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代位求償權。民法上的代位權,是指債務人怠于行使其應有的債權,給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申請代位行使債權,但該債權不屬于債務人。代位權的條件是:債權合法、債權怠于行使、債權到期、債權致害、非排他性權利。所謂排他性權利,包括基于扶養關系、扶養關系、扶養關系、繼承關系的給付請求權和對勞動報酬、撫恤金、撫恤金、安置費、人壽保險、人身損害賠償金等的請求權;怠于行使是指債務人既不行使債權,又不通過訴訟、仲裁向債務人主張債權的行為。保險代位求償又稱權益轉讓,是指保險責任事故造成的損害由第三人的過錯造成。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支付保險金后,可以在賠償范圍內更換被保險人,并享有向第三人索賠的權利。保險代位權是民事代位權在保險法領域的應用。保險代位權起源于民法,但又超越了民法的代位權。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是一種法定的代位權轉讓,保險人在支付保險費后取得代位求償權,保險費不再屬于被保險人。這是保險代位權與民法代位權的根本區別。保險代位求償權來源于保險法的損害賠償原則。所謂損害賠償原則,是指保險事故發生后,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只能獲得相當于損害的賠償,不能獲得損害以外的利益和不當得利。保險代位求償權不適用于人壽保險領域。人的生命和健康是無價的。因此,基于價值評估的損害賠償原則在壽險領域沒有應用的空間。這在《保險法》的安排制度中可以得到明確的印證:保險代理制度只在財產保險合同中規定;同時,《保險法》第六十八條規定“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有向第三人索賠的權利”,而保險人沒有追索權。保險合同條款如有爭議或分歧,由司法機關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解釋,這是由保險合同當事人的廣泛地位所決定的(甚至可以說被保險人幾乎被剝奪了訂立保險合同內容的自由)。同時,作為一種典型的合規性合同,保險合同的不利解釋原則源于合同法的公平原則,是該原則的深化,但不利解釋原則只能是保險合同解釋中的第二項原則,即:,只有在條款本身存在歧義或爭議的情況下才能適用,這是私法自治原則和民法契約自由原則在保險法中的適用。對于保險合同中爭議條款的解釋,張×生律師已在前文中作了詳細分析,不再贅述。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給付的經濟補償金需要交個稅嗎
2020-12-07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貨物質量糾紛能否終止買賣合同糾紛
2021-02-06合同債權保全特點有哪些
2021-02-06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五一假期加班不給加班費怎么維權
2020-11-20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撞了自家人也能獲得保險理賠
2021-02-05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第三者責任保險是如何賠償的
2021-02-13為什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無法確權
2021-03-10土地轉讓合同效力的認定方法是什么
2020-12-07半年前說要拆遷,賓館停業半年損失怎么計算
2021-01-10違建的房屋罰款之后就是合法的了嗎
2020-12-23拆遷補償與征地補償一樣嗎
2020-11-26拆遷補償款夫妻如何分割
2020-11-15