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一條關于無權處分的有關規定規定:“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經債權人批準取得處分權或者無權處分人訂立合同的,合同有效。”,通常會出現無權使用合同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如何處理這些合同的效力是司法實踐中必須回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合同的法律效力問題,保護合法權利人的利益,有必要在《統一合同法》中作出規定,所謂無處分權人是指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或擁有財產所有權但因其對財產的義務而不能自由處置的人。例如,如果a將某物出租給B使用,但B非法將其轉讓給C,則B和C之間的銷售合同屬于因未經授權處置而訂立的合同,因為他們無權處置他人的財產而簽訂的合同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1。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實施了處分他人財產的行為。這里所說的處分是指法律意義上的處分,例如財產轉讓、財產贈與和設定財產抵押。財產只能由有權處分的人處分,而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是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所有權,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部分,不得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由于共有財產屬于所有共有人,共有人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擅自處分共有財產,構成未經授權處分行為。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債權人事后追認,或者在合同訂立后取得財產處分權。這里的債權人是指有權處分財產的人。所謂批準,是指權利人同意財產處分的意思表示。此類批準可直接向買方或處置人作出;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無論采取何種形式,批準都必須以明顯的方式進行。沉默和不作為不被視為批準。批準是一種單方面的意愿表達,其目的是使未經授權而訂立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在債權人批準前,因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處于未決有效狀態,買受人可以在批準前解除合同;經批準后,本合同自訂立時起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均可根據本條規定要求對方履行其合同義務,無處分權人在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本合同仍然有效。無權處分的實質是處分人擅自處分他人財產,侵犯他人財產權。如果處分人在合同訂立后獲得財產權或財產處分權,則可以消除未經授權的處分狀態,從而使合同生效。綜上所述,我們知道,財產處分權只能由有權處分財產的人行使,無權處分他人財產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構成對他人財產的侵犯。即使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共同所有權,也只能依法處分其應得的份額,不得擅自處分其他財產。欲了解更多法律知識,請訪問luba。專業咨詢網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中過錯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1-06小孩給狗咬傷怎么賠償
2020-12-05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離婚損害賠償無過錯方如何舉證
2020-12-21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人身權利有何具體規定?
2021-02-16電子商務法全文內容是怎樣的
2021-02-03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勞動關系轉移函
2021-02-17銀行抵押合同簽了會不放款嗎
2021-01-13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學生在學校被霸凌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20二次入職離職補償金怎么結算
2021-03-12無效的勞動合同還需要解除嗎
2020-12-12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離職證明中注明無勞動糾紛是不是就不能要求補償金
2021-01-07飛機延誤找誰賠償
2021-02-10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新《保險法》實施將帶來什么
2021-02-05本案受讓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