締約過失造成的,并給另一方造成損失,是否可以就合同無效要求締約過失責任(《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當事人一方在訂立合同過程中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可以向有過錯的一方要求承擔《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二條【締約過失】規定的締約過失責任,損害賠償責任:(1)以訂立合同為借口惡意協商的;(2)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信息的;(3)其他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收縮斷層的構成要素。締約一方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先前的合同義務。在締約階段,當當事人為訂立合同進行接觸和協商時,由原來的普通關系轉變為特殊關系(即信托關系)。根據誠實信用原則,雙方應當對對方承擔一定的義務,一般稱為附隨義務,即相互幫助、相互照顧、相互通知、相互誠實信用等義務。當事人違反附隨義務,破壞合同關系的,構成合同過失,可以承擔責任。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合同前義務已給另一方造成信托利益損失。如果沒有損失,就不會有賠償問題。所謂信托利益損失,是指因信托合同的有效成立而導致合同最終失效或無效,致使對方當事人遭受的利益損失。這種信托利益必須建立在合理信托的基礎上,即在合同訂立階段,因為一方當事人的行為已經使另一方當事人足以相信合同能夠成立或生效。如果合同的成立或生效不能以客觀事實為依據,即使已經支付了大量費用,這是由于締約方自己的判斷錯誤造成的,不能視為信賴利益的損失。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合同前義務的一方必須主觀上有過錯。此處的過失包括故意和過失。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只要在締約階段違反了附隨義務,合同最終無法成立或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就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此外,責任的大小與過錯的形式無關,因為締約過失責任以他人信托利益的喪失為承擔責任的條件,其立足點在于行為的最終結果,而不是行為本身。一方違反法定附隨義務或合同前義務與另一方遭受的損失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也就是說,相對人信托利益的損失是由行為人的締約過失造成的,而不是由其他行為造成的。如果二者之間沒有因果關系,則不能對締約過失承擔責任,這是責任制度的內在要求。三、最新信息(民法典將于2021 1月1日生效)如果一方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另一方造成損失,賠償責任:(一)以訂立合同為借口惡意談判的;(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信息的;(三)其他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上述情況是小編對有關法律問題的回答。因締約過失造成合同無效,給對方造成損失的,可以向有過錯的一方追究締約過失責任。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去魯巴。com進行咨詢,以及luba。com有專業律師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委托收費標準
2021-03-20臨時工勞動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0企業債權債務分析
2020-12-02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否可以繼承
2021-01-22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勞動關系轉移通知書
2020-11-09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集體合同的概念及內容
2020-11-26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在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可以終止呢
2021-02-08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