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處分權與事實發現絕對性的沖突與協調就當事人處分特定權利而言,處分權與選擇權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選擇體現意志自由,性情體現行為自由,性情行為是選擇的外在載體,即自由的載體。因此,從當事人處分權的內容來看,應當包括:首先,訴訟的啟動應當由當事人決定。也就是說,民事訴訟程序的啟動,包括起訴、上訴、和解、撤回訴訟和申請再審,應當以當事人的起訴行為為基礎。法院不應主動啟動訴訟程序,根據其權限尋找糾紛,這是“不起訴、不處理”原則的體現,也是處理原則的重要內容之一。民事案件的性質不僅要求啟動程序取決于當事人的態度,而且訴訟正義的價值要求法院對啟動程序采取被動態度。因為公正和中立的基本前提之一是裁判員在當事人之間沒有利益偏見。如果法院及其法官主動發現和解決社會上出現的或潛在的糾紛,勢必卷入當事人之間的利益沖突,破壞公正中立的社會形象。其次,判決的對象應限于當事人的請求。處分原則是最能體現民事訴訟特點的原則。這一原則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審判對象應由當事人特別是原告選擇和確定。原告在訴訟中提出請求后,法院應當對原告的請求作出判決。超出原告請求范圍或脫離原告請求的法外判決被視為嚴重違反處分原則,因此,法律禁止。第三,放棄或承認對法院具有約束力。訴訟中的放棄與接受也是處分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放棄,是指原告承認其全部或部分主張是訴訟中的不當陳述;承認是指被告承認原告的索賠為合法的訴訟聲明。既然放棄和承認是行使處分權的當事人的行為,這種行為必然會產生相應的法律后果。第四,法院不應積極干預訴訟的撤回。否則,將存在兩大缺陷:一是人民法院對撤訴具有強大的干預權限,撤訴是否能夠最終由法院審查決定,從而大大減少了對撤訴處分權的行使;其次,法律只考慮法院的權威和原告的處分權,而沒有考慮被告的利益和訴訟權利,因此,在這一問題上,訴權平等原則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對于《呂巴》編輯您提出的“當事人處分權與事實發現絕對性的沖突與協調”問題。com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當事人處分權與事實發現的絕對性之間的沖突應由當事人決定。判決的對象應當限于當事人的請求,也可以在訴訟中放棄和承認。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歡迎咨詢lyba。com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的處理機構有哪些
2021-02-19單方解除權何時生效
2021-01-20干股合同協議書違法嗎
2021-01-03外貿企業收到出口退稅款是否納稅
2020-12-06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學校是否可以做質押
2021-01-10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聯防隊員暴力拆遷還動手打人,暴力執法怎么處罰
2021-02-14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哪些
2021-01-31再審適用勞動糾紛嗎
2021-01-13現金價值的計算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17外保內貸業務是什么
2021-02-23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0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從《保險法》的角度看待保險人的賠付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