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署保密協議需要支付保密費嗎?
I.簽署保密協議是否收取保密費?
我國法律對員工簽訂保密協議是否繳納保密費沒有規定。因此,用人單位簽訂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可以在保密協議中約定。法律中沒有強制性規定,所以在簽訂保密協議后,用人單位可以根據情況支付保密費與否。第二,保密協議與競業禁止義務的區別。勞動者的保密義務源于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的忠實義務。忠實義務是合同當事人基于誠實信用原則普遍承擔的義務。在勞動合同中,由于勞動合同的個人性質,勞動者的忠實義務程度明顯大于一般的民商事合同。勞動者只要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就必須維護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承擔保密義務。保密義務是合法的,即使雙方在勞動合同中沒有約定,勞動者也應當遵守。但是,競業禁止必須經雙方同意。勞動關系終止后,勞動者自然沒有競業禁止的義務,除非雙方當事人另有約定。保密義務是免費的,競業禁止義務是有償的。保密義務是法定義務,勞動者履行保密義務不得要求額外報酬。即使用人單位在勞動關系終止期間或者終止后不向勞動者支付額外的經濟補償,勞動者也應當履行保密義務。勞動者的競業禁止義務包括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和勞動關系終止后。勞動關系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違反保密義務可能與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重疊或被追究刑事責任,而違反競業禁止義務的違約責任最大。勞動者違反保密義務,可能要承擔違約責任、侵權責任和侵犯商業秘密罪的形式責任。競業禁止是約定的義務,勞動者單純違反競業禁止義務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并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員工是否在職應履行保密義務,離職后才應履行競業禁止義務。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勞動者有絕對的保密義務;勞動關系終止后,勞動者有相對的保密義務,即勞動者原則上可以使用以前學到的知識或經驗,但他們應該考慮到原雇主的利益,通常是有時限的。只要商業秘密在法律上不為公眾所知,并且沒有喪失其法律性質,勞動者無論是否在職,都應當遵守保密義務。因此,只要勞動者知道相應的商業秘密有效存在,就應當始終履行保密義務。勞動關系終止后,為了更好地保護原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原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達成協議,通過限制勞動者的就業自主權來保護商業秘密。以上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的情況更復雜,律霸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超速直行撞上左轉彎怎么判
2021-03-04實習生受傷屬于工傷嗎
2021-01-20無錢還債擔保公司拖車合法嗎
2021-03-21酒駕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11支票有效期
2021-01-06無期徒刑怎么算立功
2020-12-14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審查逮捕環節需不需要指定管轄
2020-12-06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1-24主合同與擔保合同在效力上有什么關聯
2021-01-05抵押擔保合同
2021-02-18遺產繼承怎么公證
2021-03-04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涉嫌危險駕駛保險會賠償嗎
2021-03-12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