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不誠實人訂立的合同是否有效,不誠實人通過欺詐手段訂立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詐騙數額巨大的,也可以構成犯罪。《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律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集體或第三方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可以解除]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解除下列合同:(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2)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使另一方違背其真實意思訂立合同,在訂立合同時明顯不公平,受害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解除合同。如果當事人要求變更,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合同。法庭不誠實的被處決者將面臨什么后果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布不誠實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規定》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的規定》,執行部門可以對其進行信用處罰。不誠實被執行人名單可以通過報紙、廣播、電視、互聯網、法院公告欄等方式公布,并通知有關政府部門、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機構、具有行政職能的機構和行業協會,使有關單位能夠在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政府扶持、融資信用、市場準入、資質認定等方面依法對失信者進行信用處罰,人民法院也可以限制不誠實人的高消費。在限制高消費后,不允許以下以其財產支付費用的行為:(一)在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火車軟臥和輪船的二等艙或二等艙以上;(二)星級以上酒店、酒店、夜總會的高消費,高爾夫球場和其他地方
(3)購買房地產或建造、擴建或裝飾高端住宅
(IV)租賃高端辦公樓、酒店、,公寓和其他辦公場所(V)購買商務不需要的車輛(VI)旅游和度假(7)兒童上高收費私立學校(VIII)支付高保費購買保險和金融產品(IX)生活和工作不需要的其他高消費行為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不誠實人通過欺詐手段訂立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合同詐騙數額較大的,也可能構成犯罪。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歡迎讀者向lyba咨詢法律意見。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驗資戶的資金如何轉出
2021-03-09交通死亡事故最高賠償多少錢
2020-12-21普遍的六大陷阱揭底
2020-11-26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什么情況下交警應該回避
2020-12-31違反民訴法強制措施是否構成拒執罪
2021-03-15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人身保險可以重復賠償嗎
2020-12-25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保險金額確定和保險費的計算
2020-11-09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包括哪些人
2021-03-06土地出讓保證金攤銷嗎
2020-12-01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如何辦理拆遷安置房過戶給子女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