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內容:不同勞動爭議事項下勞動爭議發生日期的確定一般情況下,所有勞動爭議事項均應根據《勞動法》第82條和《調解仲裁法》第27條確定勞動爭議發生日期,即:,“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的日期”。但是,應當區分和界定下列勞動爭議:(一)因支付工資或者拖欠工資和其他勞動報酬而發生的爭議,勞動者申請仲裁時勞動關系仍然存在的,勞動者主張權利的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但是,如果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其已書面通知勞動者拒絕支付工資或勞動報酬,則書面通知的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但不受一年仲裁期限的限制。(二)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發生的工資及其他勞動報酬、經濟補償、福利待遇等支付糾紛,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但是,如果工人能夠證明雇主承諾支付的時間是在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的特定日期,則承諾支付的日期是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III)對于社會保險、福利、勞動保護、培訓、工傷醫療、休息、休假等勞動爭議,在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即勞動關系的期限)之前產生的,勞動者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的日期,是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四)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后,因辦理職工人事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而發生的爭議,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為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之日起15日后的次日。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15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障關系轉移手續。“工人知道或應該知道其權利受到侵犯的日期應為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之日起15天屆滿后的第二天工傷認定糾紛,勞動爭議發生之日為工傷事故發生之日起30日內或者職業病診斷認定之日起的次日,或者用人單位申報工傷延長期限屆滿的次日。由于工傷認定有時限,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17條, “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鑒定申請。有特殊情況的,必須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在仲裁期限內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可以委托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的社會保障行政機構作出裁定。當事人對裁定結論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
(六)因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解釋(二)》第一條第(二)項規定:“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收到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書面通知的,勞動者主張權利的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這項規定容易引起一些誤解:在所有情況下,是否有終止或終止勞動關系的書面通知?本條款中“書面通知”的含義是什么?本條所稱勞動爭議,僅指因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引起的爭議,是否包括因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引起的社會保險、經濟補償等其他爭議?這篇文章是否涵蓋了工人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制拆遷應當遵守的法定程序
2021-03-10工商幾種違法行為如何處罰
2021-01-30計算機應用程序可否獲得專利
2021-02-14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1-20祖父對未成年孫子恨鐵不成鋼,可以撤回贈與的房子嗎
2020-12-10經濟補償金能否分期支付
2020-12-01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包括哪些人,理賠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0-11-17學生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06地震死亡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8關于保險詐騙罪的一些法律常識
2021-03-02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林地承包合同的簽訂要求
2021-02-04《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土地出讓金是如何算的
2020-12-26土地互換口頭協議效力認定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