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理無效合同。歸還財產應適用歸還原則。如果合同已經履行或大部分已經履行,且標的物符合行業標準或約定的使用標準,則合同無效后的處理不再適用返還原則,但如果標的物的返還造成明顯的不公平,則應當折價返還,這種情況應視為未能返還財產,并且必須賠償標的物的損失價值或降價。標的物已經使用,不再能夠反映其原貌或者原值的,受害人可以在返還原物的基礎上賠償其他損失;或者有過錯的一方繼續使用的,應當采取返還(賠償)的辦法,賠償受害方的經濟損失。主體資格取消等無效合同應視為有效合同。如果因主體資格不合格導致合同無效,但合同已全部或部分履行,則應按照有效合同的原則處理無效合同。主要原因是主體資格的無效與合同履行后果的損失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該法規定,《合同法》對無效合同的法律后果作出了兩項規定。第五十八條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解除后,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無法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賠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第五十九條規定:“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所得財產應當返還國家或者集體、第三人。”因此,如果合同被認定無效,你可以根據《合同法》第58條的規定要求返還財產和賠償損失,當合同被確認無效時,如果一方或雙方因其過錯給另一方造成損失,他們還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此類損害賠償責任應具有以下要素:(1)存在損害事實;(2)賠償義務人有過錯;(這是損害賠償的一個重要內容)
(3)過錯行為與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如果合同雙方都有過錯,根據第58條的規定,雙方應承擔相應的責任,即過錯程度適用。如果一方過錯是主要原因,另一方是次要原因,則前者的責任大于后者;這種所謂過錯的性質是,如果一方是故意的,另一方是過失的,故意方的責任應大于過失方的責任。當事人一方因合同無效或者解除而遭受損失,另一方有過錯的,應當賠償受害人的損失。這種賠償責任以締約過失責任為基礎。此處的“損失”應限于已發生的實際損失,不應補償預期利益,因為無效合同的處理基于恢復原狀原則。合同無效后,您可以看到無效的具體原因。如果您因合同無效給自己帶來經濟損失或其他麻煩,您可以委托專業律師幫助您找到解決方案。如何解決合同無效給對方帶來損失的情況?來lyba。com與律師一對一地討論并找到解決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官司同等責任怎么賠付
2021-01-11管轄權異議違反級別管轄怎么辦
2021-02-09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發現對方未履行合同義務怎么辦
2020-12-26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勞務派遣終止是否勞動關系終止
2021-03-16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交通責任認定書下來保險就可以賠款嗎
2021-02-11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司法解釋
2020-12-09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政府出讓土地可以拆遷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