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案情簡介:
李某大學會計專業畢業后在一家外資公司工作,在單位的崗位一直是會計,這也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收入約2800元。但不久前,該單位銷售部一名員工離職,因此該單位提出,李某的職位應改為業務員,其工資也應改為1000元的基本工資,績效工資隨銷售業績波動。李說他不同意。他認為自己不適合做銷售,調職應該協商。不過,不管他是否同意,公司都會發出通知,宣布他的職位將改為業務員,雙方將發生糾紛。李某到勞動仲裁委員會上訴,要求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相關法律:
勞動合同法第35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內容。勞動合同的變更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變更后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另行支付勞動者一個月的工資,解除勞動合同:(三)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同意合同內容后仍不變更勞動合同的。律師表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是指勞動關系當事人達成協議,對勞動合同的某些條款進行修改、補充或者廢止的法律行為勞動合同生效后履行完畢前的合同。
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即具有法律效力,雙方必須充分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但在實踐中,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有時不可能對與合同有關的所有問題作出明確規定;由于客觀情況的不斷變化,勞動合同難以履行,或者合同的履行可能造成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失衡,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勞動合同進行適當的調整。因此,《勞動合同法》允許當事人在一定條件下變更勞動合同,但符合法定條件和程序。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隨意變更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一般情況下,只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協商一致,勞動合同的內容可以變更;此外,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款的規定,勞動合同訂立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是勞動合同變更的重要法律原因。另外,勞動合同的變更應采用書面形式,變更后雙方各執一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單方改變單位是無效的。
綜上所述,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的行為是無效的,勞動者在變更勞動合同過程中應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避免被用人單位欺騙。如果您遇到更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將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聯合懲戒對象申請移出核查期限
2020-12-21登記一首歌版權大約多少錢
2021-01-28專利代理人可以掛靠嗎
2021-01-02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貨車單方事故沒報警保險能賠嗎
2021-02-05保險代理人跑了如何要回保險費
2021-03-23保險理賠應該按照什么標準進行賠償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