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以脅迫手段取得的合同是否有效,如果有人以威脅手段強迫他人簽署合同,則該合同不是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達,本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合同無效的法律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利益的,集體或第三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第五十四條【可撤銷合同】下列合同的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使另一方違背真實意思訂立合同,在訂立合同時明顯不公平,受害方有權要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解除合同。如果受害方要求變更,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立即撤銷合同,哪些合同可以因民法中的重大誤解而被撤銷根據我國現有的司法實踐,重大誤解一般包括以下情況:。對合同性質的誤解。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將發生重大變化。如果雙方錯誤地認為租賃就是銷售,這與雙方在簽訂合同時追求的目的完全相反。對另一方的誤解。如果甲方誤認為乙方與之簽訂合同。特別是在信托、信托和其他基于信用的合同中,對另一方的誤解完全是對合同的重大誤解。對目標類型的誤解。如果將大豆誤購為大豆,實際上是對當事人權利義務客體,即主體本身的誤解。對標的物質量的誤解直接關系到合同目的或當事人的重大利益。如果你錯誤地認為假貨是真的。此外,如果對標的物的數量、履行地點、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存在誤解,足以對當事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害,它也可以被視為具有重大誤解的合同。重大誤解與合同的訂立或合同條件之間存在因果關系。誤解導致合同的訂立。如果沒有這種誤解,雙方將不會簽訂合同,或者合同條件將發生重大變化。與合同的訂立和合同條件沒有因果關系的誤解不是重大誤解。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如果有人以威脅手段強迫他人簽訂合同,則該合同不是當事人真實意思的表達,該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歡迎讀者向lyba咨詢法律意見。com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鼻子整容失敗怎么鑒定傷殘
2020-11-07買賣雙方約定低價食品變質賣方不負責是否有效
2020-11-20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父親去世了債務怎么辦
2021-01-21代位繼承人放棄繼承
2021-03-23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有家暴的婚姻按法律怎么處理
2021-02-02拆遷賠償費是否是婚前財產
2020-12-25已取得預售還可以做在建工程抵押嗎
2020-11-19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員工被裁員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16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某保險公司訴袁某 廖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1-18偽造保單該如何報案
2021-03-03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