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預防和分擔風險的,但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往往使人無法預防,保險就成為不保險——保險是預防和分擔風險的,但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往往使人無法預防,保險就成為不保險。日前,張家港法院在審理一起財產保險合同案件時,判決一家未明確說明免責條款的保險公司敗訴。2003年10月,孟某為自己的小客車從保險公司辦理了機動車保險,并交了5000多元的保險費。2004年4月,孟某駕駛該車在239省道超車時,因措施不當導致該車翻車,造成事故。經確認,孟某對事故負全責。事后,孟某支付修理費76622.12元。同年7月,孟某申請理賠,因被保險車輛未按照保險條款中的責任免除條款和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義務中的相關條款及時參加年審,某保險公司拒絕理賠。庭審中,雙方對保險條款中免賠條款的有效性提出異議。孟建柱認為,相關免責條款必須在保險人作出充分明確的解釋義務后生效。根據他對免責條款中“有無檢驗或不合格”的理解,除公安部門的檢驗外,還應當由保險公司指定的部門進行檢驗。而且,保險公司沒有及時提醒保險人到公安部門檢查,也沒有為了解除責任而將不檢查定為違法。保險公司認為,雖然無法證明其保險業務員是否口頭告知孟某,但“保單”中的“明示告知”已作出必要提示,車輛年檢符合公安部門的規定。法院認為,保險合同是一種格式合同,不同于一般合同訂立時的平等協商。因此,我國《保險法》強調了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明確義務。如果沒有規定,該條款將不生效。根據立法要點,保險人對免責條款的解釋不同于對不免責條款的一般解釋。保險人不僅應當在保險單或者其他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保險憑證上作出提示,而且應當以書面或者口頭的形式向保險人明確說明具體內容和條款。另外,在訴訟中,保險人如果履行了明確的說明義務,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否則應當承擔不利后果。雖然被告出具的“保險單”正面沒有非常重大的免責條款書面通知,但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其向申請人作出了“明確聲明”。因此,被告的免責條款對原告沒有影響。依法,被告保險公司向原告孟安支付保險事故賠償金76622.12元。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勞動合同的解除
2020-12-10房租到期租客不搬走怎么辦
2021-01-16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公眾責任保險理賠時需要提供什么
2021-02-07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互聯網保險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2020-12-14對保險公司的組織機構的規定是怎么樣
2021-02-02果樹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26征收范圍內的無證房,有拆遷補償款嗎
2021-01-29租客能否獲得房屋拆遷補償
2020-11-24怎樣計算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金
2020-12-26房屋拆遷補償的形式及標準是什么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